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清醒者一定能不为时局和假象所乱,因为他们能够看清问题的真假。张良在危急时刻,不被对手的虚假之招乱了眼睛,所以才化险为夷。
秦亡之后,天下权利如何在几股反秦势力之中分配?围绕这一问题,引起了新的争夺。其实,最有实力者当首推项羽,其次是刘邦。所以,正确处理同项羽的关系,就成为刘邦的当务之急。
当初,刘、项的“共主”楚怀王曾经定下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虽然抢先入关灭秦,但他在摧毁秦王朝的军事力量方面,根本不可与项羽的战功相比。早在两路分兵时,怀王及其左右将校偏袒刘邦,故意使刘邦为其易,取道南路;而使项羽为其难,取道北路,遇秦主力。巨鹿大战缠住了项羽,影响了其前进的步伐,但却大大减轻了刘邦的军事压力。因此,刘邦想要称王关中,号令群雄,在政治上独居霸主地位,决不会为不可一世的项羽所接受。更为主要的,是双方实力的对比相当大。巨鹿战后,项羽收降、改编了秦朝的军队,后来项羽恐秦朝降卒军心不稳,入关后发生变故,于是把秦朝降卒20万人统统坑杀在新安(在今河南渑池城南),吸收了沿途的兵民,一时军威大振,兵力迅速发展到四十余万(号称百万),而刘邦直至灭秦之后,所有兵力仅有10万(号称20万)。论将才,项羽本人力可拔山,威风凛凛,其麾下又聚集着许多第一流人才:骁勇善战者有黥布、龙且、钟离昧等等;智虑超群者有范增、陈平诸人,实在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鲫。刘邦虽然机警有余,可惜其勇武不足,他的手下周勃、灌婴、樊哙之辈,当时的声威也不及黥布、龙且、钟离昧等人。刘邦最大长处是知人善任和恢宏大度,这尽管是最重要的政治素质,但并不能靠它无条件地扭转乾坤,而只能慢慢地积蓄力量,逐渐改变力量对比。
在强弱不敌的形势下,刘邦一度误用下策。有人向他建议:“关西之富,胜过天下十倍,而且地形险要。现在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封之为雍王,令他称王于关中。章邯来,沛公恐不得占有此地。现应抓紧时机,派兵驻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军进来。然后征集关中士卒壮大自己力量,以与项羽抗衡。”刘邦从其计,背着张良,擅自派兵扼守函谷关要塞。如此一来,就使楚汉原已存在的矛盾迅速表面化。
项羽率兵来到函谷关时,见关门紧闭。又见关上刘邦守军,不由得大为生气,遂命英布督军强攻。十二月,项羽军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两地均在今陕西临潼东北)。紧接着秣马厉兵,欲与刘邦决一死战。
项羽的谋士范增对项羽说:“昔日刘邦是个贪财好色之徒。这次入关以后,他却不贪财宝,不近女色,可见他志向不小。务必速取之,勿使良机坐失。”
谁知项羽剑拔弩张要消灭刘邦之事,却惊动了项羽的叔父、张良的好朋友项伯。项伯欲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坐卧不安,便决定给张良通风报信。
是夜,项伯骑马偷入汉营。他找到了张良,把项羽的计划和范增的主张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良,并劝张良赶快逃离刘邦,不要待在此处等死。
张良头脑冷静,足智多谋。他听了项伯的话,不动声色,平心静气地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刘邦)入关,现在沛公有急,我偷着走人不合义理,理应告知。”项伯听了张良一番入情入理的话,更钦佩其为人,遂答应张良的要求。于是张良马上来到刘邦那里,把项伯的话告诉了他。刘邦听了大吃一惊。
张良问刘邦:“您估计,您的士卒可以抵挡住项羽的大军吗?”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实在不能。但是有何计?”
张良说:“为今之计,只有靠项伯挽回。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羽。”
刘邦不愧是一代人杰,既善于随机应变,又能伸能屈。他问张良:“你跟项伯有交情吗?”张良告知旧事。
刘邦又问:“你跟项伯谁大一些?”
