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200000019

第19章 滇西抗战历史人物简介

一、地方名人

李根源(1879—1965年),字印泉,别号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九堡人(今属德宏州梁河县)。中国近代著名的“民国元老”、军事家、政治家、爱国诗人、卓有建树的金石学家、文史学家。1904年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并加入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与杨振鸿、吕志伊等人创办《云南》杂志(同盟会云南支部机关刊物),宣传革命,唤起民众。1909年9月28日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云南,担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教官、监督、总办,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1911年初受命带领辛丞贵等人深入片马筹设边防,深入小江流域勘察达半年有余,制成了《滇西兵要界务图注》。武昌起义爆发后,与蔡锷、唐继尧等人发动和指挥了昆明“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出任“大中华民国云南军都督府”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陆军第二师师长兼迤西国民军总司令。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担任国民党云南支部长。他积极参加了讨袁护法斗争,捍卫共和。此后,又先后担任陕西省省长、驻粤滇军总司令、北洋政府航空督办、农商总长、国务代总理、陆军上将等要职。“九一八”事变后,李根源在苏州参加群众大会,发表抗日言论,参加营救“爱国七君子”沈钧儒等人的活动,多次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入侵滇西边境,腾冲、龙陵等地相继沦陷,滇西危急,李根源以云贵监察使身份赴滇西前线襄助军务,协助远征军组织焦土抗战,发表《告滇西父老书》,以一个军事家的胆略提出了怒江设防的构想,避免了滇西大片国土沦陷,为以后中国远征军反攻争取了主动权。他协助十一集团军创办了大理干训团,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培养了一批军政人才。滇西抗战胜利后,他建议免除腾龙田赋以济民困,发起修建腾冲国殇墓园以告慰抗日将士英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65年7月6日去世。

张问德(1880—1957年),字崇仁,号讱庵,云南省腾冲县城南门街人,清末秀才。1909年投笔从戎,参加辛亥腾冲起义,历任腾冲府司法科长、干崖行政委员。1916年赴广东任两广护国军司令部委员,在滇中以中校退役,1920年任芒遮版行政委员,1930年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秘书,1934年任腾冲参议会议长,1936年赴昆任滇军第五旅秘书、省政府秘书、龙云私人秘书。1938年,任昌宁县长。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县长邱天培于日军未到先弃城而逃。1942年6月张问德被省政府任命为腾冲县县长,率领26万腾冲人民进行了两年多的敌后抗战,为腾冲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作的《答田岛书》,义正词严,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被称为全国沦陷区“500县长抗日之楷模”、“三硬三正”县长、“有气节的读书人”。1945年9月,张问德赴昆明述职,省政府为表彰其功绩,颁发光华甲种奖章一枚。1946至1948年,第二次赴任昌宁县长,离任时乡人献“万民伞”为他送行。1953年任德宏州政协委员,云南省志编纂。1957年2月17日病逝世于腾冲,终年77岁。

李曰垓(1881—1944年),字子畅,云南腾冲和顺乡人。同盟会员,1903年被云南选送至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文学系深造,1909年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响应云南“重九起义”,参加了建水起义,光复滇南。1916年任云南护国军秘书长,发表了著名的讨袁檄文,被誉为“滇南一支笔”。1930年初出任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前往腾冲履任,历时八年。1930年著《滇缅界务说略并图》,多次出使中英(缅)边界会审,对中国边界据理力争,英国人不敢非礼,敬而畏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李曰垓认为“中日战争,必不能免”,建议修建滇缅公路,被国民政府采纳。李曰垓兼任云南省公路第一分局局长。李曰垓开办测量训练班,培养技术人员,亲自率领测量队员翻山越岭,勘觅路线,历时一年,将下关至畹町路线勘定,后修筑。滇缅公路西段的修建,使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战略和运输大动脉,粉碎了日军封锁并吞并中国的企图,增强了抗日的物质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朱家锡(1909—1949年),化名陈刚,男,汉族,龙陵县向达乡人。1933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先后担任滇军第五旅少校副官、中校副官、滇黔绥靖公署上校副官。1942年5月龙陵沦陷后,为收复家乡,消灭日本侵略军,朱家锡上书云南省主席及昆明行政主任龙云,恳请回乡组织游击队,深入敌后抗战。龙云任命他为龙潞游击支队队长兼龙陵县长,发给游击队一部电台及少量枪械。朱家锡取出自己在茂恒商号全部股金作为经费,以在昆明读书的龙陵籍中学生数十人为骨干,同时在滇西招募游击队员300余人,于1942年6月强渡怒江回到龙陵象达,接受爱国绅士捐献的80多支枪支,在施甸天王庙成立临时县政府,组建游击支队政治部、司令部和2个县大队,进行简单军事训练。首战袭击敌伪力量薄弱的潞西勐戛,缴获一批战利品。接着在勐柳、蚌渺、小水井等地伏击敌伪“讨伐队”,取得战果,鼓舞了军民抗日斗志,队伍进一步扩大为6个大队700余人。组建了“龙陵县民众自卫大队”和“潞西县民众自卫大队”,并深入腾冲县壮大抗日力量,至1943年,队伍增至800多人、9个大队。朱家锡率领龙潞游击支队与日军激战30余次,毙伤日军730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直到将日寇赶出国境,为龙陵光复和滇西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国清(1898—1954年),字静华,云南省大关县人。192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任外交部云南省办事处秘书,后任云南大学讲师、教授。1942年滇西沦陷,保山遭日军狂轰滥炸。7月被任命为云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1944年兼保山县县长,为抗日救国尽心尽职,作出重要贡献。李国清到保山就职后,首先处理好保山县“五四”被炸后的善后工作。他组织人力掩埋尸体,清理街道,修复房屋。邀请美国鼠疫专家到保山调查疫情,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购进大量药品,控制了保山霍乱、鼠疫等疫病流行。他亲临保山十一个乡镇宣传救国道理及保障滇缅公路畅通的重要意义。英美盟军驻扎保山期间他以流畅的英语发表讲话博得赞扬。与国际友人交往中他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受到国际友人尊重。滇西大反攻战役期间,他运筹帷幄,组织民力,保证给养,保障了滇西战役的胜利进行。当时16万远征军驻扎保山,军粮绝大部分由保山就地筹集,他组织县政府9次征借粮食,征集了2万名兵员支援抗战,征用4216万个工时,骡马157万个工时运粮运弹。他重视保山教育,义务兼任云南省立保山中学校长,收租米8500斛拨给远征中学作为学校基金。

