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700000030

第30章 研究假设与方法

一、研究变量及指标的选取

对于研发投入绩效的测量,由于单一指标或单一评价方法存在着局限性,难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活动及其绩效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定,所以,近年来测量方法也逐渐地从使用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发展,利用多种指标对研发投入绩效进行综合测量,使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全面。至于测评系统的指标构成,目前国内学者所提出的方案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都着重于从三个方面来测量企业研发投入的绩效,即以财务绩效指标、市场绩效指标和技术绩效指标作为测评的核心指标,以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作为核心评价目标是所有测评系统的共同特点。对单个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绩效测评时,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可设计尽可能全面的指标。由于本文是对一个由众多高科技企业组成的研究样本进行研发投入绩效测评,据此以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绩效的一般状况,所以选取的指标以操作性较强的核心测评指标为主。

1.投入指标的选取

企业研发投入包括资金、人员、创意和信息等。其中创意与信息缺乏客观、可量化的标准,且创意主要由研发人员提供。研发过程中的投入大多计入了研发费用中,资金投入在企业的研发投入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衡量研发投入主要有研发投入绝对数额和研发投入强度两个指标。理论上说,采用研发投入强度来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比研发投入绝对数额更加科学,但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考虑,研发投入绝对数额比研发投入强度更适用于数理统计的实证研究。研发投入强度是研发投入的绝对数额与销售额的比值,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企业研发投入的绝对数额相差很大,但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相对差异性却比较小,导致分析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在某些宏观领域,采用研发投入强度指标有其合理性,但是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研发投入的绝对数更能反映出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真实差异,所以本文的研究最终采用了研发投入的绝对数这个指标。

2.绩效指标的选取

企业研发活动成功实施的结果表现为新产品的增加或产品改进,由此导致销售增加、成本减少、技术竞争力提高等。根据财政部、人事部等四部委2002年4月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本文对高科技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考察选择了与研发投入绩效有关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三方面的有关指标。

企业的成长一般说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来贡献的,主营业务的不断发展,致使主营业务利润不断增长,最终导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主营业务贡献加大,往往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相反,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受到削弱,而把主要精力和资金都投到其他副业上,这样长期经营下去,企业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成长,而且在资本市场上还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致使企业的市场价值遭受损失,更严重的有时还会受到破产的威胁。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稳定增长的主营业务收入,而不在于短期单纯的收入增加。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盈利的核心,具有永久的持续性,是利润中最稳定和最可预期的部分。Lev和Thia-gajan(1993)研究结果表明,盈利的质量与其持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在国内,魏刚(1999)、蒋义宏(2001)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构成与主营业务利润等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主要对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的本身情况进行分析,而没有将主营业务贡献率与公司的成长性联系起来。王小哈、杨扬(2002)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贡献与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并认为主营业务贡献与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选取主营业务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衡量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

盈利能力是企业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企业研发投入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已有的绩效测评体系中,有关盈利能力的指标均以净利润为主,对整个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时,采用净利润指标是合理的。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采用的测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活动如果成功,必然产生技术资产,技术资产即以技术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本文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技术资产占净资产比率。

二、样本的现状和数据来源

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信息的披露对外部使用者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由于研发费用支出并不在报表中披露,一般在报表附注中公布,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披露这一信息的意识不强,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披露是不充分的,仅在损益表里作简单的呈报,而除了中兴通讯等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的信息以外,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信息很难获得,从而难以全面掌握该信息。2003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八十五条规定:发行人应披露研究开发情况,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机构的设置,研究人员的构成,正在从事的项目及进展的情况,拟达成的目标,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等。同时,酝酿已久的中小企业板在2004年6月25日正式推出,截至2007年11月,已有206家公司完成了招股发行并已上市,其中 70%以上属于高科技企业,60%以上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多数公司在各自行业细分领域具有优势。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立的目的之一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这类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的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对企业的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同时,按照2003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都在上市公告书或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上市前3年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这一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为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基础和难得的好机会。

由于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功能定位是服务于成长型(更多包含科技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更适合作为我们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的样本来源。本文的样本由2007年在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46家企业构成。本文以这4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查阅这46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获得这些企业的2004年、2005年、2006年的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研发费用投入量、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技术资产占净资产比率等数据,并依次对2004年、2005年、2006年的数据作了归类、整理。本文研究资料还涉及部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部分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网址:http://www。cninfo。com。cn)。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11.5、Excel统计软件来完成。研究采用的方法有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研究假设

