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7900000004

第4章 《史记》历校辨疑

司马迁《史记》一书中,汉高帝元年至武帝太初元年之间的纪日干支,共有二百九十三项(同日干支出现多次的,仍以一项计)。

按照《颛顼历表新编》一文所附表二(以下简称《历表》)逐项检核,结果是:有二百五十三项与《历表》符合,有四十项与《历表》不符。

如果《历表》确定无误,那么《史记》中和《历表》不符的这四十项纪日干支就必然是错误的。这就是说,用《历表》可以校出史书记载上的错误。同时也可以看到,凡是不符合《历表》的纪日干支,在《史记》和《汉书》中往往记载互有歧疑,或在一书的前后各篇中不相一致。经过分析辨别,也往往能找到致错的原因,并加以订正。

以下对这四十项纪日干支资料,按《史记》一书的次序,逐项加以具体说明。《史记》、《汉书》以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为准,引用时注明页数,以便翻检。

1、《史记·高祖本纪》(379页):“(高帝五年)正月……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历校]《历表》高帝五年正月朔日癸亥,本月无甲午。

[辨疑]《史记·秦楚之际月表》(797页):“(高帝五年)二月甲午,王更号,即皇帝位于定陶。”《汉书·高帝纪》(52页):“(高帝五年)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历表》高帝五年二月朔日壬辰,甲午为三日。

[订正]正月误,当为二月。

2.3、《史记·高祖本纪》(392页):“(高帝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

[历校]《历表》高帝十二年四月朔日庚辰,本月无丙寅,己巳。

[辨疑]《汉书·高帝纪》(79页):“(高帝十二年)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汉书·惠帝纪》(85页):“(高帝)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历表》高帝十二年五月朔日庚戌,丙寅为十七日,己巳为二十日。

[订正]丙寅上脱五月。又,己巳为已下之误。

4、5、6、7、《史记·吕太后本纪》(409页):“(吕后八年)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

[历校]《历表》吕后八年八月朔日壬午,本月无庚申、辛酉、壬戌、戊辰。

[辨疑]《汉书·高后纪》(102页):“(吕后八年)八月庚申,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辛酉,斩吕禄,笞杀吕嬃。”同误。《史记·孝文本纪》(413页):“(吕后八年)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0页):“(吕后)八年九月产以吕王为汉相,谋为不善。大臣诛产,遂灭诸吕。”《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25页):“(吕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诛诸吕……九月壬戌,(審食其)复为丞相。”《历表》高后八年九月朔日辛亥,庚申为十日,辛酉为十一日,壬戌为十二日,戊辰为十八日。

[订正]八月误,当为九月。

8、《史记·孝景本纪》(447页):“(景帝后元年)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

[历校]《历表》景帝后元年八月朔日丁未,本月无壬辰。

[辨疑]《汉书·百官公卿表》(765页):“(景帝后元年)八月壬辰,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同误。《汉书·五行志》(1502页):“(景帝)后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可证八月朔日确为丁未,八月壬辰必误。

[订正]待考。

9、《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08页):“(高帝六年)正月甲子,初王悼惠王肥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本月无甲子。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398页):“齐悼惠王肥,高帝子,(高帝六年)正月壬子立”。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壬子为二十七日。

[订正]甲子误,当为壬子。

10、《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11页):“(高帝十一年)十二月庚午,厉王长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十二月朔日戊子,本月无庚午。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403页):“淮南厉王长,高帝子,(高帝)十一年十月庚午立。”《历表》高帝十一年十月朔日己丑,本月无庚午,亦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3075页):“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庚午为十六日。

[订正]十二月误,当为七月。

11、《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17页):“(吕后二年)十一月癸亥,王吕嘉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二年十一月朔日辛卯,本月无癸亥。

[辨疑]《汉书·异姓诸侯王表》(381页):“(吕后二年)台薨,谥曰肃,子嘉嗣为王。”未书月日。

[订正]待考。

12、《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21页):“(吕后六年)七月丙辰,吕产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六年七月朔日癸亥,本月无丙辰。

[辨疑]《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0页):“(吕后)六年七月壬辰,产为吕王。”吕后六年七月朔日癸亥,壬辰为三十日。

[订正]丙辰误,当为壬辰。

13、《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42页):“(景帝四年)初置江都。六月乙亥,汝南王非为江都王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四年六月朔日丙午,本月无乙亥。

[辨疑]《史记·孝景本纪》(440页):“(景帝三年)六月乙亥……汝南王非为江都王。”《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乙亥为二十四日。

[订正]四年误,当为三年。

14、《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47页):“(景帝中三年)三月丁巳,哀王乘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中三年三月朔日壬申,本月无丁巳。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417页):“清河哀王乘,景帝子,(景帝)中三年三月丁酉立。”景帝中三年三月朔日壬申,丁酉为二十六日。

