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逆境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逆境中,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人,会最终淹没于逆境的冰河里,悲哀地荒芜一生。坚强刚毅、沉着应对的人,则能冲出逆境的樊篱,谱写出震撼人心的生命篇章。
我们认为,身处逆境或逆境来临时,要做到“三不”。
面对逆境,我们不能总是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也不能用祥林嫂式的念叨去博取别人的同情。而是应对现实的逆境作认真的思考,既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能萎靡不振。
逆境是人生的必修课。有人说,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打击,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然而,逆境并不是总是能那么轻松地度过。如果遭遇的失败很惨重,面临的处境很艰难,可能会使人陷入绝境,绝境下滋生的可能就是绝望。
实际上,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失望的人。如果对生命和前途产生了深深的绝望,那么反之生活也会对你绝望。迎接你的将会是更深的绝望,而你也会陷入绝望中不能自拔,从此沉沦。
即使再绝望的境地,也会存在着希望和机会。能够冲破绝望,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人,也就能最终敲开藏在绝境后面的成功大门,取得别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然而绝望中寻找希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绝境总是让人痛苦的,痛苦就会让人丧失斗志,迷失方向。而如果被痛苦的酒精所麻醉而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便只会在绝望中沉沦。这个时候,应乐观地看待所面临的绝境,勇敢地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在逆境中崛起。
其次,还需一点智慧的灵光。绝境就像是一道难题,通俗的方法可能对它没有作用。如果这个时候灵光一现,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看似困境的情况却把你向成功的道路推了一把。
跌倒了能够勇敢地站起来,便是真正的顶天立地。逆境中求崛起也正是铸就成功者不同于常人品质之所在。
王婷从小生活就充满了坎坷。王婷的父母是上海知青,她出生在江西农村。8个月大时,她不幸患小儿麻痹症。由于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双腿瘫痪了。
王婷说:“从来就不知道走路是什么滋味。可从没为此恨过、哭过。因为,就算恨了、哭了,能换回健康的双腿吗?”
从小,这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就懂得用笑面对命运的不公、人生的挫折。虽然自己的身体不能站起来,但她的精神和意志却早已从跌倒中站了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挑战越来越多。尽管她在初中升学考试中考了高分,但是所有学校在得知她有残疾后都将她拒之门外。
在家静休一年后,她尝试就业。但即使有很多好心人积极帮助,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她深深记得求职时听到的一句风凉话:“人家健全人还有那么多下岗的等着安排,你来凑什么热闹?”
然而,王婷说:“这不怪人家,想想自己那时候能做什么呢?”
1999年,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王婷被专业教练选中,开始从事轮椅竞速训练,翌年第五届全国残运会上就拿下5枚金牌,一举成名。此后,她又练起了投掷项目,并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为国争光。后来,她又获得了残奥会的金牌。
王婷用灿烂的笑容和骄人的成绩演奏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赞歌。她也用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一个道理:即使跌得再惨,只要有勇气站起来,生命同样可以奏出辉煌的乐章。
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一生同样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却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也正是这个挑战,让罗斯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人在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坚强品质和精神。
1921年8月,罗斯福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
据说在罗斯福刚患病的时候,他心灰意冷,想要退隐。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刚开始时,他必须坐在轮椅上。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抬上抬下,所以晚上就一个人偷偷练习。有一天他告诉家人说,他发明了一种上楼梯的方法,要表演给大家看。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阶一阶艰难缓慢地爬上楼梯。
正是这种敢于面对自己人生挫折和失败的精神,最后帮助罗斯福重振雄风,再次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政坛无比耀眼的明星。
张海迪说过:“即使跌倒100次,也要101次地站起来。”此时站起来便是真正的巨人。
易卜生说:“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所以,跌倒了,要勇敢站起来,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继续前进。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一生坎坷凄惨。他在经历家庭急剧败落的变化之后,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盛衰轮替以及无可挽救的命运,深感自己生不逢时,决心写出一部前无古人的传世小说。
但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唯一“正路”是读经书、考科举,写小说则被认为是“不肖”、“不才”的行径。当时又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期,在写作中稍有不慎,就会触怒统治阶级,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而曹雪芹写的恰恰是一部“怨世骂时”的书,于是遭到了族人的不满和统治者的猜忌。除了几个好友支持他外,世人都认为他是“傻子”“疯子”。
统治者甚至用拆毁房屋,令他几度搬迁来阻止其写作的进度。面临这样的逆境,曹雪芹没有消沉退却,而是从中汲取动力,更加努力地进行写作。曹雪芹正是把逆境当成动力,才没有因穷困潦倒、备受欺凌而草率写作。
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写作上,逆境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出了令世人称颂不已的《红楼梦》。正是这种种考验让《红楼梦》显得如此弥足珍贵,也正是这屡屡磨练让曹雪芹对人世种种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用血泪熔铸的《红楼梦》正是曹雪芹经历的种种人生考验的结晶。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遭到百事可乐公司强有力的挑战。为了扭转不利的竞争局面,可口可乐公司把重任交给了塞吉诺·扎曼。扎曼采取更换可口可乐的旧模式,标之以“新可口可乐”,并对其大肆宣传。他自以为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顾客口味的不可变性,他将老可口可乐的酸味变成甜味,这就违背了顾客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结果,新可口可乐成为继美国著名的艾德塞汽车失利以来最具灾难性的新产品。
这次失败对扎曼在公司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久,饱受攻击的他黯然离职。但是他没有在失败的考验中退缩。
他和另一个同伴合伙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在亚特兰大一间被他戏称之为“扎曼市场”的地下室里,他操纵着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部传真机,为微软公司和酿酒机械集团这样的著名公司提供咨询。他的信条是:“打破常规,敢于冒险”。在这个信条的指引下,扎曼为一大批客户成功地策划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战略。最后,甚至连可口可乐也来向他咨询,请他回来整顿公司工作。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承认:“我们因为不能容忍错误而丧失了竞争力,其实,一个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有摔跟头的时候。”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