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了解了意志力的神奇力量,那么人的意志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人的意志品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发展而来的。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受着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我们谈谈先天的生理机制对意志形成的作用。
意志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和认识、情感过程一样,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意志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的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完善而充分的研究。意志行动是由一系列随意运动为基础实现的有目的的行动。人们对随意运动的机制,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了解随意运动的生理机制,有助于理解意志过程的生理机制。
人的大脑皮层是随意运动的最高“指挥部”。大脑皮层的运动分析器对于随意运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谓运动分析器就是一个使神经冲动由外向内传入,再由内向外传出的神经机制,它感受来自运动器官的神经冲动,并调节运动器官的运动。
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有两种细胞:运动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随意运动就是在这两种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同时,运动分析器的细胞还能与其他分析器的细胞建立联系。因此,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可以通过暂时神经联系,引起皮层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从而引起或抑制有关的运动。而且,人的每个运动反应又会顺着返回传入神经反馈给大脑一个信号,使大脑根据这个信号,不断地校正行动,以符合要求。就是在大脑皮层运动分析器这样的调节控制下,人完成了一个随意运动。在此基础上,人实现着自己的意志行动。
上面了解了运动分析器是怎样调节人完成随意运动的,下面再了解一下意志行动的皮层定位问题。
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额叶(即前额部分)是形成人的意志行动,并保证将意志行动的目的贯彻执行的重要部位。临床研究表明,额叶严重受损,可导致行动计划和程序形成功能障碍,并且不能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异常。例如,要求病人依次画圆圈、十字、三角形、正方形等,但他只会画了一个又一个圆圈,不断地画圆圈。可见额叶担负着组织和监督随意运动的功能。儿童的额叶比其他皮层区发育成熟得较晚,因此,孩子年龄越小,自觉性和自制性越差。除此之外,临床研究也发现,额叶受损,病人会出现病态的优柔寡断。可见,大脑皮层是随意运动的“最高指挥部”。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语词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全部高级神经活动的随意运动的高级调节者。人的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语词参与下的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语词对人的行动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人们在头脑中确定目的,按照目的行动,实际上就是以语词为信号向自己提出要求,以调节行动。由于语词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人的活动可以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直接刺激,在行动前能预先确定目的、计划,发动或停止、加速或减慢自己的运动,使随意运动有了自觉意识的特点,体现出人的意志。例如,我们在紧张或困难的情境中,往往会用“别怕”、“冷静些”、“坚持就是胜利”等鼓励自己,克服主客观困难。可见,大脑皮层上和语词相关的第二信号系统在随意运动中不仅起发动作用,而且起制止作用。孩子小则意志力差,也与他们的语言发展有关。
按照巴甫洛夫学说,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影响着意志品质的形成。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三个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转化的灵活性。不同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在这三个特性上存在差别,从而构成了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发现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强而不平衡型;二是强、平衡、灵活型;三是强、平衡、不灵活型;四是弱型。不同的人所具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其形成各种不同的意志品质会起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就是说,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形成某一意志品质的难易不同。比如,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培养自制性就比较困难,而强、平衡、不灵活型的人培养坚持性就较为容易。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意志形成的作用。
虽然先天的生理机制对意志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大量研究表明,对意志品质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
有一项研究专门考察了双生子意志品质形成的情况。双生子有两种:一种叫同卵双生子,另一种叫异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的,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完全可归因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异卵双生子是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他们的遗传基因并不比一般兄弟姐妹有更多共同点。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除主要归因于环境和教育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遗传影响。这项研究以被试能否遵守纪律,有无自制性和坚持性,以及胆量大小等意志行动特点为指标,编拟出8对问题来考察被试的意志品质。结果如下: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下长大的24对同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7;24对异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1.而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7对同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仅为0.48.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意志品质上的表现尽管有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61),但差异不明显,从而表明遗传对意志品质的影响不大。第二,具有同样遗传素质的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下其意志品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48),可见环境对人的意志品质形成起决定作用。
至此,人的意志从哪里来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先天的生理机制是意志形成的基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决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