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5300000006

第6章 技术与创新管理理论前沿述评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技术与创新已经成为国家、产业或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内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摆在各类管理者面前的关键任务。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相关学术期刊[1]在最近三年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进行回顾与评论,试图识别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以便能够把握其发展的脉胳与方向。

一、研发管理

研发的全球化问题。Kleinschmidt等(2007)利用基于资源的理论来解释涉及国际新产品开发的公司如何实现优异绩效。研究发现,对资源承诺以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程序的积极态度对于有效地配置三种新产品工艺惯例非常关键,确保有效的全球知识整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球创新文化,高管介入对于同时展开知识整合与启动准备至关重要。Deepak和Diana(2008)研究外国因素(如市场规模、产业的技术力量、科技能力)对美国公司开展海外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不同行业对于吸引美国公司开展研发的原因有所差异。论文还根据复杂性将全球研发的演进归纳为三种模式:渐近式创新、多技术产品开发和使用导向基础研究。外包及并购后的整合战略也是研究的热点。Calantone和Stanko(2007)开发出了一个描述创新活动外包的潜在驱动力的探索性模型,表明实施的探索性研究与创新活动外包显著相关。Grimpe(2007)认为企业并购后的知识并须与原先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提高并购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公司的整合战略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共生(symbiosis)、吸引和调整。而技术成功以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最主要受益于共生和吸收战略。Chung和Yeaple(2008)认为企业不仅应该利用知识采购战略以“赶超”竞争者,还应将知识采购作为减少其第二代研发成本的手段。

研发接口管理问题。Kratzer等(2008)以纵向分析的方式,研究在航天产业中两个大型多机构产品开发合作中正式设置(ascribe)的设计接口和非正式沟通网络之间的匹配与不匹配的动力学和结果。结论是:正式设置的设计接口和非正式沟通网络只存在细微关联;虽然正式设置的设计接口发生改变,非正式沟通的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保持不变;这种沟通的不匹配与高的有效性相关,但它会对组织单位的效率起负面影响。Badir等(2008)提出了一种权变模型,试图延伸并融合新产品开发管理、沟通和合作理论的知识。模型表明,研发项目绩效取决于,实际的沟通与合作密度水平与所需的密度水平之间、以及网络导向公司及其项目的战略伙伴之间匹配的情况。在不确定性的和复杂的项目中所需的沟通密度受到项目开发周期的主导。

设计创新模式与流程问题。Verganti(2008)的研究颠覆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流行理念,相反,意大利设计密集型制造商的创新流程极少始于对顾客需求和要求的近距离观察,而是遵循设计驱动创新(design-driven innovation)战略。Paladino(2007)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组织学习与资源基础观(RBV)和市场导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学习与市场导向高度相关,后者接下来又影响了包括顾客价值在内的不同的绩效表现;RBV对于新产品成功存在显著关系。研究结果谕示着管理者对创新和新产品成功的追求应该少点关注顾客价值的提供,相反,他们应该追求开发企业内部的资源(包括投资于人力资源),以便最终能为企业提供价值。Seidel(2007)认为激进的产品开发项目下现有的正式流程也许作用有限或不恰当。论文研究团队在最初概念产生之后如何变更新颖的产品概念。

模块化管理问题。Tiwana(2008)分析知识密集型外包联盟所面临的知识分享与知识保护的两难处境,通过对美、俄、印等软件服务企业之间的两百多联盟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跨企业模块化能够互补外包发包者的知识或技能的缺乏。Stephan等(2008)论文研究产品开发流程、模块化产品架构以及模块化跨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论文通过对奔驰的微型车公司(MCC)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该公司在下述方面的经验:应用革命性外包方法、供应商的早期介入,半集成、和模块化组织。Cebon等(2008)认为产品的模块化破坏了与集成产品设计有关的具体协同,而该协同一直以驱动产品生命周期为特征,论文分析了这种模块化效应如何影响组织的结构、产业的边界以及经济结构。

二、技术与创新的战略与能力

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一直是技术创新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探索主题。Naushad和David(2008)提出了一个由工艺——产品——自主创新矩阵所组成的图形工具,用于分析那些已经成功地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移的企业的创新过程和实践,论文归纳共总结出5类创新路径:选择出口和新产品、选择设计和自主产品、选择设计、选择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在新产业中选择新轨迹。Fulvio和Daniele(2008)以实证方式来探讨技术知识在形成各种技术类别中的作用,识别出三大类不同发展水平的技术类别——先进组、跟随组和边缘组,论文指出赶超国家不应该只是简单遵循和模仿那些位于联盟顶端的国家,边缘国家的政策应该将国家战略与发达国家更先进的战略及国际组织实施的活动整合在一起。此外,研究还提出了“技术欠发达陷阱”的概念。