[订正]丁巳误,当为丁酉。

15、《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89页):“(吕后)元年,五月丙寅,封则弟大中大夫吕禄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元年五月朔日癸巳,本月无丙寅。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1页):“汉阳侯禄,种弟,高后元年九月丙寅封。”《历表》吕后元年九月朔日壬辰,本月无丙寅,亦误。《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1页):“(吕后)元年四月丙寅,侯张买元年。”四月有丙寅,五月丙寅必误。

[订正]待考。

16、《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05页):“东武……(高帝)六年正月戊午,贞侯郭蒙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本月无戊午。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55页):“东武贞侯郭蒙……(高帝六年)正月戊午封。”同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88页)有高帝六年正月丙戌、丙午、丁未、戊申、壬子等顺沿的纪日干支,则戊午当在二月。

[订正]正月误,当为二月。

17、《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15页):“柳丘……(高帝)六年六月丁亥,齐侯戎赐元年。”(六月丁亥以下共四见。)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六月朔日甲寅,本月无丁亥。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63页):“柳丘齐侯戎赐……(高帝六年)六月丁亥封。”同误。

[订正]待考。

18、《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0页):“义陵……(高帝)九年九月丙子,侯吴程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九年九月朔日乙未,本月无丙子。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96页):“义陵侯吴郢……(高帝九年)九月丙子封。”同误。《史记》前此为离侯邓弱九年四月封,后此为宣平侯张敖九年四月封,此九月夹于两四月之间,当为四月之误。《历表》高帝九年四月朔日戊辰,丙子为九日。

[订正]九月误,当为四月。

19.《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6页):“长修……(高帝)十一年正月丙辰,平侯杜恬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正月朔日丁巳,本月无丙辰。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1页):“长修平侯杜恬……(高帝十一年)三月丙戌封。”《历表》高帝十一年三月朔日丙辰,本月无丙戌,亦误。《史记》此条前后皆为正月,故正月不误,而丙辰当为丙戌之误。高帝十一年正月朔日丁巳,丙戌为三十日。

[订正]丙辰误,当为丙戌。

20.《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9页):“临辕……(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坚侯戚鳃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4页):“临辕坚侯戚鳃……(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封。”同误。

[订正]待考。

2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60页):“汲……(高帝)十一年二月己巳,终侯公上不害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己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5页):“汲绍侯公上不害……(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封。”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乙酉,亦误。

[订正]待考。

22、《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63页):“衍……(高帝)十一年七月乙巳,简侯翟盱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7页):“衍简侯翟盱……(高帝十一年)七月己丑封。”《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本月无己丑,亦误。

[订正]待考。

23.《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70页):“成阳……(高帝十二年)正月乙酉,定侯意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二年正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13页):“成阳定侯奚意……(高帝十二年)正月乙酉封。”同误。

[订正]待考。

24、《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5页):“沅陵……(吕后)元年十一月壬申,顷侯吴阳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元年十一月朔日癸巳,本月无壬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21页):“沅陵顷侯吴阳……(吕后元年)七月丙申封。”《历表》吕后元年七月朔日癸巳,丙申为五日。

[订正]十一月壬申误,当为七月丙申。

25、《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94页):“轵……(文帝)元年四月乙巳,侯薄昭元年。”

[历校]《历表》文帝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3页):“轵侯薄昭……(文帝)元年正月乙巳封。”《历表》文帝元年正月朔日己卯,乙巳为二十七日。

[订正]四月误,当为正月。

26、《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0页):“红……(景帝)三年四月乙巳,庄侯富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四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33)页:“休侯富……(景帝元年)四月乙巳封,三年以兄子楚王戊反,免。三年,侯富更封红侯。”按《汉书》刘富初封在景帝元年,三年为更封。《历表》景帝元年四月朔日甲午,乙巳为十二日。

[订正]三年误,当为元年。

27.《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2页):“魏其……(景帝)三年六月乙巳,侯窦婴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5页):“魏其侯窦婴……(景帝)三年六月乙巳封。”同误。《史记·孝景本纪》(440页):“(景帝三年)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乙亥为二十四日。

[订正]乙巳误,当为乙亥。

28、《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9页):“垣……(景帝)中三年十二月丁丑,侯赐元年。”(十二月丁丑以下共六见。)

[历校]《历表》景帝中三年十二月朔日甲辰,本月无丁丑。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39页):“桓侯赐……(景帝中三年)十二月丁丑封。”同误。

[订正]待考。

29、《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27页):“翕……(武帝元光)四年七月壬午,侯赵信无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光四年七月朔日丁酉,本月无壬午。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2页):“翕侯赵信……(武帝)元光四年十月壬午封。”《历表》武帝元光四年十月朔日壬申,壬午为十一日。