杨绍贵(1903—1942年),腾冲县勐连人。滇西沦陷前任勐连镇镇长。1942年5月26日,国民党军七十一军预备第二师五团第三营奉命到腾北游击,途经勐连。杨绍贵得知日军运输队从龙陵用马帮送枪支弹药至腾冲的消息后,立即报告三营营长,经实地勘察,决定在勐连镇南面的香柏嘴设伏。此地为日军必经之地,两边高坡,中间为山谷。杨绍贵率30余名壮丁埋伏在一线,第三营埋伏在二线。战斗打响后,杨绍贵率部向日军冲杀,日军松下上尉误认为是遭游击队伏击,进行反包抄,杨绍贵打死一名日军后,负伤率部冲杀,中弹牺牲。此伏击战前后不到10分钟,共歼灭日军83人,缴获枪支弹药百余驮及一批重要文件,杨绍贵及壮丁20余人牺牲,三营官兵阵亡10余人。事后,云贵监督使李根源电请重庆中央政府发给安葬费国币2000元,恤金500元,旌表为“忠义之士”,蒋介石亲自电示“准予在当地建立专祠纪念”。

梁金山(1884—1977年),云南省保山市蒲缥人。世代为农,自幼丧父,靠母亲割马草度日,备尝人世艰辛。16岁到缅甸谋生,侨居缅甸40年。因为人机灵,吃苦耐劳,行侠仗义,被委任为腊戍帮海银厂工头。1907年自己具备一定财力,在腊戍南渡与英方合资办银厂,至1916年产白银1700万两,成为缅甸华侨巨富。一次他视察工地,发现矿洞有崩溃先兆,下令工人全部撤出矿洞,英方督办责备他蓄意煽动罢工。两天后,矿洞果然陷落,3000多名工人幸免于难。英国督办将此事电告英国政府,英皇电召梁金山到伦敦会见,称赞他“智可通神”,奖赏左轮手枪2支、猎枪1支、银刀一把,委任他为银厂总管。梁金山名传欧亚,成为传奇人物。1910年,梁金山与黄兴在仰光相遇,深受革命启发,加入同盟会,常在缅北华侨中筹措经费,资助革命。1935年,梁金山捐资20余万盾卢比,聘请英国工程师阿伯德设计,购买各种器材运往腊戍,再用骡马运至怒江桥工地,在怒江上建造钢索吊桥——惠通桥,成为滇缅公路上一座重要桥梁。1932年捐资4000两白银支持十九路军进行上海保卫战,1934年捐资5000两白银支持二十九军长城古北口抗战。1938年他发动民工协助抢修滇缅公路。公路通车后他调集自己公司的100辆汽车参加抢运军需物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受国民政府后勤部长俞飞鹏和公路督办曾养甫之请,率三个汽车大队前往缅甸仰光抢运出卡车、军车3000余辆和许多军用物资,受到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和英缅政府表彰。1943年他筹资1500万元在昆明创办中国侨民银行,同时捐资30万元在昆明修建志舟体育馆(今国防体育馆)。他率领的“中华民国缅甸救国联合会”,“中国缅甸华侨后援会”等爱国华侨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多次捐款资助国内抗日,为祖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尹明德(1894—1971年),字泽新,号光南,云南腾冲孟连村人(今属德宏梁河县)。1915年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1918年考入北京工业学校机械系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9年至1948年在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任职,被委任为中缅界务专员,亲自乔装率调查组深入中缅边境勘察界务,著有《滇缅界务交涉史》一册、《云南北界勘察记》八卷、地图和影集《天南片羽》各一册、《滇缅南界勘察记》六卷、《宣慰日记》二册、《滇西军民抗战概况》等,还摘录了《明实录》中有关云南的大量史料交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滇西抗战期间,受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的委托,以重庆军事委员代表身份到滇西保山地区和腾冲沦陷区宣慰各土司,转达中央政府关于抗战旨意,并将有关任命书、匾额“为国干城”、电文等发到各土司手中,并亲自到南甸、干崖等地区考察,为发动土司组织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日军,保卫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刀京版(1899—1966年),傣族,又名刀保图,干崖(今盈江县)第25代土司。1929至1941年曾任勐卯(今瑞丽)土司代办。1942年日军占领德宏后,刀京版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被委任为少将参议。不久,又被委任为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一路总司令,辖三个支队,在盈江、莲山一带进行敌后抗日斗争达两年之久,先后在旧城横水沟、西山杨家寨、昔马街、芒允街等地设伏消灭前来侵犯的日军,有效地维护了地方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盈江县长、德宏州州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为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刘楚湘(1886—1952年),子梦泽,号适斋,腾冲县人。毕业于岭南大学交通系。1916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赴国会就职。1923年拒绝曹锟贿选。1924年返滇,被唐继尧任命为云南省执法委员长。1930年创办腾冲县图书馆。1932至1935编纂《腾冲县志》,共20余卷。1942年6月5日,在预备二师副师长洪行主持下,在曲石江苴出任腾冲县临时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民众武装抢运抗战物资。后任十一集团军高级参谋。1944年9月腾冲光复后接替张问德任腾冲县长,办理善后事宜。1945年日本投降后即电请辞职,回家读书行善,1952年病逝。