规范的分析研究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在既定条件下,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具有实践意义,避免一些概念和内容在逻辑上和语意上混淆和重复,本文在给出假设之前,需要给出一些基本假定:

(1)假设本文收据的数据真实可靠,即上市公司本身不提供不实的、虚假的信息。本文以此为研究的基础,正是因为如此,笔者在样本的选择时排除了从现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存在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

(2)在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经济模型的建立、检验过程中,假定其满足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条件。

研发投入主要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来产生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技术创新的直接结果和主要标志。

研发投入对中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结构和性能,增加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推动力,并影响企业技术、工艺、生产、财务、管理、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根据经济理论逻辑,公司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所以公司进行研发投入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公司业绩的改变,实现公司利润长期性的最大化。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说:

总体假设: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公司业绩改变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即以研发投入为自变量,以各类绩效指标为因变量,绩效应该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成长性,因而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成长能力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H1: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H2: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利润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企业的竞争力包括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中,其中有几项竞争力如果能高于竞争对手,就能产生独特的顾客价值,形成竞争优势,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研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研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在行业中,总成本最低的企业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技术壁垒。在降低成本的众多方法中,通过研发获得技术创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这是因为:一是研发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率;二是研发可以节约某些环节中的支出;三是研发可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实现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中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其次,研发可以形成差异优势。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比,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体现出不同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这是竞争战略中的差异化战略。企业利用自己研发优势,可以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方面制造差异化;或是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的低价格优势。

再其次,研发可以降低学习曲线。学习曲线说明了成本的下降,是由于研发改进了工作方法并提高了效率。随着研发速度的加快以及新技术应用的加快,产生了一系列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从而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量,降低了相关费用,进而导致了产品成本的降低。

最后,研发可以抢先占领市场,形成顾客的忠诚度。当一项技术还未被竞争对手意识到其潜在优势时,抢先占领市场的效果尤为明显。这就要求企业能预见到技术的市场前景,并率先进行创新与实施。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二: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盈利能力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H3:研发投入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正向相关。

H4:研发投入与每股净资产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H5:研发投入与每股收益业绩指标正向相关。

假设三: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而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正向相关。

H6:研发投入与技术资产占净资产比率指标正向相关。

四、研究模型的建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采用一般单一变量的相关分析探求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业绩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模型,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以下的数据统计与挖掘均借助于SPSS11.5和Excel来实现)。本文的研究以研发投入为自变量,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技术资产占净资产比率等业绩指标为因变量,作为描述模型建立的过程。

1.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假设,建立公司业绩变化与研发投入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中Yi为因变量,表示上市公司业绩;Xi是解释变量,表示研发投入;εi是随机误差项,表示不能由研发投入解释的业绩改变。

模型建立之后,就应对其回归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为此,从总体中抽取一定容量的样本,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即利用各种统计检验来判别模型的实用性,主要包括: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回归方程的拟和优度检验。

(1)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考察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假设的合理性。回归系数显著,说明变量之间的线性假设合理,所选择的自变量比较有效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化。

(2)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调整R2.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常用判定系数R2,其体现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异性的百分比,它等于解释变差与总变差的比值。但是R2值的大小依赖于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个数和样本容量,为了消除自变量个数以及样本量大小对判定系数的影响,引进了调整的判定系数R2.

(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所有解释变量对Y共同影响是否显著,F值等于解释变差的平均值和剩余变差的平均值的比值。

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它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

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检验的步骤)由显著性水平和自由度查表得出临界值,显著性水平一般取0.01和0.05,自由度为n-2,其中n是数据的个数。

本文样本是以2004~2006年研发投入的数据为基础,同时为了反映样本的业绩变化,选择了样本公司在2004~2006年的业绩指标。

2.研发投入的时滞期

同时,研发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有一个相应的时滞期,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相关性的分析,对研发投入的时滞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投资项目产生的效益在投资后数年,投资周期的正确确定尤其重要。本文确定研发投入时滞期的根据:一是以上市公司公布的投资回收期为依据进行加权处理,但由于部分公司未公布这一指标,资料不可得,故只得部分使用,仅起参考作用。二是以国家或行业公布的投资回收期进行加权处理作为时滞期。三是上市公司业绩公告是按年或半年发布。故本文利用现有的数据,结合一、二两点,采用2004年的业绩为基准,确定时滞期为3年。