[订正]七月误,当为十月。

30、《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1页):“下麾……(武帝元狩)二年六月乙亥,侯呼毒尼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二年六月朔日庚子,本月无乙亥。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9页):“下摩侯謼毒尼……(元狩二年)六月乙亥封。”同误。

[订正]待考。

31、《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1页):“辉渠(武帝元狩)三年七月壬午,悼侯扁訾元年。”(七月壬午以下共三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三年七月朔日甲午,本月无壬午。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9页):“煇渠慎侯应疕……(元狩三年)七月壬午封。”同误。

[订正]待考。

32、《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8页):“成安……(武帝元鼎)五年三月壬子,侯延年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鼎五年三月朔日己卯,本月无壬子。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53页):“成安侯韩延年……(武帝元鼎五年)三月壬午封。”《历表》武帝元鼎五年三月朔日己卯,壬午为四日。

[订正]壬子误,当为壬午。

33、《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55页):“騠兹……(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丁卯,侯稽谷姑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朔日壬午,本月无丁卯。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60页):“騠兹侯稽谷姑……(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丁未封。”《历表》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朔日壬午,丁未为二十六日。

[订正]丁卯误,当为丁未。

34、《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094页):“陉城……(武帝元朔)三年三月癸酉,侯刘义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朔三年三月朔日辛丑,本月无癸酉。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57页):“陆地侯义……(武帝元朔三年)三月乙卯封。”《历表》武帝元朔三年三月朔日辛丑,乙卯为十五日。

[订正]癸酉误,当为乙卯。

35、《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096页):“建成……(武帝元朔)四年二月乙丑,侯刘拾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朔四年二月朔日乙未,本月无乙丑。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58页):“建成侯拾……(武帝元朔四年)三月乙丑封。”《历表》武帝元朔四年三月朔日乙丑,乙丑为一日。

[订正]二月误,当为三月。

36、(甲)《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08页):“麦……(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戊寅,侯刘昌元年。”(四月戊寅以下共十九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戊寅。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0页):“麦侯昌……(武帝)元鼎元年四月戊寅封。”《历表》武帝元鼎元年四月朔日壬申,戊寅为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乙)《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4页):“陆……(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戊寅,侯刘何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戊寅。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4页):“陆元侯何……(武帝元鼎元年)七月辛卯封。”《历表》武帝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是月无辛卯,亦误。但此七月为十月之误。参下条[辨疑]。《历表》武帝元鼎元年十月朔日乙亥,辛卯为十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四月戊寅误,当为元鼎元年十月辛卯。

37、《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4页):“广饶……(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辛卯,康侯刘国元年。”(十月辛卯以下共三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十月朔日庚戌,本月无辛卯。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4页):“广饶康侯国……(武帝元鼎元年)七月辛卯封。”《历表》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本月无辛卯,亦误。《史记》年次误而月份不误,《汉书》年次不误而月份误,所以当为元鼎元年十月辛卯。《历表》元鼎元年十月朔日乙亥,辛卯为十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38、《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5页):“甘井……(武帝元狩)元年十月乙酉,侯刘元元年。”(十月乙酉以下共二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十月朔日庚戌,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5页):“甘井侯光……(武帝元鼎元年)七月乙酉封。”《历表》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本月无乙酉,亦误。《史记》此条在十月后,所以十月乙酉不误,年次误。当为元鼎元年十月乙酉。《历表》元鼎 元年十月朔日乙亥,乙酉为十一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39、《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23页):“(惠帝)崩……立少帝。(惠帝七年)九月辛巳,葬安陵。”

[历校]《历表》惠帝七年九月朔日丁酉,本月无辛巳。

[辨疑]《史记·吕太后本纪》(399页):“(惠帝七年)九月辛丑,葬。”《汉书·惠帝纪》(92页):“(惠帝七年)九月辛丑,葬安陵。”惠帝七年九月朔日丁酉,辛丑为五日。

[订正]辛巳误,当为辛丑。

40、《史记·吴王濞列传》(2828页):“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吴王濞)初起兵于广陵。”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正月朔日甲申,本月无甲子。

[辨疑]《汉书·荆燕吴传》(1909页):“孝景前三年正月甲子,(吴王濞)初起兵于广陵。”同误。《汉书·五行志》(1501页):“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日有食之。”二月壬午晦,甲子必在二月。正月不当有甲子。

[订正]待考。

历表涉及《史记》纪日干支的校勘考证之作,是很多的。和汉初关系较大的有宋司马光《通鉴考异》、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日本瀧川政次郎《史记会注考证》等书。但前人没有系统地用过历校的方法,并且也没有一个精确的《历表》,所以纠正的条目甚少。