线光天(1911—1986年),傣族,字比德,保山潞江新城人,著名爱国进步人士,安抚司第22代土司传人,1922年袭职。1942年5月4日龙陵沦陷后,他召集部署,商议对策,坚壁清野,表示要坚决抗日,决不当卖国贼,决定疏散群众至山区,并派人与中国远征军取得联系,被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委任为“滇西边区自卫军潞江支队少将司令”。此后,他做了三件事。一是下令各村寨储存粮食,以备支援前线。并将自己所存的3万多箩谷子(每箩约33市斤)捐出运往怒江东岸,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二是组织沿江各渡口,增加渡船和竹筏,救济和保护好由缅甸逃回的难民,并助其渡江疏散至内地。三是协助七十一军,对日作战。在给养困难,武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线光天自筹经费,变卖家产,率领所辖两大队,仅有200余人的潞江支队,在怒江西岸辖区内开展游击作战,既保境安民,又为中国远征军游击部队提供了各种方便。滇西大反攻时,线光天又率领辖区民众和自卫队担任运粮运弹的重任,为腾龙战役做了大量的工作。线光天的成绩得到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的肯定。李根源两次为线光天题诗赞扬,并赠“为国干城”匾额一块。诗一云:“土官世代笃忠诚,与我交深兄弟情。今为宗邦捍边圉,人人应起作干城。”诗二云:“潞水有土官,忠贞能报国。上游段镜湖,下游线比德。”

梁正中(1890—1950年),子永衡,腾冲县古永东村硝水塘人。1914年考入北京政法大学,参加过“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回腾冲任五属联中学监。1930年,外交部专员尹明德调查滇缅北段未定界,梁正中任第五组组长,深入江心坡调查,成果载入《滇缅北段勘察记》中。1935年任腾冲临时参议会副会长。1938年修筑滇缅公路和芒市机场时,任古永民工领队。1942年腾冲沦陷后,协助预备二师副师长朱振华部抗日。1943年预备二师在黄草坝围歼日军,他率领民工运粮运菜,还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肥猪也抬去慰劳部队。9月2日,率领乡长杨顺茂等300名壮丁配合预备二师与来自密支那的日军四五百人交火,击毙敌联队长一人,士兵数十人。1943年英军少将盖尔克率残部30多人由昔马逃到古永一带,饥寒交迫,面临绝境。梁正中将盖尔克等人接到家中盛情款待,并为患病者医治,然后亲自将英军交给驻界头的我三十六师,安全转送回国。1945年,英皇乔治六世为感谢梁正中救护盖尔克等人功劳,特颁梁正中英国皇家勋章1枚。

孟立人(1889—1952年),云南马龙县人。毕业于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任楚雄省立中学校长,昆明市教育局局长,社会局局长等职。1943年秋调任保山县田粮管理处处长,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筹措军款。1944年8月任保山县县长,率领全县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筹军粮,组织民工运粮运弹,栽电杆,出骡马,修公路,修筑工事,保证了滇西大反攻,腾冲、龙陵战役的后勤工作,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他还邀请了西南联合大学方国瑜等8位教授来保山讲课,托请他们编写了《保山县志》。抗战胜利后,领导保山人民在废墟上进行了重建家园工作,修建了保山正阳、保岫两条大街及下水道,修筑了多条乡村干道,架设了乡镇电话网,成立了保山电话局,修建了九龙火力发电厂,增建了保岫公园体育场指挥台等,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实事,为保山人民所称赞。

陈嘉庚(1874—1961年),福建厦门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长期侨居新加坡。1910年参加同盟会,筹集巨资帮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筹款支援祖国抗战。1938年,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任主席,每年募款达1.6亿多元。1938年底,广州沦陷,滇越铁路被封锁,滇缅公路成为唯一国际运输线。他得知运输紧张,经费紧张,便号召海外华侨开展捐献活动。应西南运输处请求,在南洋招聘了3200多名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回国服务,支援祖国抗战。1940年10月他从昆明至腊戍沿滇缅公路对“机工团”工作和生活状况进行视察,鼓励“机工团”成员为抗战服务,并供应一批柏油,努力改善公路状况。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二、抗日将领

史迪威(1883—1946年),全名约瑟夫·沃伦·史迪威,陆军中将,美国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领。1904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步兵科。1911年以后多次来华,担任驻华武官。1942年1月来华,身兼数职: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在缅中英美军队司令官、在华美国指挥官、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滇缅公路监督人、中国战区参谋长。1942年缅甸战役失败后,他率部分远征军部队退守印度阿萨母邦。为扭转败局,他利用特殊身份,争取美国政府支持,为中国抗战最大限度地提供战争贷款和物资援助。他利用手中掌握的物资分配权,促使国民政府重组中国远征军,强化训练,积极备战,准备反攻,以雪缅甸失败之耻。1942年8月出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在印度蓝姆伽整训和装备中国军队。1943年率5万人组成的中国驻印军开始缅北大反攻,一面筑路,一边战斗,经过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等重要战役,重创日军。战斗中他亲临亲战,驻阵指挥,率领将士克服重重困难,奋勇杀敌,最终于1945年1月27日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取得了缅北滇西抗战的伟大胜利。为纪念他的功绩,后来把战斗中修筑的中国重要国际运输线——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郑洞国(1903—?)湖南石门县人,字桂庭。陆军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八团团长、第五十二军第二师师长、九十八军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代司令长官。1948年10月在长春率部向解放军投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1943年秋,郑洞国受命担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该军由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后退入印度的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组成,以后又由国内空运补充了大批兵员,当时驻扎印度加尔各答西北的蓝姆伽营地,接受美军装备和训练,为尔后反攻缅北、打通国际交通线作准备。10月,中国驻印军在缅北亚热带丛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一面筑路,一面攻击前进,由此拉开了缅北反攻战役的序幕。至1944年7月,中国驻印军和部分盟军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取得了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围攻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十八师团大部。至此,印度经卡盟、孟拱至密支那之间的公路、铁路畅通无阻,盟军运往我国的战争物资也可以在密支那中转,不必再飞越“驼峰”,大大提高了运输量。郑洞国经常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指挥和决策。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新三十三师、新二十二师,与反攻战空运至印缅战区的新三十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奉命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和廖耀湘升任为军长,史迪威任总指挥,郑洞国任副总指挥。数月后,因国内战事吃紧,新六军奉调回国,郑洞国率新一军继续前进,先后攻克了八莫、南坎、芝友,于1945年1月下旬与中国远征军在畹町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此后,新一军又相继占领贵街、新维、腊戍、新包等要点,全部肃清了中印公路沿线及周围的日军,历时一年的缅北反攻战役宣告结束。

