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4600000008

第8章 学会应酬,拓宽你的关系网

把应酬视为一种途径,一种手段,带着拓宽关系网的任务去赴宴,这样你会因关系网给办事带来的方便而高兴,而不至于视应酬为畏途。

明人魏禧在《目录里言》里说:人以涉世为涉世,放委曲周旋,辄生厌苦。不知涉世即是自己做学问处。如涉世要周详,学问中原因不可疏略;要谨慎,学问中原不可放肆;要谦和,学问中原不可疏傲。若能体认涉世便是学问,则自不见世情可厌恶处世,即日在委曲周旋中,亦不觉烦劳矣。

魏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通常人们都把涉世(当然包括应酬)看作是单纯的形式上的事,因此在周旋应付时,难免厌烦。其实,涉世应酬也是自己可以修养品德做学问的机会。比如考虑问题全面、做事谨慎、待人谦和这些修养学问,在应酬时都会体察到。如果能懂得这一点,即便是天天都在这种应酬中,也不会觉得厌倦了。

那么什么是应酬呢?先看一则小故事:电话响了,妈妈接听之后,告诉只有4岁的儿子,爸爸今天晚上有应酬,不能回家吃饭。儿子好奇地问:“妈妈,什么是应酬?”妈妈说:“本来不愿意去却因某些原因或者某些关系而不能不去,这种聚会便是应酬。”从此,儿子上学以前总会说一句:“我应酬去了。”

的确是这样,就和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一样,我们对许多应酬也是不胜其烦。但又不得不去,去了,兴致索然,话不投机,吃得也不舒服,应酬成了活受罪。回来后我们发誓再也不去参加这类应酬了,但这时偏偏电话又响了,是老板打来的:“明天晚上要和一位客户吃吃饭,你来作陪,别忘了在太太处请好假哟……”电话挂了。你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需要应酬的太多了——朋友过生日、同事升迁之喜。上司升官、某人发了一笔小财(拿了稿费或得了奖金或中了彩票)、老同学聚会,以及没有什么理由,纯粹就是“随便聚聚”、“聊聊”。别人请你,你也不好意思不回请。又有那么一些人,特别热衷于此类活动,隔三差五就要向你发出邀请:“怎么样,去撮一顿?”你拒绝,显然不赏他脸;答应下来,心里又不情愿。你的心情就这样被应酬搅得乱糟糟……

我们厌烦应酬,可能是觉得它只是无端地浪费我们的时间,像鲁迅所说,这“无异于图财害命”;也可能是它繁文缛节太多,应酬一次就大累一次;还有就是太破费了,令我们心疼……因此一听到“应酬”,就条件反射产生烦恼。

许多人,特别是专心于自己事业的学者、科学家、作家常常逃避应酬。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回正在赶写一部小说,可是许多客人来找他,一聊就没完没了,而且还邀他参加宴会、舞会。雨果对此很苦恼,可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他想了一个谢客法,他把自己的半边头发和胡子剪去,为闭门写作找到了充分理由。以后有人一邀请他去参加舞会什么的,见到他这般模样,啼笑皆非,只得扫兴而去。等到雨果的头发、胡子长起来了,他的大作也成功了。

像雨果这样拒绝应酬,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你确实有自己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你生来就是个喜欢清静厌烦应酬的人,你当然可以对应酬说“不”。你也无需为此而心怀歉疚。时间长了,周围的人了解你,一般就不会轻易来打扰你了。

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无需像避瘟疫一样躲避应酬。毕竟你要应酬的是你的亲朋、同事、上司、业务关系人,你总回避应酬,对你的生活和事业不见得有利。亲情、友情是珍贵的,你愿意做一个六亲不认的孤家寡人吗?有专家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才干只占百分之十,而百分之九十是靠处理好人际关系。应酬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善于应酬可以使你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系网络,有助于办事。

求人办事,往往需要一个好的关系来实现目的。送礼也常常通过一个有关系的人才行,因此求人者营造关系网至为重要。营造关系网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1)主动与人联系

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因此,主动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试着每天打5到10个电话,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通10个电话,一个星期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更可达到200个。平均一下,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环节。

不要放弃每一个目标。大忙人虽不好找,并不表示绝对无法接近。不必浪费时间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他们,这些人不是在开会就是在电话联系中,或是出外办事儿去了。

(2)必须建设好关系网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认识很多人,整天为应付自己找来的关系而叫苦连天。网织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许多死结,结果使用起来没有实绩,撒进海里网不到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时就要理顺关系网,该增的增,该删的删,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要织一张好的关系网,第一步就是筛选。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这就像是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第二步就是排队。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这就像打扑克中要“理牌”一样,明白自己手里有几张主牌,几张副牌,哪些牌最有力量,可以用来夺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来应付场面。

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和关照,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第三步要对关系进行分类。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比如,有的关系可以帮助你办理有关手续,有的则能够帮助你出谋划策,有的则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作用不同,但对你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鉴别,把它们编织到自己的关系网之中。

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就是凭一张“联络图”打入匪巢的。而土匪头子朝思暮想的也就是那张“联络图”,因为有了它,座山雕就可以坐山为王了。

一个人托人办事儿的实力和资历也往往体现在这张“联络图”上。有能耐的人,他的这张图质量高、价值高,在需要托人办事儿时左右逢源,无所不能。

设计“联络图”也许不难,但是把它的内容落到实处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是要识门,也就是说,对于与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二是要识路,也就是说,要熟悉办事儿的程序,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来跑去,重复找人。

有了一张好的“联络图”后,聪明的人就会懂得如何保护和维系这张图,使它一直有效。他应该不断和图上的人保持联系,加深彼此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保持旧的关系,发展新的关系,使自己的“联络图”越来越丰富。

