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3800000003

第3章 让精品生活从家开始

你无论是已成家还是单身,只要你有固定的居所,你就拥有许多可有可无的物品,而对这些物品,你必须花时间去累积、维持以及处理、考虑、担心和保护,弄不好这些物品就会成为你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你要想过上精品生活,就必须从管理这些烦人的物品开始。

由于对你来说颇为珍贵的物品太多,自然就非常零乱,这就让你把时间花在寻找、修理因为存放不当而破损或因年久而毁坏的东西上。你可以选择利用时间把必须做的事情赶快做好,因为那样才能做其他你有兴趣的事。也可以将生活加以安排,让必须做的事都是真正“必须”的。

你也许会问,家里堆积这么多东西,有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那么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细心地总结一下,你就会知道,它们是通过以下5种途径而来的。

你带来的。你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所带来的东西。可能是一些书本、几件家具、几只玩具熊、旧考试卷、成绩单、剪贴簿,还有一些妈妈用不到的厨房用具。晓得吧,就是一些让你从头开始必备的东西。

他人给你的。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多人给你东西。姨妈给的一张椅子,外婆给的风景照片相框,哥哥用过的高尔夫球杆。你很难拒绝他们的好意,况且都是“免费”的。

偶尔收到的礼物。从毕业迁入第一栋公寓起,爱你的亲朋好友庆祝你乔迁之喜送的礼物;接着,可能是结婚礼物,根本不合你的胃口,或是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但是,都是礼物啊!或许就是这样的想法害了你。结果最后整屋子、橱柜、地下室、车库走道,任何地方都塞满了你用不到的东西。

你继承的东西。亲戚和密友过世留给你一些东西。即使你不抽烟,也不能把爷爷的烟斗扔了。妈妈织的小桌巾也得留着。因此得把这些东西整合进生活里,或储存起来。

你买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当他人给你,或继承他人的遗物时,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不想伤了别人的感情,或是对所爱的人割舍不下的情感,因此才接受那些东西。但为什么要买根本用不着的东西给自己呢?

其实大部分东西都是自己购置的,也许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是因你受了什么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购置来的,比如广告、名人怂恿等。

我们丢掉的东西也很多。根据美国年度的统计,市区制造的固体垃圾,或家庭、机关、小城镇制造的固体垃圾,可填满500万辆卡车,把这些车排起来足可绕地球两圈,美国每年制造的固体垃圾可填满187栋世贸双子座大楼。

你是否会惊讶,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被放进购物车里?为什么橱柜塞满从未使用过的东西?你不但不承认你犯了错误的购物决定,还想保留那些东西。说服自己,说你无法没有那些“还完好如新”的东西。这听起来很熟悉吧?

为了避免浪费你的金钱,预防购买那些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东西,控制购买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控制你周围物品的第一步,就是晓得自己为什么会决定购买它们。下星期购物时、带一本笔记本,把购物所花的时间记下来。包括时间、所买的东西(可用较广泛的范围,不用记得太详尽),某天的什么时间去买。注意你是否独自去或和配偶或朋友去,购物时的感觉如何,是否因为知道有什么特定的东西要买才去逛街,是否照你原先的计划购物,还是买了额外的东西。

其次,在家里悠闲地逛一圈,看看所有的东西,自问它们从何而来。如果是你买了,自问当初如何下的决定。使用率高不高?在你生活中,它的真正用途如何?

当你被某个广告诱惑时,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判能力,自问如下一些问题,这对你控制购物非常重要。

该广告的诉求为何(明显和隐含)?

该诉求有何具体证明吗?

该广告用什么方法影响你的想法?价格噱头?性诱惑?鲜明的形象?商品示范?证明?同事的压力?偏颇的研究?罪恶?恐惧?

该广告的重点为何?是否直接和商品相关?

从广告中能让你了解商品到什么程度?

你已有和该广告商品功能相似或更好的东西吗?

如果那个东西那么好,为什么你到现在还没有?

攀比和虚荣也是促使你盲目购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明白即使拥有一图书馆的精装书,也并不表示你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读了才算数。擦香水也并不会让异性对你难以抗拒;得靠你外表和人格的配合才能吸引他人。拎一个500美元的公事包并不代表你事业成功;需靠经验、决断和创造力。

小心跌入购物狂的陷阱。这并非打击你,也不是要让你感到罪恶,而是让你留心改变自己的习惯,因为习惯最后会让你过一种更自在、更有计划的生活。

这样做的结果就会让你削减一些东西,养成检查工作、控制财务、安排生活的好习惯,让你能花更多时间在有趣的事及你所爱的人身上。你会开始把自己空出来,专注于真正对你生命有意义的人和活动上。