林蔚(1895—1955年),字蔚文,浙江黄岩人,二级陆军上将。先后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军令部次长、军政部次长,石家庄、桂林行营参谋长、代主任、国防部次长等要职,为蒋介石高级幕僚。曾考入陆军大学第四期正规班,精通现代战争理论,参谋业务娴熟。1941年6月至12月,中英决定共同防御滇缅公路,林蔚担任军委会驻滇参谋团团长,负责策划中英有关作战的一切业务。1942年3月至5月,中国远征军10万人开赴缅甸对日作战,林蔚随蒋介石等人乘飞机赴缅甸腊戍,与英军总司令魏菲尔会晤。林蔚作为军委会参谋团团长,为蒋介石与史迪威双重指挥。因蒋介石的自私、史迪威的刚愎、参谋团的无能,所属军队系统多头,远征军在指挥上出现十分混乱的状态。为此,史迪威回到苗眉去找林蔚,林蔚了解到史迪威是要调动军队,因无蒋介石命令,而对史迪威不辞而别,导致远征军核心机构缺位,军队各自为战,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1942年4月29日,林蔚率中国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参谋团作战处长肖毅肃乘汽车由腊戍退至云南保山,5月5日到怒江惠通桥,因日军先头部队到达,下令炸桥,堵截日军于怒江以西。1943年,林蔚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

卫立煌(1897—1960年),字俊如、辉珊,安徽省合肥县卫杨村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爱国将领,有“虎将”之誉。1912年考入湖南陆军学兵营,1917年被孙中山选为卫队士兵,后调许崇智部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十四师师长,1936年任十四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总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1938年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忻口会战期间受共产党爱国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建立了友谊,并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散发给部下作为军事理论教材。协助八路军百团大战期间曾一次拨发给八路军100万发子弹和50万个手榴弹。1943年11月,卫立煌接替陈诚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上任后立即将长官部从大理向西推进200公里至保山县马旺屯,加紧战备训练,准备大反攻。1944年5月11日,卫立煌在美国顾问团和陈纳德“飞虎队”配合下,亲自指挥十一集团军和二十集团军16万大军,在怒江沿线300公里的正面上,强渡怒江,展开滇西大反攻。以十一集团军正面防守怒江,以二十集团军为攻击军向高黎贡山之敌发动进攻。战斗打响后又将长官部迁往距前线只有10公里的蒲缥镇。6月,按照新制订的作战计划,以二十集团军为右翼向腾冲前进,以十一集团军为左翼向龙陵前进,全面转入反攻。为抓住战机,鼓舞士气,他多次冒着弹雨到惠通桥视察,当龙陵战事吃紧时他未经蒋介石批准即将战略总预备队第八军从保山开赴增援,力挽危局。强渡怒江成功震惊中外,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上刊登了他骑马的照片,标题为“常胜将军卫立煌”。史迪威将军评价说,卫立煌是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稍后,二十集团军攻克高黎贡山各据点,势如破竹向腾冲推进。十一集团军攻克腊勐街,分别围攻日军重要据点松山和龙陵。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十一集团军数万将士在卫立煌、宋希濂统帅下,血祭怒江,向松山之敌发动了猛烈进攻。在盟军飞机配合下,经过95个日夜的浴血奋战,至9月7日,终于将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松山攻克,3000余名日军全部被歼灭,无一生还,远征军第七十一军、第八军6763名将士也长眠于松山之下。9月14日,腾冲县城光复。卫立煌下令两军会师乘胜向龙陵前进,11日初攻占龙陵,中旬攻克芒市,1945年1月20日收复中缅边境最后一个重镇畹町。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离畹町27公里的缅甸重镇芒友会师。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国民政府授予卫立煌青天白日勋章。

陈纳德(1893—1958年),美国陆军少将,印第安纳州波力斯城人,美国援华“飞虎队”司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任美国军部空军上尉。对美国飞机性能深有研究。能讲美、法、德三种语言。1937年退役来华,被中国国民政府聘任为空军顾问。1941年8月美国志愿航空队成立,陈纳德任上校指挥官,率100架P-40歼击机编成三个中队,两队驻昆明,一队驻缅甸同古,帮助中国抗战。珍珠港事件后,陈纳德率战机于昆明上空,击毁日机4架,自己无伤亡。1942年3月24日,4月20日两次与日本空军激战缅甸,击毁敌机33架,自己仅伤失飞机各一架,飞行员各一人。1941—1942年击毁日本飞机286架,击沉日本船舶5万余吨。在长沙浙赣各会战中,掩护中国陆军作战,尤著勋绩。常常以寡敌众,越战越勇,使日本空军闻风丧胆,因队徽为带翼的小老虎,被称为“飞虎队”。1942年,飞虎队改编为美国第十航空队中国战区空军特遣队,陈纳德任队长。1943年改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任司令,晋升少将,继续支援中国空军对日作战,直至抗战结束。在滇西抗战中,陈纳德率领的美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在松山、腾冲,龙陵战役中轰炸日军,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陈纳德在中国组织了“民用航空公司”。

