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年,今安徽省进内的天柱山,一间简单的茅屋矗立于半山腰间,随着时间流逝夜晚笼罩了这片大地,茅屋主人也点上烛火,不时屋内传来轻微的木质器物着地声音,然后伴随而来的是房屋主人的轻微叹息声。
“还是不能改变吗?”一名约莫30多来岁男子身穿白袍,长发及腰用简单白绳绑着卧座于面前八卦图前,手里还拿着刚才占卜抽出来的签,喃喃自语道。
而后像是想到什么,他站起来穿上草鞋走出茅屋,急忙看着诺大的星空嘴里还喃喃着“帝星,帝星呢?”
终于找寻了半天找到了他所谓的帝星,那是一颗比他附近其他还要小的星星,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还看不到,他的微光完全被他附近星星光芒所掩盖,看似要被逐出天际似的,而他旁边原本较小的星星却日益壮大,星光也一天一天超过了他,而且微光中带着嗜血的红色光亮。
“帝星日趋变小星光也日趋暗淡,此是气数将近陨落的先兆。而附近凶星乍现,现世必有大乱,红色代表流血看来要很多人死于这场浩劫”男子轻轻述说着。
“那先生觉得无解吗?就不能改命吗?”从旁边茅屋的草丛中传来声音,随后一名年纪轻轻少年走了出来,眼神一直盯着站在茅屋前的男子,仿佛想看穿他的想法。
男子轻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气数已尽,命数已定。最多三年,天下必乱”
听到男子的回答,少年有些失望,随即眼睛一亮,“先生可出世相救百姓于水火,怎会无解呢”。
“我与此世无缘,况且凶星旁边群星围绕必有当世英杰出来救世”男子眼睛迷离的看着璀璨的星空喃喃道。
少年低下头思考着什么,陷入短暂的沉默,而后他抬起头目光坚毅看着还在观望天际的男子,说道:“请先生收在下当做门生”,然后走道男子面前用标准礼节跪伏于男子面前。
男子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少年,叹息道:“我有一个要求,要是你能答应的话我可以收你为学生”。
少年欣喜的抬起头说道:“可以,别说是一个就是十个百个我也会做到”
男子淡淡说道:“别答应这么快,我要你发誓永不入世”,说到这里男子眼神突然锋利起来盯着还一脸欣喜的少年。
原本还一脸欣喜的少年听到这个要求笑容瞬间僵住,“为什么不能入世能给我一个理由吗?”少年不解问道,没有人能看到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只能看到他攥紧的双手显示出他现在到底有多不甘。
“没有理由,你想好的话随时都可以来找我”,男子说完这句话头也不会的朝茅屋走去,留着还跪在地上的少年。
日出东方,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少年身上时,他还长跪在地上,显然他还在交战着,大丈夫生来就该入世济民,这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吗?难道要让我抛弃这个生来一直的梦想吗?难道要我置身于世外吗?难道就这样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少年站了朝茅屋走了过去,当他推开茅屋门的时候,男子刚泡了一壶香茗,看到少年进来,男子幽幽问道:“想好了吗?”
少年走了过去,拿起茶壶倒了一杯,用手捧着跪在男子面前,“学生愿意拜在先生门下,永生都不入世,如违此誓甘受天谴”。
男子接过茶杯喝了起来,“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门生,告诉我你的名字”。
少年高兴抬起头来答道:“张角”
公元184年,学成三年后的张角入世,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同年10月,张角病死,黄巾起义失败。
还是那个茅屋前,同样璀璨的星空下,只不过现在却多了一个坟墓,男子手中拿着酒瓶叹气道:“你不是问我干嘛不改命吗?我试着改了,想把你锁在这里,但是还是逃不过天意”,说着用酒浇在坟前。
他又抬头看着帝星,以彻底消失于天际而凶星却比三年前更大了。
公元280年,几个老者恭敬站于茅屋前,“师傅,这些是你要求的东西,不辱使命我们终于收集齐了”听到声音茅屋的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头发全白的人,但是他的面容还是没有改变,虽然时间已将过去百年,但是那个面容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保持着之前的容颜没有像那些老者一样随着时间老去。
接过老者手中递过来的木盒,男子感觉到一股很强的压迫感,打开木盒,里面却只是一堆不显眼的玉石,但是就是这些不显眼的玉石明显让男子受到更大压迫感,仿佛受不了那些玉石带给他的正面压迫感男子把木盒合上,“全部都有收集吧?”男子微微开口道。
“是的,按照师傅吩咐全部收集到了,但是这些真的跟师傅说的一样能镇的住凶星吗?”一名老者不解问道。
“百年过去了,我从最开始看到凶星出现直到现在都没有感觉到他的衰弱,不管我在星象盘上演算多少次也找不到破解他的办法,所以只能在我有生之年想出镇住他的办法,我相信有人一定能找出破解他的方法,只是我的时日不多了”男子叹息道。
听到男子说到自己时日不多,在场老者都惊呼出声,“师尊我记得您还……”其中一位老者说道,男子举起手示意他别说下去,然后脸上露出淡然笑容,“还差我这最后一块玉呢”。
在场老者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师尊时日不多了,原来是这样,然后老者们都掩面哭泣起来,一点长辈样子都没有,男子也不劝慰只是转身朝茅屋走去,然后关上门,“明天过来我这里,然后务必完成任务,这关系天下苍生”屋里传来这最后一句话然后一点声响也没了,屋外还是那群哭泣中的老者。
隔天,老者们在茅屋里找到了木盒,木盒旁还放着一块玉石,还有几卷经文也在旁边,老者们把玉石放置进木盒里,然后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