同时,你还会自动消除多余的东西,把心力放在有用的东西上,放弃对你无效的东西,而把其他有用的组织起来。但在你实现这些之前,每次想买更多东西时,先把以下几点警示谨记于心。

东西愈多,你需要的就愈多。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来的,比如有了食物处理机,就需要特别的附件、架子、盘子,更不用说食谱和其他东西了。当你想开始收集某些物品时,你就会发现,所有摆设的盘子都需要架子、吊钩等;明星卡则要用照相本或盒子收集好;那种小巧可爱的瓷玩偶需要展示的盒子,或配套的迷你家具。甚至所有储存其他东西的容器,在不用时也都需要用什么东西把盖子固定住。

无用的东西挤占了有用东西的位置。拥有的废物、毁损物、垃圾品愈多,当你想找出真正有价值和能用的东西时,就愈困难。寻找的过程可能花去你双倍的时间,血压也因此升高。这项法则从大范围来看亦是如此。拥有的外来、没有用途的东西愈多,你能用在好东西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愈少。

同时,灰尘喜爱物品,蛀虫喜爱物品,老鼠喜爱物品,潮湿喜爱物品。当你储存一些东西过久,到头来,等你真要用到它们时,反而发现它们已不堪使用。

东西通常待在你随手可放的位置。把东西排开、放好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放在椅背上的外套和毛衣总是永远在那儿。因此你放东西的地方愈容易放,就愈可能把东西放在正确的位置。

只要有空间,就会布满东西。房子愈大,储存空间就愈大,累积的东西就可能愈多。

经过一段时间,东西变得看不见了。你虽然晓得架子上有一罐蜂蜜,但是因为它被其他罐子、瓶子挡住,你翻了老半天还是找不到,只好再买一罐。同理可证,你即使贴上了提示性的纸条,说不定过几天由于太熟悉,就视而不见了。

东西带给你的成本不只一次。首先你要花钱买它,把东西带回家需要开车、坐车或付搬运费。其次需要找地方储藏,贵重的东西可能还要安装保安系统,当然,如果它占用房子的某处空间较大,就要把房地产的价值和税费算入。

如果搬家(因为对搬运空间的需求愈来愈大)还要付搬迁费。有的人搬家花了很多钱以后,才痛下决心把一些无用的东西丢掉。

假如这样还不够,最后,等你进了坟墓,你的东西还要花钱,烦劳家人把它们清理掉。下次当你冲入那些清仓大拍卖的人潮中时,多想一下它实际的成本吧。

东西对你的心境有重大影响。东西愈多,生命似乎消失的就愈快。东西愈多,你就享有和分给他人的时间就愈少。东西阻碍了你的路;让你没办法想更多——你忙着得到它,储存它,照料它,担心它,杂乱可能令你难以忍受而感到沮丧。如果需要修理,则更可能增添你的挫折和失败感。

东西只有使用才有价值。不用的东西就象垃圾或散乱杂陈废物。视你使用的的频率而增添其价值。用得愈少,价值愈低。我并非要严格地拿东西使用价值来评断它是否值得保存。有些东西的存在纯粹是视觉享受,美化生活而已。增添环境美感的东西应该小心选择,才能让你每回看着它们时感到愉悦。

如果你为了某些特殊任务而需要某项东西,那就要自问,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是否还会用到它。可不可以用租的、借的,或和他人分享?有时,并非东西本身无用,而是存放的地方让它变成无用武之地。那样就要考虑换个地方放,把它从毫无用途的垃圾变成好用的东西。

东西不会让你快乐,你自己才会。这句话不说自明,就象钱买不到幸福一样。东西与钱都只是帮你达到幸福快乐的工具而已。

制定计划本身不是目的。你无法做一次就终身获益。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尤其若你是个活跃的人,生活中的兴趣、目标、朋友都多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每天只是早上起床、吃饭、看报、看电视、发呆,然后上床睡觉,那就很好计划了。但若你主持一项事业、有家庭,有嗜好、有朋友,在社区组织服务、上课,或任何其他事情,那就有许多事要规划,就不再是每天看报、洗碗、关电视那么简单了。正是因为你的人生忙碌,需要好好规划你的生活,你才会看这本书。希望你从善待生命这一基本要义出发,更有效地控制你的时间和空间。

同类推荐
  • 成功潜能开发核心教程:思维

    成功潜能开发核心教程:思维

    人类至少存在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上述7 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从技能的角度看,这种潜能只有在那些奇特的个体上,才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以外,几乎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是数种只能组合在一起。
  •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一书共收录160则精彩的小故事,还在每一个故事后面附上一段精彩的点评,小中见大,从平凡中感悟深刻的人生,激发每一个人对生命、人生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点燃深藏在你心底深处的智慧火种。书中的故事是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蕴藏丰富。它可以激励我们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来,看见生命中灿烂的阳光,它可以鼓励我们继续向着生命中的高峰攀登,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马云的资本

