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荒村黑夜中的暗影
丹青子手捧《妙法莲华经》呆立半响,缓缓道:“骏风,这部经卷的分量可不轻啊!”说完这话的同时,丹青子双眼锁住王骏风,意在询问这么厚重的一部经典,真的就能够让人快速提升武学修为么。
王骏风点了点头道:“这部《妙法莲华经》又称《法华经》,是我们佛门诸多经典的最上代表。历代祖师赞叹这部经典为纯圆独妙,众经之王。但是真正能够受持这部经典很难,因为它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丹青子听完若有所思,随即又表示不太理解。道家经典讲究无为,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达到无为的境界之后,便能大有所为,也就是无为方能无不为。可是眼下这部《法华经》居然有这么多章句,别说真正受持,就是读诵都很困难,这似乎和道家的大道至简相违背。
王骏风通过丹青子的表情,就猜到了丹青子心中所想,也只好叹口气道:“一切皆有因缘,因缘未到,多说无益!”
《法华经》实乃佛陀一代时教的总纲要,它开显了人人都能成佛的道理。在《法华经》中,佛讲述了它的出世因缘,佛说如来之所以来到三界六道之中,就是为了一桩大事因缘,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所谓的知见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也就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众生不同,知见不同,猫有猫的知见,狗有狗的知见,人有人的知见。诸佛如来在五浊恶世八相成道、示现成佛的本意就是要让众生能够证悟佛的知见。法界之中唯有佛的知见清净污染、究竟真实。
但是众生想要成佛谈何容易,有的众生修声闻缘觉法,最后成为阿罗汉和辟支佛,有的众生修大乘菩萨道,最后破无明证法身。还有一类众生只做恶事,不曾做一件善事,这类众生被称为一阐提。很多修行人认为一阐提不能成佛,但是佛在《法华经》中讲,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佛在****上为一切众生授记。
因此这部经也被称为开权显实,汇三归一,五乘齐入。这其中的甚深道理王骏风也不能完全掌握。开权显实,指的是佛在法华大会上抛弃过去所讲的方便法,而直接讲出真实究竟了意之无上妙法。汇三归一指的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谓的二乘教法与三乘教法都是方便法,最后通通归入一佛乘。五乘齐入指的是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全部摄入一佛乘。
在这部经典的指引下,力门祖师开宗立派,大兴法脉,名震十方。如今王骏风就是依靠《法华经》的甚深义理指导,才能快速获得今日的成就。这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二来王骏风在教下没有大开圆解,在宗门也没有大彻大悟,他没有观机逗教的能力来引导丹青子步入佛门正途。
丹青子似乎也看出了王骏风有口难言,便笑道:“好吧!骏风,这部佛门经典我先留着,等我有空的时候我再好好研究一番!”
王骏风和丹青子一路讨论修道界中的事,走起路来也不觉得乏味,很快就走出了几百里的路。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两人来到了一处荒僻的村落。像这样的村落实在是有很多,但是对于丹青子这样的修道人来讲,还是觉得很陌生的。
丹青子早年家庭富足,后因家道中落,被父母送到青龙道长的黄龙观,自此一直追随青龙道长,很少下山。他根本不曾想到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这样的村落。
王骏风就不一样了,他自幼生活在农村,他们所住的村落现在发展得不错,但是在二十年前他们的小村子也就和他们所看到的这个荒僻村子差不多。
村子里的人见有生面孔,赶忙围上来纷纷问王骏风和丹青子从何来,怎么会来到这里。
在村民的介绍中,王骏风和丹青子对整个村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村子离最近的县城起码有几百里的路程,周围都是高山,道路极其难行,不少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但凡能走出去的人几乎没有再回来的,只留下老少在家,靠天生活。
王骏风和丹青子是这个村子的人,几十年来第一次看到的外来的生面孔,他们不知道这两个人是如何找到这里,为什么来到这里。但是从众人的表情中,王骏风似乎看到这些老人家内心中似乎埋藏着什么秘密。
