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0200000045

第45章 鼓励孩子的创造性

1.保护孩子的自发性

(1)为了让孩子有创造力,就应培养孩子的自发性:为了让孩子有创造力,就应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按照自己的观点去做。许多家长不喜欢孩子的创造性,他们事无巨细地对孩子提出要求,这样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权利,不能向对方说明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这是由于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井井有条,都按大人的计划进行。如果不是这样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调皮,不听话,甚至认为无可救药。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希望家长为自己设定好一切,只有通过亲自厉炼,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孩子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颇有知识和成功的家长,其孩子却是个弱者,而看似平庸的父母,其子女却又聪明能干。这是因为前者过多的规矩和设计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而后者的宽松倒给孩子留有了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

习惯于按照家长的计划和意志行事的孩子,很可能养成一种顺从、按部就班的性格,没有自发性,缺乏创造性,遇到新的环境、新的情况,或者突发的事件,就会一筹莫展,无所适从。所以,自发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世界和生活感到新奇的能力,是一种感受和应对环境的独特方式,可以说,没有自发性就没有创造力。

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切按照家长的意图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进行,相反,要鼓励他们天真的自发行为,孩子们可能会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拿回家来,弄得乱七八糟;或者把家里的器具拆开来摆弄;或者抱个小鸡、小猫回来。这并没什么可怕,其实,你那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房间并不比你孩子那没有条理,堆满“杂七杂八”玩意儿的房间好。过度的有序会导致僵化,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和创造力;而过度的放任则会招致混乱,一事无成。不要怕孩子的行为会越出家长设定的范围。孩子要学会面对不确定性。孩子自发性和创造性需要有勇气和社会兴趣,对孩子的过度管束和保护,会使孩子变得谨小慎微、被动、缺乏创造性。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点一滴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从而使外部的奖励和惩罚的压力成了学习和行动的唯一动力,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家长不按照孩子的天性和喜好,过早地、硬性地要求孩子学习某项特殊的技能,弄不好反而会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

(2)保护和激发孩子自发性的办法:

①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应鼓励孩子的自我探索。

②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

③不要一切按部就班,不给孩子一点选择余地是不利于孩子自发性和个性的发展的。

④允许孩子犯错误。

2.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1)要教育孩子不怕失败:切勿给孩子造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印象,使孩子畏首畏尾,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一些家长在孩子失败后常常会这样说:“你看看,现在吃亏了吧!当初为什么不听我的话等。”一个事事都由家长决定,没有自己意志的孩子是不会感到愉快和幸福的。孩子在尝试新东西时,难免会显得不成熟,甚至漏洞百出,有的时候还会遇到挫折,但必然会由此积累起宝贵的经验,进而取得成功。假如在孩子开始尝试时,做家长的就在旁边大泼冷水,必然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2)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的方法

①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从来不让孩子去尝试什么,去追求什么,那么孩子是不可能培养起承受能力的。

②不要给孩子设定过高的标准。做家长的,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和期望,鼓励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负责的精神。

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孩子,是不怕失败的。

④不要盲目地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做比较。如果孩子有一种永远达不到目标的感觉,总是会有一种受挫感。其实,孩子的目标是不断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3.不要扑灭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自我实现需要的表现之一,如果忽视了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实际上也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限制了孩子潜能的发展。

其实在孩子3~5岁时,把从影响他行为与生活的人(通常是家长)身上所学来的规则、品格等逐渐吸收到自己的性格里,形成内在的自我管制和自我判断的功能。3~5岁的小孩最喜欢到处蹦蹦跳跳、摸东摸西、问这问那,对各种事物存有好奇心。可是,不少家长却很少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而是教孩子不要冒险、不要乱动、不要问个不停。对此,家长不应嫌他们太烦,而不予搭理,或者将他们打发走,而应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耐心地回答他们。当然,如果家长遇到也没搞清的问题,不要随意敷衍,而应该自己花点工夫去搞清楚了再回答他们。另外,可以告诉孩子书本上还有很多知识可以学习,从而激发孩子对书本的兴趣。

