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家都希望能把企业越做越大。许多聪明的企业家能够把公司做大做强,靠的不是三分钟头脑发热,而是实力,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和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企业刚刚有点眉目,就忙着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一些私营公司,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就盲目扩大投资,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扩张必须以资金为后盾,资金不足就实施扩张,很少有成功的。资金不足的扩张不仅会压死企业的流动资金,还会把企业送进深渊。八佰伴公司是日本零售业的巨头,当该公司在零售业领域取得相当成功后,经营者开始迅速向海外扩张,在大量开设分店的同时,还大举进军地产、房产和金融业。零售业的成功,并没有复制到其他行业上来,贪食而消化不良。1997年9月18日,八佰伴向日本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清盘申请,这一申请等于向社会宣布了该公司的破产。八佰伴日本公司主管八佰伴集团的日本国内事业以及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海外投资,拥有26家店铺,宣布破产前的总负债额为1613亿日元,震憾了整个日本和亚洲商业界。企业扩张应该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以老板的喜恶为转移的,也更不是想什么时候扩张就什么时候扩张的事。不合时宜、不讲论证、不考虑资产承受能力,就急着扩大规模,没有几个不败落的。威廉·格兰特算得上美国商界史上的“少年英雄”,他白手起家创立的格兰特,由小本经营起步,发展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威廉·格兰特生于1876年,19岁时就显出了自己过人的经营才华,当时他掌管着波士顿公司的一家鞋店。1906年,格兰特拿出自己的全部资本,在林思市投资1万美元开设了第一家日用品零售店。两年后他在美国其他城市开设了格兰特连锁店,到20世纪60年代,他的年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跻身于美国知名大企业行列。定价策略的运用,是格兰特成功的重要一步。盲目扩张,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他不断发展连锁店,1974年,格兰特公司的连锁店猛增到82500家,是10年前的1000多倍,其债务倒是节节攀升,在143家银行的债务达7亿美元,公司信誉急剧下降。1975年10月不得不申请破产,8万员工丢掉饭碗,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破产公司,也是零售业最大的破产公案。中国商界名牌企业之一的亚细亚商场,曾以其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制造了一个“商战”奇迹,给中国暮气沉沉的传统零售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时隔九年,商场变集团,集团变连锁帝国。
在经过充气般的极度膨胀终于无“气”可充时,连锁帝国之梦终于肥皂泡般地破灭了。“亚细亚”以巨额的负债陷入了四面楚歌。“欲速则不达”真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当你的企业还没有能力承受巨额负债的风险时,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和满足面子的虚荣心而冒险扩张,不然,你走的可能是与八百伴等企业一样的不归路。置身商海谁不想赚大钱,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高增长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也是应该全力争取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你的公司是否能以可以支撑的速度发展,公司经营者是否能够驾驭得住。如果头脑发热,盲目地铺摊子,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造成发展失控,只能是飞得越高,跌得越重。当然,公司扩张也是一个成功经营公司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但必须要掌握一些禁忌和要领。而具体原则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我们不妨看看青啤的例子。青啤的扩张模式是:“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通过低成本扩张,近年来,青啤以小的代价并购了一大批严重亏损的小型啤酒厂。为此,许多人担心青啤收购了一批“垃圾企业”,会将青啤这个名牌拖垮。但1999年上半年,青啤集团效益大幅度增长,产销突破120万吨,比1998年同期增长40%,利税增长了82%。这其中40家企业,除三四家处在必要的调整期外,其余全部盈利。这表明,青啤的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战略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也以实践证明了青啤的扩张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并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青啤的胜算在于低成本。低成本意味着低投入。所以,如果企业想走扩张之路,最好也要学会“看菜吃饭”,同时像青啤那样走出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