同类推荐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时间”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时间”法则

    本书主要以“工作时间”为关键词,讲述了如何高效利用工作时间的方法和建议。
  • 马化腾内部讲话:关键时,马化腾说了什么

    马化腾内部讲话:关键时,马化腾说了什么

    纵览腾讯15年的发展历史,摘录马化腾在创业15年中的讲话精华,从马化腾关于如何关注产品、服务用户,如何科学决策、推动组织变革,如何塑造QQ品牌、建设团队文化,如何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前为腾讯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讲话中,传播腾讯企业的正能量,为众多创业者提供经验和蓝本,也为广大读者注入人生腾飞的力量。
  • 企业战略联盟论

    企业战略联盟论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逻辑体系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性质、作用入手,形成了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发展、运作、效应、经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应用实践的逻辑体系。
  • 傻世界 笨生意

    傻世界 笨生意

    本书从《全球商业经典》之中精选了二十篇文章,以亲历者的视野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现实世界的多元化。日本人的刻板,美国人的懒散,印度人的“不靠谱”,民主意识觉醒的亚洲人和习惯情绪游行的欧洲人。他们不同于我们的生意经以及生活状态不及电视上可爱,也并非报刊上的枯燥。
  •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本书概述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案倒讨论了产权交易市场在民航企业重组中的积极作用,剖析了航空公司进场交易的基础及方案选择。本书对于从事民航企业发展和产权交易市场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的人士颇具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千古真帝

    千古真帝

    东学西渐,石国风雨飘摇!世事炎凉,生活处处难行!乱世豪杰,治世奸雄,当此之时,才是好男儿崛起之时!且看张浩如何从草莽之中一飞冲天!
  • 魔鬼躲在细节里

    魔鬼躲在细节里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手大人就这么拽

    杀手大人就这么拽

    一个奇特的容器,身体之中有着无数的毒药,生生将她一个女孩变成了一个男孩。当沐雪狐这个暗夜王牌杀手接管这个身体时,竟然体内封印着魔王,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祸害凑在一堆,必然将这世间搅得天翻地覆!“我。。。可是魔,你要想清楚。跟魔做交易可是一件搭上性命的事情。”“那么,意思是说。我成为魔王不就好了?”【这并不是什么一飞冲天的爽文,开始男主都不是金刚侠什么的,人都是锻炼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异常坚强√】ps:hhh已经变成(耽美了...)【冷漠】好感谢支持我的人啊~求推荐求收藏求留言
  • 汐氏童话

    汐氏童话

    “汐月死了,是你杀了她,请你下次别跟我提她!你没有这个权力!”幕。“我的女儿没有死!她还活着!”幕。“这是我们初遇的地方,你还记得吧!”幕。“你快起来好不好,别吓我,你睁眼看看啊!”幕。“我快结婚了,祝你幸福!”幕。“陪着你她没有幸福,这是你上次给她的戒指,她不要了,还给你!”幕。记忆重拼起,到底是爱还是恨,谁能战到最后呢。
  • 异梦天涯

    异梦天涯

    简介一个虚拟游戏世界的强者,所有人都仰望的第一人。因为命运的使命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异世界,在这里没有游戏的规则,没有不死的生命,在这个真实的异世界。所有的一切才刚刚从这里开始,背叛,坚持,信任,感情,信念,主角强大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纵使这一生的传奇,纵使在变的如何强大,最后我还是一无所有,我不想要这样是一生,可我却忘不了这一世的记忆。
  • 我的孕妇日记

    我的孕妇日记

    儿富贵,母曾苦,儿贫困,母更苦。我的孕妇日记?更确切是我为我妻子写下的日记。
  • 风灵苍穹

    风灵苍穹

    他是一个孤儿,自幼在仙门中长大。他却是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被无情的轰出了仙门。无意间他得到一篇可以令无灵根者修炼的法,踏上了修仙之路。身世之谜,保护爱人,修仙界生存,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吴良,本是一良人,奈何!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修仙界,一个良人只能为砧板鱼肉,任人宰杀。所以,他不在做良人。犹如他的名字,他叫吴良,他本无良……
  • 快乐小队冒险派

    快乐小队冒险派

    传说,在黑暗降临大地的时候,会有一支队伍来拯救世界。他们,就是--快乐小队……
  • 一剑称王

    一剑称王

    百般隐忍,千番蛰伏。不求来世,不负前生。只为今朝,一剑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