孩子好问问题的习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从日月星辰、树木草虫、人体结构,到自己生活的世界中的一切,他们无不充满了好奇心,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这种好问问题的欲望,其实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对此,家长应给予鼓励,培养其好问多思的习惯,不要因家长的不当处置,而使孩子变得不会问问题和不想问问题了。

4.伸展孩子的个性

例:

一个男孩,聪明热情,同学们很喜欢与他交往。他心直口快,有一次老师上课有个地方讲错了,他就站起来,直率地向老师指了出来。当孩子的家长知道后,将孩子骂了一顿:“你以为你是谁,就你聪明,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以后上课不要再给我逞能!听见了没有?”孩子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于是暗下决心,我以后绝不逞能,上课再也不说话,也不提问了。以后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平时的那种热情和活跃全没了影儿,整天沉默寡言的。

评价:

(1)扼杀孩子个性,会使孩子失去创造性:许多家长并不鼓励孩子要与众不同,而是要孩子顺从听话。家长让孩子到东,孩子就到东,家长让孩子到西,孩子就到西,家长会觉得很高兴,感到这个孩子听话,如果家长要孩子学钢琴,但孩子偏偏要学画画,则家长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

有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意无意地贬斥孩子的别出心裁,或独树一帜。很多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当孩子提出疑问时,就不让孩子说,常常说“不要嘴硬”,“你懂什么,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呢”等,将孩子的看法压回去。其实,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个性强烈,直言不讳,并非是缺点,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做家长的不应该压制孩子的这种个性,应该给予鼓励。或许孩子因为这样做了,会吃点亏。但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横加干涉,却会扼杀了孩子原本具有的那种难能可贵的个性和活力。

家长应该理性地、耐心地听听孩子的话是否有道理,即使孩子的看法不成熟,也不必非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要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即使是孩子失败也不要紧,这样会使孩子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能使孩子的个性逐渐凸显出来。

(2)伸展孩子个性的方法

①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②容纳孩子不同的看法或主张。

③不要因为孩子的构想或计划不太成熟加以否定。

④要鼓励孩子尝试。

5.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1)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看法:当孩子对某些事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时,即使不成熟,或者与家长的见解相悖,也不要轻易地加以否定,家长不妨坐下来听听孩子陈述的理由,也许他也有自己的道理,然后,家长再提出见解,让他自己去比较一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好学深思的好习惯,不会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

(2)引导孩子自己思考的方法

①耐心对待孩子的提问。

②不要打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③让孩子旁听或参与大人的讨论。

④经常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

专家提示:

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财产,但不能将成功留给孩子,成功只能靠孩子自己去争取,所以家长不能以自己之好恶,而压抑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有些家长在看到孩子不符合自己的理想,或不符合自己为孩子设计的目标时,竭力逼迫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七章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技巧

同类推荐
  •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本书遴选了16类典型初中生,每种类型的体例分为“典型案例”、“案例解读”、“理论拓展”三个部分。“典型案例”约占篇幅的一半,它情节曲折、语言简洁、叙述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来自现实生活,材料鲜活,既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同事提供的经验,既有城市的,也有乡镇的;“案例解读”是依据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标准和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等对案例中的学生、教师、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探讨,以利读者分清是非,吸取经验和教训,启迪自己的未来。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全书1080字,360句,虽然只是一本关于童蒙教育的小书,记录的是生活中言行举止等小事情,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我们透过那些讲述规矩的文字,不但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文明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能悟出很多教育智慧。
  •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介绍父母了解或掌握的应对宝宝常见病的知识,包括从细节认识宝宝的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皮肤湿疹等的防治和视力、口腔的保健。下篇介绍提高宝宝免疫力,远离疾病的饮食营养知识。其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年轻爸爸妈妈们阅读。
  •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热爱旅行的70后新爸妈,常年定居英国,升级为爸妈后仍不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受到身边朋友、同事的影响,在父母的不理解、网络上种种质疑声中,勇敢地带宝宝出发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怀疑动摇,到不断改进直至从容应对,以及宝贝在旅途中始料未及的惊人变化,如今宝宝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了英国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这一切似乎证明了他们的做法……
热门推荐
  • 专情少主的大龄娇妻