还有不少论文集中在创新战略的探讨上。Rosabeth(2006)总结了企业创新战略方面的几个得失经验,包括大量渐进创新也能够导致大的利润;不要只关心新产品开发,还要关注其他职能的创新;有效利用由一系列ideas组成的“创新金字塔”。Manion和Cherion(2009)研究证实了企业的研发绩效考评应该随战略类型而有所不同的主张,并据此分析了前瞻者(prospectors)、防御者(defenders)和分析者(Analyzers)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战略进行研发绩效考评。Magnusson和Martini(2008)超越了将效率与创新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框架,探索如何将运营与变革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强调了连续创新研究和实践的二元性视角的“实用性”(practicability)。Dittrich等(2007)以Nokia公司所实施的研发联盟项目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创新网络如何被用于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环境。研究将创新网络区分为探索(exploration)和挖潜(exploitation)两类,Nokia公司在不同的阶段分别采取对应于上述两种不同网络的战略,创建了截然不同的国际创新网络,帮助公司成长。

关于企业如何获取和培育创新能力也是近年来的学术焦点。O'Connor和Gina(2008)认为由激进创新和最新创新同时构成的主要创新是企业增长和复兴的重要机制,然而主要创新在大多数在位企业中往往管理不善。论文提供了一个由7大要素组成的框架以建构主要创新动态能力。Kale和Singh(2007)分析了联盟学习过程与企业的整体联盟成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该学习过程及其关键因素进行概念化,实证分析了其对于绩效的影响,从而对企业一般动态能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Jaider等(2008)分析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产品创新的新奇度的影响,以及这些效应在不同产业间如何不同,结果显示,企业源自内部研发的技术能力,是产品创新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创新的决定因素依据产业部门和开发产品的创新程度而变化。O'Connor等(2008)实证分析了12家美国大型在位公司的激进创新能力建设的主动性,试图更好地理解当能力本身与主流文化和流程相对立(antithetical)时动态能力的开发。

技术范式的变迁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Albors等(2008)认为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传统的基于与成本和质量效率相关优势的竞争范式出现了不足。论文通过对西班牙陶砖集群的国内价值链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当价值链新成员以更稳定的地位出现时范式的改变。Alexander(2008)在复杂技术系统的情境下探索技术范式的概念,分析了开放和封闭或集成系统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

三、知识转移与管理

联盟中的知识转移与传递。Inkpen(2008)通过对GM和丰田的合资企业NUMMI公司用于转移知识的组织流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联盟和知识转移;Mesquita等(2008)将基于资源观以及关系观进行比较,研究影响一般供应商在学习联盟中获得绩效改进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伙伴独有绩效(即关系绩效)是供应商获得技术决窍、开发专有的资产和能力、以及建构买方—卖方关系治理机制的函数。

知识的跨国转移。Federica和Antonello(2009)试图从价值链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知识的传递。研究发现,以显著的技术和组织能力沿着价值链传递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关系,与地方市场中的全球买家的存在成正比,与将技术进行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成正比,与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成正比;Fey和Furu(2008)试图以实证的方式从补偿机制和知识分享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解释哪些组织政策会导致跨国单元之间的知识分享,研究结果显示,以跨国公司的合作绩效为基础的激励酬金导致更多的知识分享。

知识转移原因的解释。Soosay和Hyland(2008)提出了一个框架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转移过程的有效管理。框架认为对有效实现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行为、支持结构、变革管理能力、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本质;Kachra等(2008)研究不同的情境线索对于技术决窍转移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力、社会关系以及企业边界内部或跨越这三种情境线索与技术决窍转移的努力有关。

知识的跨边界管理。Lee等(2008)分析在跨企业产品开发中,不确定性以及生命周期效应如何制约装配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知识边界。研究有几个发现:供应商和装配商分别主导了部件创新和架构创新,企业的知识边界需要超越其任务边界;装配商和供应商知识领域之间的重叠对于涉及新技术的项目尤其重要。Allen等(2008)将组织结构和架构相结合,测试沟通相对于不同的物理空间和组织空间位置的敏感性,探索如何管理知识的消化。

四、技术管理

联盟和合作的安排是当前技术管理领域的热点。Kurokawa(2005)对日本企业的技术管理进行研究,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安排,以及在从供应链到知识网络和战略联盟的不同层面所做的联合网络式努力。Rothaermel和Boeker(2008)探索在制药和生命技术公司中那些导致联盟建立的因素,论文提出互补性和相似性会对联盟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还引入了一个权变模型,在其中互补性和相似性对于联盟形成的正向效应受到新技术企业的年龄所调节。

