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提出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原理及氨的催化氧化而荣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德国,1853~1932年),1853年9月2日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父母都是德国移民后裔。1872年1月,奥斯特瓦尔德进入多帕特大学学习并于1875年毕业。先后任职于里加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由于研究催化剂,提出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原理,并发明由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一氧化氮等成就,荣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来他研究哲学,著有《克服科学的唯物论》,但他后来抛弃科学,陷入唯心主义泥潭。1906年夏天,53岁的奥斯特瓦尔德提前退休,隐居山村。后人给他的评价是:“一个很有名的化学家,但也是很糊涂的哲学家。”1932年4月4日奥斯特瓦尔德在莱比锡逝世,享年79岁。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化学动力学和催化方面的研究。他用容量法和折射率研究一碱在两酸之间的分配并解决了盐和酯的水解速率、酸的导电率、酸碱亲和常数、溶液的黏滞性、纯水的电离等问题,测定出在稀溶液中用碱中和酸所发生的体积变化。1888年,他最先将质量作用定律应用于电离。1894年,他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机理给予解释并赋予催化剂全新现代定义,指出: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它的催化作用是由于降低了活化能的缘故。1902年发明了氨的催化氧化法制造硝酸,后称“奥斯特瓦尔德法”,这为现代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