    马云的资本

    本书详细讲述了马云在商业场上的冲杀搏击所向披靡,更点破其背后的故事与内幕,娓娓道来生活中的马云,他在每个人生抉择处的所思所想。探寻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补充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揭开马云的胆识、智慧背后的商业哲学与创业理念。
  • 给人生加点淡定

    给人生加点淡定

    文成蹊编著的《给人生加点淡定》讲述了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就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给人生加点淡定》在告诉人们淡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拥有淡定的人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情和积极的状态,进而收获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 一生三舍

    一生三舍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这是普通人都能认识到的道重。你不能总是望天上掉馅饼,没有付出的回报是不长久、不现实的。“舍”的学问比我们表面年到的要深得多,它是一种立世存身的价值观念,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智慧,一种无所不明又无所不包的胸怀气度,一种身心和谐、主宰自己的人生的精神境界。
热门推荐
  • 等你来解的人类难题

    等你来解的人类难题

    本书介绍古今中外未解难题五十余个,包括莫斯科地铁失踪案、武则天出生地之谜、600年前英格兰血案之谜、光绪帝死因之谜等。
  • 梅宗主

    梅宗主

    梅子苏化名苏哲闯入江湖,同时也带来了一场场风波与一团团迷雾。他与野心勃勃的上官云,一个从不现身的神秘人物,青梅竹马的冷月,自己都不知道的妹妹,还有一个被武林人士称之为大魔头的明月宫主,有怎样的恩怨情仇。掀起狂风巨涛的那只幕后之手,会不会就是前一波恶浪席卷之后留下的泡沫?他的身份,究竟是少年天才的聪明少主“,还是病体支离一介书生的阴沉谋士?
  • 毒后权倾天下

    毒后权倾天下

    往日里伤害过我的,我要将他所赐予我的一并奉还;往日负过我的,我要将他践踏在脚下,不留一丝情面;往日将我那一片真心踏碎的,今日我便将他真心碾碎,散于风中。”死而复活的容玥想的,便是这样的事情。可那往日伤她的,负她的,将她一片真心碾碎的人,却是同一个人……可她对这个人,非但有恨,亦是有情。只是有情,有如何呢?他过往时候,也说过对她有情,可到最后,将之推入万劫不复的,亦是这个人……而这一次,她看中的,是他所最看中的皇位,这一次,她也要让他尝尝,零落在泥里的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山河祭:王妃有毒

    山河祭:王妃有毒

    权臣天子的权势倾轧,害她家破人亡,姐弟流离。温柔不再,她一步一步踏入势力漩涡,辣手搅弄风云。南宫谌深陷地牢,却仍保持着他一惯的温和优雅:女人疯狂起来,竟更有一番独特的味道呢。林琅的匕首泛着寒光,贴着他脸颊淡笑:屠灭林家的幕后大boss,是你吧?南宫谌轻轻叹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知道,我爱你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封神戮

    封神戮

    乾元大陆强者如云,实力为尊。有强大的帝国占地方圆数千万里,有强大的门派屹立世界之巅,有独来独往的高手逍遥天地间。一个来自异世界灵魂的人,独身一人生活在一个贫苦小镇。神风王国的军队征兵,给了王战生活下去的希望。且看他如何驰骋沙场,成就不朽军将;且看他如何征伐天下,成就千古帝王;且看他如何霍乱千古,成就天下无双。为战而生,为杀而生。不以祸乱惊天下,但以绝杀动世人。且看他如何征战这个世界,站在这个世界的最巅峰…………
  • 情深不简

    情深不简

    有没有一个人,是你想要得到却又得不到,到最后,狼狈收场?有没有一个人,是你想爱却又不敢爱不能爱,到最后,两败俱伤?对余林珑来说,傅向暖,是她的整个青春。然而,青春,终究只是青春而已······傅向暖:“初见时,我就有一种预感,她是我的。”
  • 不言倾城恋

    不言倾城恋

    子书言和夜宇轩的倾城恋,无关历史,无关他人,只要我们永远在一起便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本书分“‘可怕’的温州人”、“令人敬佩的温州精神”、“温州人就这样钱生钱”、“温州人的造城运动”、“精明的温州人这样投资”、“温州人的下一站”等六章,破解温州人神秘的创富本能,透过鲜活的创业故事,一窥温州人的赚钱秘诀。
  • 我还可以抱你吗宝贝

    我还可以抱你吗宝贝

    他们的相遇就像一场玩笑而他们却无法掌控自己的爱情爱恨纠缠又该如何继续我写你猜,你猜对了开头,猜对了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