关于技术管理体系的分类与框架结构也广受学界关注。Levin和Barnard(2008)研究技术管理领域的细分方式,识别出了27个技术管理惯例,并进而将这些惯例整合进一个由4种类别组成的框架中:产生科技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将产品与顾客需求联系起来。Henderson和Clark(1990)以及Murmann和Frenken(2006)探讨了复杂技术系统的概念,认为复杂技术系统指的是由一系列成份(component)和一个指定了如何将这些成份纳入一个系统的架构所组成的体系。

技术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一直都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议题。Sinha和Noble(2008)以实证方式证明技术选择时机及其累积效应对于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Chatterji(2009)针对医药设备创业企业中行业经验对于创业绩效和创新的影响进行评价,发现由在位企业的前员工所创立孵化企业比其他新入市者表现更好,意味着此优异绩效不是由从母公司向孵化公司流动的技术溢出所驱动,而是由与管制战略和营销相关的非技术知识所驱动。

另一个研究的方向是技术社区管理。Shiri等(2008)考察了作为在区域环境情境下,大学的商业化战略如何影响剥离活动。另外,论文还通过对MIT和耶鲁的生命技术集群的开发进行实证分析,来探索了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低支持—低选择性政策对于创业发达的环境更合适,而高支持—高选择性政策对于创业落后的环境更有效率。Sherwood等(2008)用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来解释知识获取环境本身固有的各个因素(包括伙伴信任、伙伴熟悉度、联盟经验、正式合作团队以及技术专家的沟通)如何影响技术知识从大学向其产业合作伙伴进行成功转移。Mahnke等(2008)以手机服务开发为例,分析研发社区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浪费活动,得出结论:当利益分歧可以减轻、认知可以被调整、而且可以就时间偏好达成一致时,研发社区就提高了成功的机会。

五、服务创新

首先,由于普遍认识到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探索一种有别于制造业的创新理论成为服务创新中的热点议题之一。Christiane和Hariolf(2005)对源自制造业的现有衡量概念进行修正,引入了一个新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服务业的创新,文章还关注对于创新流程非常重要的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借用Freeman-Pavitt-Dosi模型的分类方法,根据规模密集型、供应商主导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专家制造商四种分类方法对服务部门进行研究。Mary等(2008)则在指出对服务蓝图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楚地阐述了一种有别于制造业的商业应用工具——服务蓝图。Frei(2008)则指出服务型企业要关注服务设计、资金保障机制、员工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等四项要素。

其次,知识密集型服务也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大的关注。Chiaroni等(2008)以针对意大利生命和纳米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指出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技术和科学服务(TSS)起到了一种关键的技术搭桥作用,将技术知识源头(例如大学)与接收组织(例如大型私人企业)联系起来,使后者能够使用传递过来的技术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Rajala等(2008)聚焦于中小企业在软件产业中实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探索了软件业务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的来源、使用和认知重要性。

其三,对服务创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地转向服务价值链。Kristian等(2008)与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服务创新中的每个参与方的个人能力和竞争优势不同,认为当前创新性服务提供商正在试图促进与顾客共同生产的服务,论文提出了价值共同创造(value co-creation)的概念,强调如果客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存在战略一致,那么价值创造会更有效;Lisa等(2007)则对商业流程和职业服务的外包进行分析,认为开发一种管理服务采购的卓越能力将为改进组织绩效的下一前沿,提出了6条关于如何改进服务供应管理的建议;Rajala等(2008)指出由网络伙伴共同生产出来的非商业性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所承担的战略角色。

结语

本研究以管理学科中的国际著名期刊论文作为数据分析来源,研究发现,当前国际上技术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管理。研发活动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其管理模式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空白,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研发的全球化、研发接口管理、设计创新模式与流程和模块化管理四个方面。(2)技术与创新战略与能力。关于技术与创新的战略与能力的问题并不是新兴的问题,仍然一如既往地成为焦点主题。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进入人们的视线虽然已有二十多年,但仍然吸引了大量关注,而创新战略、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范式的变迁等几个议题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3)知识转移与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知识的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研究视界主要集中于联盟中的知识转移与传递、知识的跨国转移、知识转移原因以及知识的跨边界管理。(4)技术管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引人注目:联盟和合作的安排、技术管理体系的分类与框架结构、技术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技术社区管理。(5)服务创新。服务创新属于新兴学科,其研究方向与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有关。探索异于制造业的创新理论、知识密集型服务、服务价值链这几个问题的理论探索是服务创新领域的新兴热点。