张良说:“项伯比我大。”
刘邦说:“那就把他请来,我以兄长待之。”
于是张良出来,去请项伯,劝他无论如何去见一见刘邦。项伯本来无此议程,只想把张良带走,但难但却情面,只好随张良一起去见刘邦。
刘邦见项伯到来,像见到老相识一样,设宴款待。他先尊项伯为兄长,与他结为婚姻之好,然后委婉陈辞说:“我入关以后,清查了户口,封存了府库,一点不敢私取,只等项将军的到来。我之所以派兵守函谷关,主要是为了不让盗贼乱兵出入,以防不测。我拿下咸阳以后,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到来,以便移交,哪能谋反呢?还是请您把这些情况如实告诉项羽。”刘邦的一番巧舌争辩,项伯竟信以为真,满口答应刘邦的要求,并对刘邦说:“明日一早,您务必亲自去向项羽说明,表示歉意。”刘邦只好同意了。
项伯回营将刘邦之言尽禀项羽,并说:“如果不是刘邦先攻入关中,你怎么能这么快就入关呢?人家现在立了大功,你不但不赏,反而要进攻人家,这是多么不义呀!你应该乘机好好招待他才对。”项羽本来就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项伯的一番说辞,他听了觉得甚对。为进一步验证,他决定明日刘邦来营之后,当面责问,再做决定。
次日清晨,刘邦带领张良、樊哙和百余骑兵来到鸿门,见面之后,刘邦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向项羽赔罪说:“我和将军戮力攻秦,您横扫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未料我竟然能首先攻入关中,推翻暴虐的秦朝,在这里跟您重逢。我们兄弟相会,这本来是一件大喜事。不料如今竟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使我们之间发生误会。”刘邦这话说得有理有节,依据先前怀王所定,刘邦进关也是名正言顺,并无非分之处,相反项羽倒有违约之嫌。这“小人”二字,自然转骂到项羽头上。项羽却并不具备一般政治家强词夺理的气质,又无随机应变的才干,一时窘迫,竟露出底牌,脱口说道:“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对我讲的,说你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不然,我怎能如此。”
于是项羽请刘邦赴宴。席间,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屡次举起佩带的玉向项羽示意,要他下决心杀掉刘邦。可是项羽毫无反应,依旧饮酒。张良对席间局面了然于胸,暗思对策。
范增见项羽无意杀掉刘邦,又不愿失去大好时机,就离开宴席,叫来大将项庄,授意他去舞剑助兴,伺机击杀沛公。于是项庄按范增的吩咐在宴席上舞起剑来。然而这个用意又被项伯看穿了,他也拔剑起舞,并用身体时时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见形势紧迫,便急忙辞席去找樊哙,对樊哙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命他速去救驾。樊哙一听事情如此紧急,便一手握剑,一手拿着盾牌,撞倒军门卫士,闯进帐内。但见他怒发冲冠,圆睁双眼,瞪着项羽。项羽见状大惊,慌忙问道:“这是什么人?”
张良说:“此为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不住口地称赞说:“壮士!快赏酒!”
樊哙接过酒,站着一饮而尽。
项羽见樊哙如此豪爽,欣然说道:“赏他一只猪腿!”
樊哙把盾牌放在地上,放上猪腿,用宝剑边切边吞。不一刻功夫,一只猪腿便到了樊哙的肚里。项羽愣住了,又问樊哙:“壮士,还能喝酒吗?”
樊哙镇定自若,大声回答:“我死都不怕,何畏喝酒?”
项羽大惊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樊哙接着说道:“昔日,楚怀王和诸侯有约在先:谁先攻入咸阳,谁就称王。现在沛公首先打败秦兵攻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取,封闭所有的宫室,驻军灞上,等着大王前来主持。沛公这样劳苦功高,你不但不封赏,反而听信谗言,要杀害有功之人,这不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吗?我认为这太不对了!”
听了樊哙一番理直气壮的回答,项羽瞠目结舌,自觉理亏,没话回对,只是连声向樊哙让座。樊哙这才坐在张良身边。
刘邦见气氛有所缓和,知道此地不可久留,正可借机脱身,便向项羽说道:“大王,我去茅厕方便一下。”
项羽已有几分醉意,也不多想,便摆了摆手。刘邦即离开宴席。张良、樊哙跟着出来。樊哙对刘邦轻声说:“马已备好,请沛公快点离开此地。”
刘邦说:“不辞而别,如此合适吗?”
