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室的李女士最近一家乔迁新居,新居是一套装修考究、价值60万元的三居室,这让别人羡慕不已。大家也都知道她是一个聚财有道的主妇,她曾说:“家庭消费是一个无底洞,我家能有些积蓄,都是靠省来的,节省开支是最有效的聚财之路。省钱等于挣钱!”
省钱主要是节约一些不必要花或者不需要多花的钱。几乎在所有的家庭中都是女性掌握着财政大权,所以女性的家庭责任之一就是聚财有道,省钱是渠道之一。那么要成为一个会省钱的家庭主妇须从五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劝丈夫戒烟戒酒。
烟酒向来是男人的嗜好之物。烟抽多了及酒喝多了对健康是不利的,所以作为他的妻子,力劝他戒酒戒烟。另外,许多男人为了耍派头,烟要抽高档的,酒要喝牌子响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例如,某公司一个青年职工好酒,宁愿一天不吃饭,不能一顿没酒喝。他酒量很小,可是对酒的品位要求高,每个月在酒钱上要花去200元。
第二,节制“小皇帝”的零用钱。
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小皇帝”的零用钱是庞大的开支。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把小宝宝看成掌上明珠,在花钱上,都是尽量满足。有一位朋友,8岁的儿子念二年级,每天花10元,每到了“双休日”再另加15元零花钱,仅这两项每个月的开销就在350元以上。从2001年1月份起,他按每天平均5元一次性交给儿子,告诉儿子超支不补,节约归自己。4个月以后,小孩的手里省下了200多元。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家庭开支,而且培养了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第三,变零星消费为批发购买。
虽然零星消费方便,今天下班买来一袋盐,明天下班买来一块肥皂,可是其价格往往比批发价高出20%~30%,一年以后再算总账,会多花很多钱。现在,街面批发商品到处都是,批零价格差异巨大,所以对于日用商品和低值易耗品,比如洗衣粉、餐巾纸、饮料、儿童小食品和一次性塑料杯等,都应该批发购买,省下批零的差价,减少家庭的开支。
第四,远离美容院和歌舞厅。
有一个朋友,因为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有结婚,晚上闲来无事就到美容院洗头按摩,去歌舞厅跳舞,每个月花费500元以上,再加上一些开销,月工资仅够维持消费。
1997年,她参加了本科自学考试以后,每天晚上挑灯夜读,一年以后,已经积攒了6000元。
第五,走出家庭消费的误区。
一是名牌消费,要买就买名牌。事实上,大多数人购买名牌仅仅是为了追求虚幻的时髦。只要商品价廉物美,就算是一次性削价处理的商品,都应该按需购买,为什么非得买名牌呀?二是闲置消费。有钱不买半年闲,现在用不着的东西,绝不要买。有的女性想买一些东西进行保值,这种做法太不科学了。三是攀比消费。人家有的自家也想有,不管眼前需要还是不需要,先买回来摆阔。这种消费观更不可取。
省下钱就相当于赚钱,省下的钱应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或者让它增值,从而使家庭生活过得更踏实。
面对“打折”女性常常经不住诱惑,她们觉得买了打折的产品当然能省下一笔可观的“钱”。
但是,更多的消费者在商品大降价面前却无所适从。有的生怕失去了大好机会,赶紧抢购;有的看到便宜就贪,不讲质量;有的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储存起来;有的为此上当受骗,买了假冒伪劣商品,等等。如此不但没省钱,反而多支出了。
那么,怎样正确面对“打折”呢?
第一,要分析一下1998年以后我国商品大幅度降价的社会前景。多少年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商品短缺,尤其是消费品短缺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消费品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品十分丰富,产量大幅度上升。到1997年时,我国摆脱了消费品短缺的困境,第一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可见,商品降价或者在很长时期内稳定价格,是一种趋势,物价不会再像20世纪80年代末那样大起大落了,因此,消费者要去掉盲目心理,要计划消费,使消费行为变得合理,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
第二,应该克服爱占小便宜的思想。喜欢占小便宜的毛病,可能很多人身上都有。在购物上,不论是否实用,不论质量好坏,见到便宜货就买。不久以前,一个消费者由于贪便宜货,上了一次商家精心布好的圈套。他看见一双标价为220元的皮鞋,款式很好,售货小姐说打六折,于是买了下来。没想到,商场不是优惠钱,而是送给顾客购物券,并且规定购物券只能购买鞋、帽和包之类的商品。这个先生没有办法,又花50元现金和购物券买了一双皮鞋。又获得了30元的购物券,只得再花了15元钱和30元购物券买了一个书包。
事实上,只有第一双皮鞋能够用得上,其他两件东西短时间用不上。所以,在商品大幅度降价、打折面前,要保持冷静,知道你最需要什么,想买什么,不能让便宜货牵着鼻子走。并且,不论便宜与否,都应该认真检查产品质量,若买回一大堆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残次品,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第三,买了东西以后应该尽早使用,从而能够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及时找商家解决,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国的女性一向具有节俭的美德,买了东西以后舍不得使用,或者一时不用也买了回来,放起来等着将来再用。这种老做法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