有位年龄近八十岁高龄的老爷爷告诉王骏风和丹青子此地不宜久留,这里天高皇帝远,野狐黄仙横行,人气又不旺,留下来的这些老头老太太是能活一天是一天,这些孩子们长大后都拼了命往外走,实在命不济的,走不了的,没办法就得一辈子守在这里。
这位老人家说近来村子里总发生一些怪事,无缘无故地走失了好几个娃娃,到现在也没找到这几个娃娃。估计是土地山神作怪,专抓童男童女。
老人家长叹一声,道:“这可能是这个村子的宿命,你们两个小伙子赶紧趁着还没天黑离开这里,免得生出祸端。”
王骏风本来想要留下来仔细询问老人家详情,他有意要帮助村民处理这件事,可是还没等他开口。丹青子先说话了,“诸位大爷大娘,弟弟妹妹,既然贵地风俗有异,那我们兄弟两个就不讨扰了。”说完,丹青子以拽王骏风的衣袖,示意赶紧走。
在离开众村民的视野之后,又走了十余里路,王骏风才道:“丹青子师弟,我觉得刚才我们路过的那个村子有些不对劲,我们身为修道中人,理应普度众生,给众生以大安心。既然那位老人家说最近他们村子有些不太平,我们应该留下一晚,帮他们探查一下这其中的玄机才是。你怎么非急着要走啊?莫非师弟你是害怕这些山神土地不成。”
丹青子鬼眼珠一转,笑道:“骏风,我也正有此意。我是故意这么说给那些村民听的。身为三清弟子就应以除魔卫道为己任,哪有贪生怕死之理。不过你看看那些村民,他们肯定以为咱俩就是个毛头小子,咱俩万一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他们肯定不同意,还会干扰咱们的下一步行动。现在咱们给他们来个回马枪,趁他们熟睡时,潜伏在村子里调查岂不更好。”
丹青子不仅学道习武的悟性高,脑子反应也快,王骏风自然没有他想得这么多。一听丹青子这样一说,王骏风心中暗挑大指,赞叹丹青子的智慧高明。
两人经过一番商定后,便潜伏在离村子四五里地的一处土林内。等到天一黑,丹青子便率先奔向了村子,王骏风紧随其后,这几里地的行程对于这二位来讲也就半分钟不到的事。
乡下的夜黑得快,暗得浓,这个夜晚还没有月亮,风一刮起尤为地凄凉,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插紧房门,准备进入梦乡。王骏风跌跌撞撞地走在村口的小路上,以此来做诱饵,丹青子手持利剑,隐藏在夜色之中,双眼紧紧锁住王骏风结实的身影,准备随时给予偷袭王骏风的妖孽以致命的一击。
就在这时,王骏风突然发现夜色中有一道暗影在前边不远处晃动了一下。这道暗影简直可以说是和整个黑夜融为了一体,根本无法察觉,只是他周围带动的气流嗖地抖动一下,引起了王骏风的注意。
王骏风凭借他惊人的暗夜视力看出那道呈一个人形的暗影,走进了一户村民家的后院里。这道暗影形成的人形比较特殊,他更像是手脚灵活,含胸缩背的猿猴。显然这道暗影并没有注意到王骏风,它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它今晚的目标上了。
王骏风见状也急忙一个箭步将身子闪在一盒土墙后隐蔽起来,一直在远处盯着王骏风身影的丹青子一下子蒙了,心说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让王骏风当诱饵么,他这番举动又是为何,难道他发觉到了什么?
想到这丹青子身子一纵,从树腰窜到了树顶,这样的视角不仅有利于他对王骏风的行动了如指掌,同时能对王骏风周围的更大区域进行精确侦查。
刚才那道暗影丹青子并没有发现,这不代表丹青子的暗夜视力比王骏风差,主要是因为丹青子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王骏风的身上了,再者那道暗影实在过于隐蔽,若不是它的一走一动间卷动的气流,王骏风都很难察觉到。
王骏风双眼死死盯住那道简直与黑夜融为一体的暗影,两只手紧紧地握着,手心里渗出了不少汗。虽然王骏风这几个月在力门武学方面提升很大,但是他今天所面对的对手似乎不仅仅是靠武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很多时候人类在面对未知领域的事情上都会存在一种深深的恐惧感,这是因为他内心没有把握,他过去所掌握的各种技能此时可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众生在遇到大危难时,如果能够至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化险为夷,此时王骏风心里便用起十足的力道来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也就在这时,那道暗影似乎感知到了躲在土墙后的王骏风,它猛然间从那户村民的后院跳了出来,随之带动的阵阵阴风形成一个张牙舞爪的人猿模样,扑向了毫无任何心理准备的王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