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予过度的物质享受
今天的孩子,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爱护、照顾和物质享受,相比家长在童年时的生活有天壤之别。可是,如今的孩子似乎永不知足,他们当中不少变成了“小皇帝”,变成难以伺候的小主子,他们的点子花样越来越多,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令家长难以招架。天上的月亮他要摘,水中的月亮他也要家长去捞,年轻家长有时也会感叹:“我们小时候什么都没有也走过来了,现在这孩子什么都有,却老是不满足。”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百般纵容,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层次内容的教育,长期这样下去,孩子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
其实,孩子的心灵本是一片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与家长的思想、教养方式、行为准则息息相关。本来,孩子是没有生产能力的,他的需求很自然要靠家长来满足。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不仅从家长身上,也从电视上,从大街上,从游乐园中看到这多姿多彩的繁华世界,他们的视野宽广,欲望也变得强烈。而家长常不忍心拒绝他们的要求,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唯恐落在他人之后。可是,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孩子亦是如此,甚至更为强烈。不要说以有限的精力、财力、时间去满足孩子无休无止、花样翻新的欲望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对孩子的需求全部都予以满足就是一种大错误。过于迁就孩子,等于促使孩子养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势必导致他们在日后迈入社会,在学习、工作、交往中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误入歧途。
现代孩子很多要求并非是出于自己的自然想法,有些是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在一起而产生攀比心理。攀比学习用品、衣服鞋袜、游戏玩具,甚至金银首饰,更有的攀比是否有自行车接送,还是摩托车、小轿车接送。这样的相互攀比中,家庭条件好的自然占了上风,他们成了孩子们羡慕的“贵族子弟”,这一倾向反过来又导致这些“贵族子弟”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更加追求物质享受,慕虚荣、贪浮华。家庭条件较差,家长又没有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的,心中就会滋生另一种感觉——自卑感,于是觉得样样不如人,有时甚至迁怒于家长没有本事,并容易形成胆怯、孤僻的不正常心态。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上是一胆小的人,而另一方面却在家庭中是一个霸王,为所欲为,动辄谩骂家长。更有甚者则打骂家长。
因此,不论是家庭条件好还是条件差的家长,都应十分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让孩子明辨是非,培养适当消费的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放在与同学发展良好的关系上。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不注意满足孩子高层次上的需求
家长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低层次上的需求,如饮食、游玩、穿着打扮等。尤其是那些不顾自己家庭条件,纯粹为了虚荣和炫耀,追求名牌的行为,实际上是个性不成熟的表现。而即使家中条件优越,也不要鼓励孩子太沉迷于吃喝穿戴等低层次的需要上。要提升孩子的需求,家长首先应给予孩子关爱和归属感。如果孩子不能得到充分的爱,就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一个人能够确定自己的地位,有归属感,才能发展出更高的需要。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潜能,如果孩子这些需要遭受挫折,就会导致心理疾病;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导致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的人格,并进而向更高的需求发展。
绝大多数人都有创造、关心别人、好奇、不断成长、爱别人和感受爱的能力。一个人行为不良,是因为他的基本需要被剥夺而做出的反应。假如他的行为有所改善,那就是说,他开始发展他的真正潜力,并向更健康、更正常的人看齐。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人的本质中还有一种相反的趋势,还有倒退、害怕发展、不能自我实现的趋势。
孩子的成长,与他的目标和抱负有着重要的关系。人的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出类拔萃。这是与生俱来的,会造成伟大的向上的动力。一个具有个性的孩子,不是消极地顺应环境,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主动地适应环境。也就是说,个性不是消极顺应环境的结果,而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3.不注意精神上的沟通
现在由于物质上的丰富,使得一些家长只注意孩子身体上的健康,而不注意其心理上的健康。他们关心孩子的高矮胖瘦、饮食睡眠,却很少去想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殊不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愉快或痛苦,更多地来自心理方面,而不是机体方面。如果说做孩子的衣食父母是出于一种本能的亲情,而他们却不知道比起吃穿来,孩子更需要理解,更需要信任,更需要沟通。
4.家长给孩子提供过多物质条件的动机
一些家长之所以这样做,给孩子提供较多物质条件,是因为他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状态在作祟。
(1)做一个完美的家长:许多家长觉得就这么一个孩子,而孩子的将来可能要面对一个残酷竞争的社会,他们不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留下任何缺憾,不想将来后悔、内疚,不想让孩子将来埋怨自己。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对孩子的教育紧抓不懈,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完美成长。
(2)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很多家长自己在事业上是很平庸的,有一些人自己在年轻时没有什么建树,所以,总是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家长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一味地期待孩子考重点中学、大学,说穿了是为了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
(3)补偿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家长在孩子的童年由于工作的繁忙,没有照顾到孩子,家长感到对不住孩子。如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照顾得不周,生了一场大病,以致现在身体很弱;或者孩子小时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觉得自己未尽到抚养的义务;或者觉得对孩子小时的学习抓得不紧,没尽到督促的责任。因此,这些家长觉得自己亏待了孩子,害怕孩子指责,怕孩子埋怨,对孩子有一种距离感。想通过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来换取某种心理平衡。其实,这是对孩子态度的两个极端,要么忽视,要么过分重视,家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5.过度满足孩子的后果
虽然有的家长在理智上也知道不可以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可是又因为心疼孩子、宠孩子,只好无奈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家长这种“姑息纵容”之下,孩子的胃口就会越来越大,欲望永远也不能得到满足。
过度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
(1)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些家庭甚至在没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采取牺牲家长利益的方法来满足孩子,如家长省吃俭用地去满足孩子的高消费,带孩子一趟趟地去“麦当劳”、“肯德基”等。但孩子并不认为是家长的“牺牲”,而认为是自己应该得的,或认为家长本来就是清心寡欲的人,因此少了一份与人分享、关注别人的品质。
(2)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过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会助长孩子乱花钱和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进而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
(3)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家长一味顺从的态度会使孩子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人。他所注意的就是他自己的要求,而不在乎别人有什么需要和要求,更谈不上与别人合作。如果他的意愿不能满足,就会采取一切手段来获取,甚至软磨硬泡,不管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
(4)会使孩子变得懒惰:家长代替孩子做他提出来的一切,使孩子劳动意识淡薄、懒惰,不能要求和督促自己去劳动,怕苦怕累,依赖性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在这个竞争性日益增强的社会,这样的孩子是无法走向社会,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的。
(5)会使孩子没有动力:过早地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会使孩子感到生活的乏味,扼杀了孩子的欲望,缺乏生存的动力,感到自己的一切愿望都达到了,活着没有意思,没有动力。
冰心说过,有时母爱并非健康。的确,有时家长的爱并非纯粹出于对孩子的爱,并不是出于满足孩子成长之需要,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操控手段,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在这种“爱”的笼罩下,孩子感到的并非是温馨、宁静和自由,而是焦虑、烦恼和束缚,对父母的依赖又恨又爱。
专家提示:
爱孩子,必须爱得正确;爱孩子,必须教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爱孩子,必须让他们独立,经风雨,见世面。爱孩子,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实在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