戴安澜(1904——1942年),字衍功,号海鸥,学名炳阳,安徽无为县风和村人。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长城古北口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昆仑关血战等著名战役战斗。1939年1月任第五军二零零师师长,6月17日任少将。1939年11月率部保卫昆仑关死守阵地,重伤不退,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1942年3月率部出师缅甸,参加同古战役。同古大战,戴安澜以9000人抗击2万多日军达12日之久,歼敌4000余人,完成防御任务后奉命撤离,5月18日在北撤退中遭日军伏击,身负重伤,5月26日在缅北南坎西南的茅帮村殉国。时年仅38岁。戴安澜殉国,举国震动。蒋介石电令坚守腾北作战的预备二师师长顾葆裕,“戴安澜身经百战,浩骨英风,不愧为我华夏国魂。该师每一战士该为我革命军精华。故你部不论负多大代价,定要将其扶柩归国,使中华英灵,熸而复耀”。抗日县长张问德代表腾冲26万民众披麻戴孝迎国魂。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组织滇西数万军民在戴安澜灵柩必经之地举行庄严追悼和誓师大会,保山等县人民焚香跪祭。滇西大反攻时,在昆休整的二零零师重返龙陵前线,为攻打龙陵,芒市,收复国门畹町,立下了赫赫战功。1942年10月16日,戴安澜被国民政府由陆军少将追授为中将。29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追授戴安澜一枚懋绩勋章,成为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人。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公祭仪式,全国各界代表及当地军民一万多人参加,中共高级领导人撰写挽诗挽联致意,毛泽东作了“海鸥将军千古”的挽词。周恩来写了“黄埔精英,民族之雄”的挽词。朱德、彭德怀的挽诗为“将军路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1956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有人称赞戴安澜是近代以来中国军人中“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黄琪翔(1898—1970年),字毅行,广东省梅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攻克平江、汀四桥等重镇。后历任师长、军长、上将。1943年2月23日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协助卫立煌指挥滇西大反攻,先后攻克松山、腾冲、龙陵、芒市、畹町等重要据点,将日军赶出中国国土。

孙立人(1900—1990年),字仲伦,中国抗日名将,陆军二级上将,安徽省庐江舒城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进入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军事。1928年至1945年,历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中尉队长、财政部税警总团少将总团长、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少将师长、新一军军长等职。因战功显赫,战术精奇,被国际舆论评为“东方隆美尔”。1942年3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4月12日,日军三十三师团采用隐蔽穿插战术,迅速穿过英印军布下的三重防线,占领了仁安羌油田西北的宾河大桥,堵住了英缅军的退路,将英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包围,英军弹尽粮绝,水源断绝,陷入绝境。英军紧急求援。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日夜兼程驰援,和团长刘放吾一起指挥我远征军向日军发动猛攻,以不满1000人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把敌人防线撕开一个缺口,救出了英缅军7000余人,及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轰动全球。为此,蒋介石给孙立人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给其部下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颁发了陆海空军种一等奖章、六等云麾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孙立人“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孙立人“帝国司令”勋章。5月1日,缅甸曼德勒失守,英军和中国远征军被迫全面后撤。孙立人率部在史迪威将军带领下于8月抵达印度东北的雷多。不久,中国驻印军成立,在蓝姆伽开始了美械装备和训练。1943年2月,新一军成立,孙立人任副军长兼三十八师师长,下辖三十八师,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和胡素的新三十师。1943年10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展开了胡康河谷战役,在亚热带森林中克服了无数艰巨困苦,一面筑路,一面歼敌,经过150天激战,消灭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十八师团大部,控制了孟关外围。又展开了孟拱河谷战役和密支那战役,歼灭了日军十八师团主力,同时消灭五十三师团、五十六师团各一部,以自身伤亡不到1000人的损失歼灭日军12000余人。1944年10月,中国驻印军分两路由密支那、孟拱继续对敌向南进攻,相继占领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中国远征军在芒友会师,打通了中缅公路。孙立人率新一军继续进攻,3月8日攻占腊戍,27日攻占孟岩,胜利结束了缅北滇西战役。新一军在反攻缅北战役中,共击毙日军33000余人,击伤日军75000余人,日军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第四十九师团、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均被消灭,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汽车,新一军伤亡17000人,孙立人成为抗战时期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万福麟(1880—1951年),字寿山,吉林农安人,东北军主要将领之一,陆军二级上将。曾任五十三军军长、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曾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1943年4月任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参谋长,驻扎保山。1944年五月参与指挥强渡怒江、攻占高黎贡山南北斋公房以及收复腾冲县城的战斗。1951年在台湾病逝。

刘放吾(1908—1994年),湖南桂阳县双岭村人。1926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先后参加过上海“一二八”抗战、淞沪会战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战役。1942年4月,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率部在缅甸参加中国远征军缅北战役。4月14日,日军三十三师团包围了缅甸伊洛瓦底江底下游仁安羌及附近油田地区,致使英缅军补给被切断,粮水不济,在日军猛烈轰击下,死伤惨重,基本陷于崩溃状态。曾指挥过敦克尔刻大撤退的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电告中国远征军予以迅速援助。17日,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命令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赴皎勃东地区增援。危急关头,刘放吾率部按照英军司令斯利姆的命令赶赴增援,18日向日军展开攻击,将日军击溃,并渡河追击日军,但为南岸日军所阻。稍后,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赶到,连夜调整部署,19日拂晓,向敌发动猛烈进攻,战斗至下午6时,敌军终告溃退,油田均为我军占领,并救出英军7000余人以及美籍传教士、新闻记者500余人,创造了战史辉煌的仁安羌大捷。是役,刘放吾指挥的一一三团以1个团的兵力对付日军1个师团,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中国军队在异域首次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役,并作为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光辉战例而载入史册。4月20日因而被定为“克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们只知道是新编三十八师解救仁安羌之围,历史记载甚少突出第一一三团战功,更少谈及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该团团长刘放吾。直至1992年,民族英雄刘放吾的功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赢得了公众的爱戴,获得迟到的奖章,刘放吾受到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布什的接见。1992年4月11日,英国撒切尔夫人在芝加哥的卡尔登酒店大厅里,紧紧握住83岁高龄的刘放吾老将军的手,再三感谢他50年前在缅甸仁安羌营救英军的壮举。7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也致函老将军:“在仁安羌大捷50周年之际,我愿再次代表国家,感谢你解救500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和数千名英军的英勇行为。”面对如此种种殊荣,刘放吾老将军淡然一笑,说道:“那是并肩战斗的友军,友军遭遇危难,援救是应该的,不能列为战果。”而对自己因种种原因承受了半个世纪的冤屈却只字不提。同年,台湾当局给刘放吾老将军补发了一枚中国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李弥(1902—1973年)云南盈江人。早期毕业于腾冲县立中学,1924年参加滇军,在七师师部任勤务员,1925年被保送至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过国民党二十二师团长、江西瑞昌县县长、宁都保安副司令等职。1933—1935年在湘、桂、云、贵、川一带参加“围剿”红军。1939年任三十六军第五师副师长,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桂南昆仑关战役,1940年参加了枣宜战役,后任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师长。1942年5月30日升任第八军副军长兼湖南芷绥师管区司令。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在龙陵松山受阻,七十一军伤亡过半,李弥以第八军副军长兼荣一师师长身份,协助军长何绍周接替七十一军继续攻打松山,他们总结以往教训,通过步兵、空军、炮兵协助攻击,组织敢死队冲锋和工兵掘壕爆破手段,于9月7日攻克松山,打开了前进道路,李弥因战功1945年1月23日升任第八军军长,中将军衔。1948年春任十三兵团司令兼第八军军长,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全歼,李弥化装出逃,奉命重建十三兵团,任司令兼第八军军长。1950年1月第八军在蒙自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李弥率残部逃亡缅、老、泰交界三角地区,负隅顽抗,1964年以中将退役,1973年病逝于台湾。