(3)随时调整关系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我们的人际关系,如果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逐步处于落后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状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动态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前后联系上的客观要求。

所以,要不断检查、修补关系网,随着部门调整、人事变动及时调整自己手中的牌,修补漏洞,及时进行分类排队,不断从关系之中找关系,使自己的关系网一直有效。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奋斗目标的变化。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变了,比如弃政从商吧,这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有效地服务。

二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动。在当今这样的信息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快,本来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三是某些人际关系的断裂。天有不测风云,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在悲哀的同时,不能不看到人际结构的变化。

可见,调节人际结构有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两种。不管是何种调节,都要求我们能迅速适应新的人际结构。

为此,我们在建造人际结构时,就要努力为自己建造一种善于进行新陈代谢的开放性人际结构。而一切使人际结构僵硬化、固定化的态度和方法,都是应当抛弃的。

一旦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不仅对于直接求人办事铺平了道路,而且对于求人送礼也打通了关节,为求一些特殊的人疏通了路。

同类推荐
  • 让习惯完善你的一生

    让习惯完善你的一生

    本书以说话的学问、说话的艺术、说话的力量三部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详尽地介绍了演讲与口才的知识经验和典型案例。
  •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 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
  • 别让敏感害了你

    别让敏感害了你

    敏感,往往是不幸的开始对疼痛敏感的人,针扎一下就会痛哭流涕,这是正常的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尚且情有可原。而内心敏感则是一种主观心理,一个太过敏感的人无法获得最纯粹的快乐,每天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外界的人和事都“草木皆兵”,长此以往,就会被敏感困住手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人诸多不幸的开始。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本书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心提炼了90条富含哲理的人生经验,从道德修养、处世方法、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寓意深远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向人们阐释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心灵得陶冶,领悟成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航向。
  • 哈佛所敬重的事业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敬重的事业观(哈佛家训)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大学的发展除了硬件设施条件做保障外,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在历年的大学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的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tes字样,意为真理,追求真理一直是哈佛大学的校训,它即是衡量和判断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尺度,也是哈佛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一个人对职业抱什么样的态度将从根本上影响着他做事的目的和热情,也决定着他能否有效地发挥出他的所学和所能。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俨然是哈佛校外的哈佛人,这也是我们编译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热门推荐
  • 无霾

    无霾

    一段神秘的经历,一个古老的使命,一个古老的种族,一把神奇的剑,林宇这个背负着拯救华夏使命的低调青年,艰难的在与邪教,与鬼怪,与妖兽斗争着,何为正道?又何为邪道?或林宇,或教主,或鬼与怪,或妖与兽。在正与邪的不断争斗中体悟天道,慢慢揭开了了一个天、地、人三界关联的大幕!
  • 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月球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月球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月球上的神奇之谜。
  • 秘境异事录

    秘境异事录

    退伍后的我整日无所事事,直到有一天黑子一行人的来临,改变了我原有的生活轨迹。我随他们一起进到了渺无人烟的丛林后,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门。当我们进入石门之后,一个神秘的千古秘密慢慢揭晓开来……
  • 重生之豪门千金

    重生之豪门千金

    “赵一帆,你娶我,无非是为了我手上夏氏和韩氏的股份,我告诉你,你永远都别想得到。”婚礼上,撞见丈夫和同父异母的妹妹苟且,夏璃羞愤逃离,却惨死在最爱的人手上。再次重生,回到了自己跟韩羽熙认识的第一天。看着渣男和妹妹那恶心的嘴脸,夏璃发誓,一定要为前世的自己报仇。渣男,整恶妹,夏璃一心要两人为此付出代价。面对韩羽熙的冷漠,夏璃满含泪水:“别推开我。”欠你的,我注定要偿还!韩羽熙逃离,夏璃紧追不舍,最终,终于抱得美男归。韩羽熙,这一世我定不负你!!!
  • 异界降临之山尊

    异界降临之山尊

    李萧,一个来自公元2726年的灵魂,被一团未知的黑色物质裹带进时空隧道,从而行走虚空,异度降临。并演义一场仙侠世界里的不可描述。作为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科技精神意识的移植者,他同时成为了人类开启永恒纪元的先驱。
  • 豪门孤儿

    豪门孤儿

    对于闫泽珩来说,她最讨厌的莫过于“顾氏遗孤”这个标签,她逃避着这个姓氏,任性地改了姓氏,却依旧没逃过遇到那个叫“耿墨皓”的人……(决定回炉造,大家不要看了,抱歉,这本写的太不好了)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公司美女总裁是自己的未婚妻,普通员工方超被岳父提拔为总裁的贴身秘书。不需要工作,只要征服自己的未婚妻即可。一个想追,一个想躲。未婚妻为了解除婚约,让方超犯下作风问题。不惜找来美女闺蜜施展美人计,从此三人开始了打情骂俏的同居生活。
  • 魔王与战姬

    魔王与战姬

    穿越了?在经过短暂的惊愕之后,克里斯很是淡定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作为在网络文学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水手,如果连穿越这件事情都无法接受那实在是太对不起他御宅族的身份了!“现在准备干什么?”克里斯对着面前的旗袍御姐和哥特萝莉说道。“先脱衣服吧!”旗袍御姐妩媚的笑了。“这么快?”不到一秒钟,全身衣物已经瞬间离体,克里斯双手成龙爪,十指不断的张开弯曲着,一个踏步向着旗袍御姐扑了上去,目标是胸部。“我不客气啦!”“啊!???”“噗!!!!!!”
  • Biographical Study of A. W. Kinglake

    Biographical Study of A. W. Kingla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