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部分家族企业在创业时主要是依靠自身的资本,但是,即使在创业阶段,也不能完全依靠自有资本,而在其后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在不同程度上融合社会的金融资本。本章所讲的社会金融资本主要是指存在于正式的社会金融制度中、并通过特定社会网络联系才能获取的资本和民间社会关系中的资本。这些社会金融资本的获取必须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途径,其过程必然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
关于家族企业融合社会金融资本的研究基本上可以转化成私营企业与社会金融资本融合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私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私营企业融合社会金融资本过程中的问题在家族企业中也都存在。家族企业与一般私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差异在于:家族企业被认为更具有封闭性,家族企业主更不愿与非家族成员分享企业资本所有权,家族企业有更多的信息不愿意向外公开。
学者们对私营企业融资问题有了很多的探讨,有的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糅合在一起。简而言之,私营企业融资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制障碍或称制度歧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对私营企业有制度歧视,使私营企业融资陷入困境(邬九峰、彭桂林,1994;黄敏、何桂芳,1996;任崇海,1997;徐乐铭,1997;林志平,1998;李琳、陆三育,1998;黄锡钦、李芳,1999)。特别是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使私营企业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金融支持。也就是说,现行的融资体制与民营经济在预算约束、融资渠道和信用关系上并不兼容。因而,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张杰,2000;朱光华、陈国富,2002)。
(2)结构规模差异障碍。这种观点侧重于探讨正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规模差异对融资的影响,认为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大银行,而大型金融机构不是众多中小企业,特别不是中小私营企业的贷款对象,因为这些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数多额度小,单位贷款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从国际上看,大型银行也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陈志强,1999;周其仁等,1998;张杰,2000;林毅夫、李永军,2001)。
(3)信息不对称障碍。上述障碍从根本上看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式的金融机构不能有效解决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风险问题,因而限制了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周其仁等,1998;林毅夫、李永军,2001)这在家族企业向正式金融机构贷款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4)层级式资本市场体系残缺障碍。大量的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发展出多层级的资本市场,使规模不同的、信息披露程度不同的企业能通过不同层级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但是,我国现阶段只有沪深两个国家级资本市场,根本不可能成为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私营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周其仁,1998)。
将学者们的研究与当代中国家族企业融合金融资本的现实状况综合考察,就可发现,家族企业融合金融资本主要有三条渠道:内源型融资、正式金融制度型融资(简称制度型融资)和亲情熟识网融资(简称亲熟型融资)。这三条融资渠道虽然在家族企业发展中都并存着,但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本章提出以下命题,并利用已有的调研报告和笔者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予以论证。
(1)私营家族企业内源型融资和亲熟型融资的能力在递减,而制度型融资能力在递增。
(2)企业信息披露的风险度成为家族企业制度型融资的主要障碍。
(3)家族企业主突破家族金融资本封闭性的动机和行为在日益增强。换句话说,家族企业突破“集权情结”,与非家族成员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意愿日益增强。
显然,私营家族企业融资能力受企业信息披露的风险度和企业主对企业控制权的集中度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吸纳外部资本越多,越需要披露更多的信息,越要同“外人”分享控制权。这种“集权情结”也许与传统文化有关,但实际上也是企业信息披露风险度的函数,如果企业信息披露的风险度低,企业主的授权意愿与实际授权度就会高。当私营家族企业主预期披露企业信息的风险成本低于所能获得的收益时,企业主本人的“集权情结”就会弱化一些,则企业的融资能力就强。因此,笔者将企业信息披露的风险度作为我国私营家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及其融资成效的关键变量。一般而言,制度型融资即通过正式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融资,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企业披露信息有详细的规定,所要求披露的信息不仅量多,而且要真实。这在市场经济规则比较健全的国家,企业披露信息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状态中,私营家族企业的信息规范度如何?披露信息的风险究竟如何?私营家族企业主有多大的意愿披露信息?用什么方式披露信息?这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当然,将私营家族企业的融资能力看成是“信息披露风险度”和“集权情结”两个变量的函数,是非常抽象的,舍弃了很多其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数,比如,竞争状态、外部金融制度环境等。但这两个变量的选取,特别是“信息披露风险度”确实是当前私营家族企业融资中的极为突出和现实的问题,已有的调研报告,包括笔者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都表明对这种关系式值得做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