何绍周(1908—?),贵州省兴义市人,何应钦侄子。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财政部第一税警总团团长,一零三师师长,1939年6月17日升任少将,1941年任第八军军长,1944年参加远征军反攻滇西战役,任第九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1944年6月7日七十一军在龙陵松山受阻,率第八军接替七十一军攻打松山,以步兵、炮兵、空军协同作战,组织敢死队冲锋和以工兵掘壕作业等方式,在松山主阵地下掘出的两条坑道,装上6吨TNT炸药,将松山主阵地炸翻,将日军全歼。还参加了指挥横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收复腾冲、芒市、畹町等战役,并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1946年任云南警备司令,1948年任中将,1949年任十九兵团司令,后赴台湾。

顾葆裕(1905—1954年),号介侯,江苏松江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陆军大学特别班,参加过北伐战争。1942年任预备二师师长。腾冲沦陷后,顾葆裕率部渡过怒江,在腾北开展对日游击战争,协助地方爱国士绅建立抗日县政府,动员了不少爱国青年去大理参加干部训练团以备滇西大反攻。后三十六师接防,预二师撤往永平休整。1944年5月11日滇西大反攻后,预二师参加了攻克高黎贡山、腾冲县城战斗,该部浴血拼杀,直至全歼日寇。以后又参加了攻克芒市、畹町战役,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1949年任一二四军中将军长,后从缅甸去台湾,1954年8月1日在台湾病逝。

洪行(1900—1944年),名洪达,湖南宁乡人。1922年11月考入湖南讲武堂。抗战爆发后因战功卓著步步提升,任预备二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5月13日率部开往腾冲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橄榄寨和日军作战首战告捷。接着率部在勐连香柏嘴设伏,在乡长杨绍贵等壮丁协助下歼敌83名,截获枪弹甚丰。后联合土司,在腾北及梁河地区打击日军,大小80余战,每战收获不小。洪行擅长刀法和游击穿插战术,他的大刀队在腾冲很有名气,日军闻风丧胆,称之为“洪胡子”。滇西大反攻后,他任三十九师少将师长,率部从惠通桥渡江,攻克高黎贡山红木树直捣腾冲县城,以端敌人巢穴的方式支援正面进攻高黎贡山的二十集团军。攻克龙陵后日军从缅甸率重兵增援龙陵,洪行率三十九师在南门反复冲杀,全师打得只剩下100人,使敌人增援计划破产。1944年10月25日,洪行率部招募新兵从施甸由旺开赴龙陵,在七零七附近因车祸遇难。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他是滇西抗战中唯一牺牲的师级干部。

叶佩高(1903—1987年),原名叶用迈,海南岛文昌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考入陆军大学学习,1937年5月任少将。1944年初任一九八师师长。1944年5月11日,滇西大反攻开始。叶佩高率全师官兵5000余人渡过怒江向高黎贡山前进,攻击岩头、蛮云街,再攻灰坡、冷水沟、北斋公房、朝阳地、马面关之敌。当时正值雨季,高黎贡山雾多云绕,寒风刺骨,雷雨交加,日军凭险据守,工事坚固,几十天的倾盆大雨给部队作战带来了困难。5月13日,叶佩高采用“深入敌后猛攻敌背”的战术,果断派出仅有的预备队五九三团(欠一营),攀悬崖,钻密林,经4日艰苦行军,于16日突然袭取桥头、马面关,击毙敌吉原少佐、松光大尉以下300余人。敌立即派重兵向马面关反扑,叶佩高闻讯,一面报请上级支援,一面调五九三团第一营兼程驰援,五十四军军长方天派第三师、第三十六师先后赴援,敌我双方用重兵在桥头、马面关血战。由于桥头、马面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日军两个后方补给基地,战斗出现阵地得而复失的局面。在援军协助下,叶佩高率部反复冲杀,在马面关、桥头痛歼增援日军,并挥师南下,浴血苦战,光复腾冲。9月14日,叶佩高奉命经梁河、陇川入缅境洋人街,直插敌后,对滇西日军实施包围,为我军顺利收复畹町,会师芒友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叶佩高在滇西抗战中精密的策划和卓越的指挥,荣获史迪威将军嘉奖和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叶佩高指挥的一九八师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集体勋章——“虎旗”。在国民党全部陆军中,只有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等7个师获得过这种“虎旗”(绣有虎头的荣誉旗)的最高荣誉。