本文对《史记》中四十项不符合《历表》的纪日干支,分别做了考证。可以证明,凡和《历表》相矛盾的记载,必然有错误。其中部分条目虽然能检核出问题,但如何订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是对《史记》记日干支的分析探讨,部分干支还应结合出土简牍资料,进一步考订,以寻求准确结果。

(此文末刊)

同类推荐
  • 时代前传

    时代前传

    在魔怪横行、异人无数的某地球平行时空,即使普通人发展出了同样的科技文明,也掩盖不住那些长生种的悠长寿命。这些动辄活上成百上千岁的长生种,他们会不了解几千年前的历史吗?所谓的女娲伏羲、炎黄传说,在长生种的眼中,绝不会是扑朔迷离的怪谈!……故笔者心有所感,泛览古籍,统合中外上古神话,勾勒五千年前的时代背景。——混沌历史,迷茫传说,且看五千年前上古文明演绎!
  • 我做皇帝那些年

    我做皇帝那些年

    生于君王殿,死后君王冢。我既为帝王,金戈铁马横扫八荒六合,笑看山河壮丽令四海来朝。美人绕膝对酒当歌,天下绝色唯吾所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切还要从我当那个朝不虑夕的太子说起……
  • 王青天

    王青天

    后世职业骗子王枫,穿越到北宋王安石孙子,名字也是王枫的人身上。为实现靖康之乱前,到南方抱着美女过小日子的终极目标。把一个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的小县城,发展成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谁知钱还没捞够,方腊造反了……
  • 怒海翻腾

    怒海翻腾

    本书分为超级潜艇大战、海港生死较量、大突袭别动队、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和东南欧大解放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法西斯潜艇喋血沧海、纳粹德国大举入侵挪威、希特勒原子弹的沉没等。
  • 自创系统战历史

    自创系统战历史

    穿越成张角的儿子,难不成打算做反派?幸好还有自创武将系统在身,不过为什么我造一次武将系统就会爆五个历史人物啊!!!还限定我只能收五个历史人物啊。管他那么多了,来一个我杀一个,诸葛亮很厉害比的过空白组合吗?李元霸很强?十六娘让她看看什么叫力气,项羽很霸道?那是我义兄,左边一个管毅右边一个刚子,身前一个夏侯龙,背后一个祸魔,这天下是谁的就让我们来战一战吧!!!《新人写书更新不稳定,不喜欢求不喷》
热门推荐
  • 尊皇本纪

    尊皇本纪

    谁言天命不可违,我自一剑斩之。何论人欺少年穷,我自一式破之。天地不容,轮回不纳,我自逍遥九霄。绝世血脉,惊天隐秘,抽丝剥茧,纵横四海,成就一代尊皇!一切尽在《尊皇本纪》
  • 飞行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飞行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麟游乾坤

    麟游乾坤

    上古辉煌图腾家族龙、凤、龟、麒麟历经万年衍变为现如今的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身怀上古图腾血脉的少年正站在如今的图腾世界中!
  • 弈中易

    弈中易

    古人云:“授人以渔,终身裨益,授人以易,泽被苍生”“似神非神,似警非警”看他如何拨开一层层迷雾,昭示一个个真相,侦破一件件曲折离奇而真实的刑事案件。
  • 暗夜武神

    暗夜武神

    富可敌国的夜城少城主涅磐重新获得实力,带着自己的信仰出去闯荡,与此同时,帝国风云涌动,一场风暴即将袭来
  • 灵武纪

    灵武纪

    出生豪门,天赋卓绝,却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心爱的人失踪,背负血海深仇,被废丹田沦为废人,却又意外获得上古功法……
  •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天脉

    通天脉

    一场席卷灵界的风暴,魔族勾结人族,打破梦魇咒语,释放梦魇行军,欲得神族金羽至宝—未央神族青帝御八将,率领八大神族奋起抵抗,灵都烽烟四起“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八将卒,神族残,青帝绝六阴之脉,一阳通天阙。翎族族长千乘胤携未央走上天路,只为了那寥若晨星的希望……亿万年后,少年林萧手执七星,掌八龙之地……
  • 巅峰羽翼

    巅峰羽翼

    他们是隔网相对的对手,也是并肩作战的搭档。经历过成功,也面对过失败;登上过世界之巅,也曾跌入谷底深渊。他们就像是一双翅膀,虽然有缘携手但却注定无缘相伴。童话里的故事总会有圆满的结局,而属于他们的童话或许在冥冥之中早已命中注定。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它似乎不存在,又似乎无处不在。在这个时代他们并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却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时光总会过去,故事属于他们,我们则都是看客,分享他们的故事,然后寻找我们自己的人生。
  •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