    专情少主的大龄娇妻

    “对不起,祝福你。”她陷入无边黑暗,耳畔却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低喃。摇身一变,二十五岁的蹁跹女子,成了一位四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她气得指天大骂:这是谁干的?天底下有这么重生的吗?为什么不干脆让她直接见上帝?万幸啊!都说“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可她仔细一照,哇卡卡卡。接下来--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古老部落:“对不起姑娘,我们不吃饭,我们只吃人。”女孩儿笑颜如花:“那您愿意不愿意,把您煮过的人骨头,送给我一个?”……在艳阳高照的光天化日之下:“想要这些人活命很简单,你嫁给我儿子就行了,只不过,是‘冥婚’。啧啧,像你这样高质量的‘女尸’,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女孩儿猛翻白眼:“大婶,我还喘着气呢!”
  • 夜神雪

    夜神雪

    嬴若木,是个热爱幻想,向往自由生活的学生,一向普通之极的他,在有一天忽然拥有了灵魂出窍的能力,随后又结识了一个自称是神灵大人的奇怪存在,使得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无可避免卷入了众多麻烦之中——教学大楼内古怪的怨气、少女被杀害后所化的生灵、医院里的神秘事件、以及莫名纠缠上的上古妖兽……就这样,嬴若木作为神使,穿梭于人界与灵界,与八百万神明、服侍神明的“神器”、人类以及妖,共同生活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奇幻而诡异的冒险故事。
  • 总裁小跟班

    总裁小跟班

    穿越到异界,变身总裁小跟班,本想着混吃等喝过日子,顺便泡泡公司里的妹子。结果,却卷入到了家族利益的争夺战当中。自由散漫不代表游手好闲,危急时刻依旧能挺身而出。强者终究是强者,即便是小跟班,也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 王俊凯之黑粉恋:此生只为他去爱

    王俊凯之黑粉恋:此生只为他去爱

    幼时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长大了还会一如既往吗?这虐恋啊,什么时候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闺蜜的背弃,兄弟的不和……种种阻挠,是否把他们拆离?这小情绪什么时候闹完?这误会什么时候解开?这理由什么时候解释?啊,明星的爱情,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啊,可,明星的爱情也是爱情,难道就不能被看好吗?
  • 苏贤与云霜

    苏贤与云霜

    他离开家乡两年,她对他的感情始终不变。他两年后归来,不复当日的忧郁徘徊,他明白了她的情意,最终与她牵手,牵手后却又有风风雨雨……
  • 我用一生爱伊人

    我用一生爱伊人

    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男人,爱着一个女人的故事,但是女人如今却已经结婚了,那么他的的感情他的未来改何去何从,是继续爱着那个已经结了婚的女人,还是继续漂泊中找寻自己的心爱情,尽情期待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感情

    感情

    我也不知道怎么样介绍,你看完就会晓得的啦。欢迎看,看完自己思考哦,呵呵!
  • 萌妻很甜:帝少宠上瘾

    萌妻很甜:帝少宠上瘾

    “老公,有人看上你,你出一千万,我把你让给她!”没过多久,她哭着求放过。“老公,班上男生跟我表白,我要跟你分手!”不一会儿,她扶着腰主动拒绝追求者。“老公,我失恋了,求安慰。”整个晚上,她没能合过眼,一夜虚脱。他一吃上瘾,食髓知味,怎奈他的小妻子成天招蜂引蝶不让他省心。“老公,我爱你,你也爱我一辈子好不好?”分明是她先说爱,下一秒就她投入他人怀抱。他怒火滔天,跟她表白者神秘失踪,跟她纠缠不清的人一夜破产。“浅笑!除了我,你看上谁,我就屠他满门!”
  • 乱世小神

    乱世小神

    外禅内定,心我合一,看天生悲苦的小孩子是如何叱咤风云,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