杜聿明(1904—1981年),字光亭,陆军中将,陕西省米脂县杜家湾人。国民党装甲兵团第一任团长,还任过第三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昆明防守总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及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等职。1924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初任教导师第六团上校团长。1933年秋,到南京中央军校开办的高级教育班第一期学习,参加了复兴社。1938年任第五军军长,这是抗日战争初期成立的唯一的机械化新军。同年,全国军事训练比武,第五军的军事训练列为第一。1939年指挥了昆仑关战役。1941年2月,杜聿明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西亚作军事考察。该考察团提交的报告书主要部分来自于杜聿明提交的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1942年初,杜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总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开赴缅甸作战,3月9日,接替英缅军在同古的防务,并组织实施了同古保卫战。第二零零师重创敌人。由于英军单方面撤退造成我方阵地暴露。杜聿明下令第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突围撤退,并组织了有名的斯瓦河逐次阻击战。戴安澜在缅甸殉国。由于远征军指挥失利,杜聿明率部向国内撤退,杜聿明本人感染重病,几乎殒命。回国后,杜聿明担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之职。淮海战役中,杜聿明被解放军俘虏,195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0年法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杜聿明应邀作陪。1964年被选为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1981年杜聿明在北京去世。

宋希濂(1907—1993年),字荫国,湖南湘乡人。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东征战役和平定刘杨叛乱。历任参谋、营长、团军、旅长、师长、少将、中将。抗战爆发后,参加过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1941年11月任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1942年至1945年率部参加了举世著名的滇西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国民政府和军委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枚。被美国政府授予棕叶自由勋章。1984年参与发起黄埔同学会,任副会长。1985年重回保山故地视察。写了一些抗日战争回忆文章,著有《鹰犬将军》一书。

霍揆彰(1901—1953年),字嵩山,湖南酃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由排长升至师长,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升至五十四师师长。参加了淞沪抗战和武汉会战。1942年,升至二十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11日,率部强渡怒江,担任收复腾冲的主攻任务。通过仰攻高黎贡山,夺取南、北斋公房,激战瓦甸、江苴等战役,有效地实施了部队分割穿插和重点围攻,于9月14日全歼腾冲守敌3000余人,光复腾冲县城。接着率部追歼残敌至缅甸芒友,与中国驻印军会师。因战功获美国嘉犹勋章,同时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马崇六(1902—1998年),字晋三,云南省大理下关人。1920年毕业于昆明第一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五期,后参加云南留日学生预备班,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深造,192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后拜见孙中山,被委任为大本营参谋。1925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军训处工兵科长。1926年任第六军工兵指挥官兼黄埔军校教官,并组建了保山张元养、腾冲明绍武为营长的两个工兵营。北伐时,任第六军五十一团团长,该团首先攻下南京,并参加攻打沪、杭战斗,建立功勋。1927年编纂我国第一部陆军《步兵操典》、《筑城教范》(工兵科目)、《阵中勤务》等现代陆军制式教材。1934年担任全国工兵整顿处长兼工兵独立第一团少将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全国工兵总指挥(中将),所辖七个工兵团虽分至各战区,但他不计辛劳往返各战区督导。1941年,兼任昆明行营国防工程处处长、交通总指挥、城塞局长,负责接受美国援华军用物资,同时还任军政部驻滇办事处主任。1942年5月3日,日军攻陷畹町,抗战形势危急。4日,日军占领龙陵。马崇六下令在惠通桥装炸药。5月5日上午,汽车在惠通桥堵塞,许多人只好步行过桥。守桥宪兵前往疏通与干涉,汽车司机与之争吵,宪兵鸣枪警告,混入难民之中的日军先头部队忽闻枪响以为被发觉,开枪向东岸扫射。适值马崇六将军视察至该地,果断下令炸桥。轰然一声巨响,东岸桥塔及主索被炸毁,桥面坠江。日军五16师团被阻截于怒江以西不能前进,稍后日军组织500人乘橡皮艇强渡怒江至东岸,马崇六指挥守桥工兵与宪兵100余人奋起还击。千钧一发之际,中国援军三十六师先头部队从祥云乘汽车赶到投入激烈战斗,经三昼夜激战,将过江之敌全歼,加强了怒江防线。惠通桥及时被炸,保住了保山,形成了敌我隔怒江对峙局面,为远征军反攻奠定了基础。两年后,滇西大反攻开始,马崇六又指挥了策划渡江渡口与时机,准备渡江船只,并亲临现场参加指挥怒江渡江战役,直至抗战结束。为了表彰马崇六在滇西抗战中的杰出贡献,马崇六获国民党青天白日勋章一枚,并荣获美国自由勋章,是中国6名获得自由勋章的将领之一。1949年后,他到日本定居,书法造诣很深,开设“静安学舍”,出版了《静安学舍作品集》等书。

