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就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情绪的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了。”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在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中学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事例,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
卡佳高考落榜了,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就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闷,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
可以转移情绪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也惟有你可以担此重任。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我烦死了”、“气死我了”、“这个人真讨厌”,等等。也可以看到一些人虽一言不发,但心情忧郁,精神恍惚。不用问,他们准是碰上令人气愤或烦恼的事情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一些挫折,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呢?你也许早就知道一些方法:找朋友倾诉、打热线电话、听音乐、踢足球,实在不行就找心理医生,等等。诚然,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大大减轻你的痛苦。不过,我这里要介绍的是一种认知层面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不管别人如何热心地帮助你,而要真正改变还得靠自己。
为什么我们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考试得了第一名,我们会非常高兴,因为在学校和家里都有面子,自尊心大大得到满足。相反,跟朋友吵了架就会伤心万分,因为觉得既然是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该为一件小事而吵得面红耳赤。显然,我们之所以高兴、所以伤心,全都根源于我们的“认知”。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情绪。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有时用唱歌、跳舞来消除烦恼,虽然一时轻松了,但一静下来情绪又不好了。这就是所谓“治标不治本”,没有在认知水平上解决问题。
一般人都能自觉地调整心态,较好地适应社会。但也有少数人由于持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在遇到重大挫折时往往会一蹶不振,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给自己和亲戚朋友带来很多麻烦。归纳起来,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绝对化的要求。有些人总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事情应该这样、必须这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我”等。
拉西尔因为几门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劝退,情绪非常不好。她母亲解释说:上大学之前她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也不错,可是上了大学就一年不如一年了。后来我才了解到女儿在上大学后仍然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书上的每一个字她都要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认为学习就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由于大学老师一节课最少讲几十页书,还布置一堆参考书。别人大都提纲挈领地复习重点,而她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精读。结果虽然一天到晚抱着书本,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成绩果然越来越差。如果她能早点认识到自己观念上的错误,改变学习方法,那么说什么也不会落到最后只能退学的地步。
第二类是过分概括化,也就是以偏盖全、以点盖面。当然,说出这些词我们都知道是不合理的信念,但有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正具有这种特征。
琼斯在儿子死后每天不停地重复着“我为什么不早点把儿子送医院呢!……”就是这种思维的写照。她认为儿子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的结果,从而把自己全盘否定,见着人只会絮絮叨叨。
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定义为坏学生,老师和家长很少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谈恋爱时也容易犯这种错误,有的女孩仅仅因为对方留了点胡子,就认定他流里流气、心术不正。生意人很善于抓住人们这种心理,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花哨,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包装好,高品质量肯定就好。电视上曾报道过有些所谓中外合资的名贵药和几角钱一袋的简装药成分完全一样。
第三类是糟糕至极,即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于是,整日愁眉苦脸、自责自罪而难以自拔。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当他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就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以致认为糟糕到了极点。前面提到的女大学生,她认为自己必须读完大学,所以在学校劝退时难以接受,坚决不离开宿舍,觉得一旦退学,这辈子就完了,没有出路了。她看不到许许多多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照样过得很充实、很愉快。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特别是受到挫折时,有没有上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果有,那么就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这样一来,情绪自然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了。其实,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最好少用“绝对”、“必须”这类字眼。同样,用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评价人的整个做法也是非常武断的,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们最好是评价他的行为和表现,而那种认为某事的发生会糟糕至极的观点更是杞人忧天,因为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常常是在没发生时焦虑万分,而真正发生了就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虚惊一场。其实,早点告诉自己天无绝人之路,把忧虑的功夫用来做充分的准备岂不更好!
当然,道理说来都很简单,但真正要想开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反复跟自己争辩,最终让“理性的我”战胜“非理性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