同类推荐
  •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

    本教材共11章,分别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概论、物流信息系统概论、物流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物流EDI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销售时点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等内容。本教材坚持“实用、够用、管用”的编写原则,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编写,即每节以案例导入,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展开,突出实用性和易用性。在实操性较强的章节安排了针对性强的流程演示、实验等实践内容,从而使培训对象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为了给授课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本教材提供了配套的免费电子课件、演示软件、实验操作手册等。
  • 每天10分钟销售课

    每天10分钟销售课

    谨以《每天10分钟销售课》先给那些不甘于平庸,不怕失败,用于坚持,渴望改变人生、成就辉煌的销售员们。 1分钟问题导入、3分钟案例阅读、3分钟经典解析、3分钟精心铭记,每天只需10分钟,帮你完成一次销售技能的迅速提升。
  •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本书精选了大量的企业案例,主要分别从用户体验、挖掘需求、发票与税收、金融投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介绍了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招招见效,立竿见影。本书内容精彩、哲理性强,文字简介明朗,具有一定独创性,符合读者需求。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以“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为行文思路,通过采购总监任职基础、采购管理要务、采购发展趋势、采购掌控技能四个单元,对采购总监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了高度总结与提炼,指出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本书以强调共性、把握视角、突出精华为写作原则,为采购总监传递知识、提供技能、总结规律,易于掌握与应用,堪称“上午学,下午就能用”的采购总监案头必备工具书。
热门推荐
  • 老婆大人,复婚吧

    老婆大人,复婚吧

    她在时,他想尽一切办法赶她走。她走了,他发疯似得满世界寻找她。“外面39度,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外面下大雨了,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外面下大雪了,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他晕过去了。”闻言,她立马跑了出去,“夜辰黎,你个傻瓜,我已经不爱你了,滚。”躺在雪地里的那个男人没有回应……
  • 时之匕首

    时之匕首

    人生在世,何为平等!!出生的那一瞬间我们也许是平等的!可之后呢?即便是在法律面前,又真的是人人平等吗?也许真正平等的就是我们的时间吧,不论你是一方富贾,还是政界要员,又或是一个贫民百姓,生命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缓慢的走向终点,可如果有一天连这个都已不复存在,那这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又要如何的活下去呢?------------------------------------ps:新书,求大家支持!!!!!!!!
  • 佳人爱你,君子爱我

    佳人爱你,君子爱我

    倾城(?)佳人,不!只是叫佳人。并没有倾城的容貌,只是个平凡佳人。却偏偏喜欢上了高冷君子,还是小我几个月的“弟弟”。这一暗恋就暗恋了三年之久。最后,毕业离别。是否能鼓起勇气告白?是否能幸福的在一起呢?谁都不知道结局是如何……(平凡的校园暗恋,真实改编,如有雷同,纯属意外!第一次写文,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及指点!可有感同身受的亲们?嘿嘿~)
  •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终极系统之丧尸纬度

    终极系统之丧尸纬度

    大家也看到了,这本书看样子是没什么前途了,因为上学的事情耽误了很久。只能说句抱歉了,重头来过,稳扎稳打。
  • 幻想明卷

    幻想明卷

    对了,你信奉神明么?如果你信奉,就恭喜你中奖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你所信奉的神明,视人类为污垢,要来打扫打扫了。信奉且反抗,从敬畏到屠戮,少年,你反抗么?
  • 殇冢

    殇冢

    自盘古开天以来,世间万物就展现出了它们勃勃的生机。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更展现了自己出众的一面。然而对一些不可抗拒的灾害却无法解释,于是鬼神之说就泛滥开来,也有一些人不甘屈服,自此占卜问卦,求仙炼道,猎魔伏妖之士便循着自己的想法欲与天地一较长短。虽不曾有人习得长生之术,但卜卦问道,飞天遁地之术却是有的,这个故事便是从道派巨擎碧霄阁而展开的......
  • 明末锦绣

    明末锦绣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明末宗室的奋斗历程!这本书算是一本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杀人放火、夺人妻女也算小清新的话!!
  • 生杀予夺

    生杀予夺

    带着地球异能,穿越到异界的失忆少年,在时代大变的蛮族之地开启的一段拾忆之路!在芳华乱世,强者林立的大陆,唯有厚黑,方能驰骋!弱肉强食,生杀予夺,仙路争途!
  • 锁月

    锁月

    罗欧大陆中传说最强的斗气心法,居然是全大陆最普遍的心法!连低贱的平民都可以拥有的心法!一个渔民家的孩子陆风是怎样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颠峰强者,又是怎样引起一阵一阵修炼狂潮!但任谁都想不到,引起这阵风波的幕后主角居然是一条项链--锁月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