彭劢(1910—1952年)字庆云、近仁,湖南省长沙县东乡竹沙铺人,长沙师范学生,北伐军过湘时投笔从戎,考入武汉黄埔军校,后被选送至陆军大学十五期学习深造。1942年初任陆军预备二师参谋长。腾冲沦陷后,1942年5月13日,率部渡过怒江天险挺进腾冲,在腾北、梁河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协助组建腾冲抗日县政府,发动民众训练地方武装,救援难民等。大小百余战,为牵制日军,建立腾北游击根据地,巩固怒江防线作出重要贡献。1943年8月率部撤往永平休整。1944年5月11日滇西大反攻开始,彭劢升任预二师副师长,率部从勐古渡口翻越高黎贡山,直插敌后的桥头、马面关一带,阻敌援兵,为我军攻占高黎贡山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8日率部攻打腾冲城南之来凤山,为收复腾冲城奠定基础。9月14日率部参加腾冲城攻坚战,全歼日军,光复腾冲。后率部参加芒市、畹町战役及大黑山攻坚战,与友军会师芒友。新中国成立后不愿为官解甲归田,捐黄金30两给国家,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表达爱国之心。1952年被错误逮捕遭枪决。1992年4月29日长沙中级法院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胡义宾(1906—1942年),字履冰,江西省兴国人,烈士。1925年参加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随军北伐,屡立战功,历任陆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陆军二十三师旅长。抗战爆发后,率部开赴前线,在鄂北、豫南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两次负伤。1940年春被提升为陆军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中国组成十六万人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胡义宾奉命入缅甸作战,在彬文那战役中,狠狠打击日军。不久,远征军受挫,胡义宾率部转移,翻越野人山,在埋通与敌遭遇,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胡义宾率部与日军拼死血战,寸步不让,激战中,胡义宾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钟彬(1900—1949年),字中兴,广东省兴宁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历任排长至军长。1938年率八十七师参加武汉会战,1942年1月任七十一军军长。1942年5月初,率部进入滇西,阻截日军于怒江西岸。6月,组织了围歼1000多名日军从怒江西岸过江侵犯的怒江保卫战,取得胜利。此后率部在怒江设防与日军对峙两年之久。1944年5月11日滇西大反攻开始,率新二十八师从正面进攻松山之敌,亲临怒江惠通桥前线指挥作战,血战三月有余,在友军和盟军协助下攻克松山据点。接着挥师龙陵,攻克芒市,收复国门畹町,将日军赶出国门,因战功升任中将。

黄杰(1901—1994年),湖南长沙人,字达云,号冰雪。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由少尉排长逐级晋升为中将军长。“七七事变”后任第八军军长,参加淞沪会战。1943年1月出任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驻扎滇西。1944年5月参与指挥了强渡怒江和反攻腾冲外围的战斗。1944年9月任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具体组织了对龙陵的第三次围攻。当时龙陵县城再次得而复失,战斗十分激烈。黄杰利用中国远征军在武器方面的优势,步兵、炮兵、空军密切配合,三面夹攻,合理配置火力,仅用5天时间就击溃守敌,第三次夺回龙陵这个得而复失的战略要地,先后收复了龙陵、芒市、遮放、畹町,于1945年1月27日率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了滇缅公路交通线,也使中印公路得以畅通。后去台湾,1960年晋升一级陆军上将。著有《海外羁情》,《滇西作战回忆录》等书。

同类推荐
  • 李天的军旅生活

    李天的军旅生活

    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一个普通人在军队的生活
  •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全面总结了他作为一名班长的“带兵之道”,深入展示了他带兵育人的理念升华和方法创新,较好地体现了他把当兵当事业、把带兵当专业的军旅追求,值得更多的一线带兵人学习借鉴。我们真切希望,能够借此为引,唤起更多一线带兵人的思考和探索,在追逐强军梦的岗位实践中放飞好“个人梦”。
  •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斯蒂国的下士约克为了维因中校生前所留下的谜,进入TCL(前线指挥部)寻找真相,历经千辛万苦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又难以接受的答案,而他心中对祖国的忠诚心第一次发生了动摇......注:该作品中类似于情节解题的探险故事
  • 滇西抗战史论

    滇西抗战史论

    本书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滇西抗战史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对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评述。
  • 女兵班男班长

    女兵班男班长

    今天是我28岁的生日,仅以此书纪念我18岁的部队生活。
热门推荐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战天王印

    战天王印

    一尺追影,战气冲天!何以归一,唯有王印!被称为“药罐子”的黎星火,从小体弱多病,却醉心于术士修炼。修,在于心。炼,在于体。心若有术,则必永恒。本小说讲述一名普通少年,偶得功法残卷,身负神秘印记,不断历练成长,最终登上强者之巅的故事。
  • 异界无疆

    异界无疆

    异界乌托大陆,暗潮涌动,帝王、强者、魔法师、阴谋家、异族纷纷登场;一个奇特的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如何在浪潮中前行?是英雄造就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英雄?
  • 墨上梧桐

    墨上梧桐

    一朝身死,来到异世。如果上天给他一次生的机会,他还上天一个璀璨的人生。不为别的,只为寻找他所爱的人,只为保护他所在乎的人。废物又怎样,他有一颗强者的心,势必要让这大陆,风生水起。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圣剑士传说之剑斗九天

    圣剑士传说之剑斗九天

    “快来,看看我的新融合技能。”“什么?”“乱射加地狱烈焰,够霸气吧!”“呵呵,我也有个新的融合技能,咱俩PK一下?”“你的融合技能是什么?”“冥炎之卡洛加幻影剑舞,怎么样,试一下?”......
  • 筱雨修神记

    筱雨修神记

    一个叫周筱雨的女孩,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踏进了修真界的大门,从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一步一步的走向了这个世界的巅峰。开山立派,招收门徒,发扬人界的修真事业。风景优美,灵气充足,修真界果然是修炼的好地方,不过怎么比得过九真戒呢?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怎么在哪里都能见到呢?仙界比修真界更残酷,人人都想修仙,哪里想到越是高级的界面斗争越是残酷。神界,她终于来了,可惜师傅已经去了虚无界.....
  • 重生之多变人生

    重生之多变人生

    人生多变,性格多变,是安于现状还是勇于进取,看似可以选择,但无形的鞭策让她不得不奋发;需要朋友,需要热血,最需要友情和爱情!
  • 至尊图

    至尊图

    前世身为杀手的叶辰在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之时,意外获得一张古图,却没想到这个古图害得他走投无路,最终身死,不过在最后,他却被那张古图携带的他的灵魂,重生到了神荒大陆上,看少年叶辰如何手执至尊图,以至尊之势在这片大陆掀起惊天风云。新人求支持啊求收藏,求票票,卖萌撒娇打滚求支持,书友群号→_→:330932160,欢迎来水,欢迎来聊天打屁,米饭会经常冒泡的@( ̄- ̄)@
  • 重生之明星天王

    重生之明星天王

    重生十年前,从主播开始。唱唱歌,写写小说,有空再演演戏,前世没有实现的明星梦,就在这一世实现。ps:存在即合理。如果本书有任何你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你要相信,他们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