张良说:“大行不顾细节,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菜刀和砧板),我为鱼肉,随时有被宰的危险,怎么还顾得上告辞。”
刘邦又说:“我这一走,你怎么向项羽交待?”
张良说:“您只管与樊哙脱身,我自有良策。”
于是,刘邦由樊哙等人护驾,抄小道,轻骑简从,向灞上狂奔而去,留下张良与项羽等人虚与委蛇。
张良推算刘邦一行已到了军营,乃从容返回大帐。项羽问道:“沛公去哪儿了?”
张良从怀中取出白璧一双、玉斗一对呈上道:“沛公已醉,怕失礼仪,不能辞行。他让我把白璧一双恭献大王,玉斗一对敬献亚父。他见您和您手下的人有意作对,所以一个人走了。如今已经回到军中。”
项羽接过白璧,边赏玩边说道:“嗨!沛公也是,为何不辞而别?”
张良道:“大王与沛公情同手足,只是大王部下有人与沛公有矛盾,想将沛公杀害,嫁祸大王。大王初定天下,正应宽厚待人,仁义天下,不应疑忌沛公。沛公若死,天下必讥笑大王,大王何必坐受恶名?譬如卞庄刺虎,一计两伤,沛公不好明言,只好脱身避祸,静待大王自悟。大王圣明,一旦醒悟自然理解,就不会怪罪沛公不辞而别。”
项羽本来多疑,听了张良言语,反疑范增,双眸凝视范增多时。范增因计未成本已心中十分懊恼,再见项羽凝视自己,不禁怒气冲天,突然站起抓起张良敬献的那双玉斗,摔在地上,拔出宝剑,一剑击得粉碎。随后气忿地走出大帐。在帐外,他仰天长叹:“唉!竖子无知,不足与谋,日后取得江山者必是刘邦!我们就等着做他的俘虏吧!”
刘邦一回到灞上,马上命人将曹无伤押来。刘邦脸色铁青,大声说道:“曹无伤,你知罪吗?”
曹无伤见事情已经败露,非常恐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求饶:“沛公饶命,沛公饶命!”
刘邦道:“你怎敢出卖于我,我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竟然吃里扒外陷害于我,你还有何话可说?”
曹无伤泣涕连声打自己脸求饶道:“我不是人,我不是人,我对不起沛公,对不起众位弟兄!”
刘邦说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编造谎言,险些置我于死地,若不杀你,天理难容!来人,将曹无伤推出帐外,枭首示众!”
曹无伤立刻被处死了。
几天以后,项羽带领人马向西进发,屠了咸阳城,杀了子婴,放火烧毁了秦朝的宫室,包括绵延300多里的阿房宫在内,大火三月不灭。并把秦宫的财物美女劫掠一空,富丽堂皇的咸阳城一下子变得满目苍凉,成为一片废墟。关中百姓目睹项羽的所作所为,愈加仇视项羽,拥护刘邦。
是时,韩生向项羽建议说,关中地区乃天府之国,左有淆山函谷之天险,右有陇蜀山脉之屏障,上有千里草原可以放牧,下有肥沃土地可以取粟。海内无事,可经黄河、渭水将关东物资源源输入;天下有变,可乘舟而下,兵击四方。如果在此建都,霸业可成。
但项羽见咸阳宫室被大火烧得破败不堪,又思念家乡,不同意在关中建都。他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能知道呢?”弄得韩生哭笑不得。后来韩生对人说:“人们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如此。”意思是说项羽徒具人形而没有人的思想。有人将韩生的话报告了项羽,项羽暴跳如雷,立刻命人把韩生烹死了。
项羽又派人去见楚怀王,要求更改以前的盟约。但是楚怀王不同意。项羽非常生气,下令把他迁往江南,建都郴县(今湖南郴县)。表面上仍尊称他为“义帝”,实际上却削除了他的权力。为了报复楚怀王,项羽还把怀王的土地分封给了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