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数学课,张涵都听得很认真,老师讲到哪里,他就听到哪里。但是,她的数学成绩并不优秀。因为,对于老师讲的常规题,她都知道如何解答。但是,只要题目变换一种形式,或添加一个条件,她就不知道如何解答了。
后来,张涵发现了自己听课的缺陷:只注重认真听老师讲课,却没有思考老师的解题思路。于是,她改变了自己的听课方式,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还用心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慢慢地,她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听课的方法。不过,由于我们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也不同,所以同一种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同学。所以,我们除了要掌握一些听课的方法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总结适合自己的听课方式。
事实上,我们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听课效果,反映在学习成绩上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最好的听课方式就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听课方式。
好方法
第一,针对自己的学习类型,总结相应的听课方式。
我们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学习类型,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总结出相对应的听课方式。
1.精力分散型。这一类同学上课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那就要想办法使听课效果达到最佳。比如,我们可以课前预习,记录下不懂的问题,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这样的听课方式更有针对性,比漫无目的地听课效果好得多;可以带着给老师“挑错”的心态去听课,而要想挑出老师的错,就必须得熟练地把握听课的内容,这样自然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也可以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本堂课的重点和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解决。
2.被动接受型。这一类同学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是由于他们只是简单的记忆,大多缺乏思考和理解,从而导致应对题目变化的能力较弱,不能举一反三。对于这部分同学,就要主动地学,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回答问题,并督促自己多思考问题,比如,老师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题呢?
3.爱动脑筋型。这一类同学非常喜欢动脑筋思考问题,那就应该把听课的重点放在老师对知识点的阐述和分析上,并比较一下自己的想法、思路与老师有什么异同。另外,对于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一直思考下去,以免耽误听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如果我们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就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基础薄弱型。这一类同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那么,这部分同学就应该把听课的重点放在老师对旧知识的复习上,以及新旧知识的串联上。这样做,既可以理解、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可以为理解新知识作好铺垫。
5.基础扎实型。这一类同学基础知识扎得比较牢固,知识的关联性也比较好,那就不要把重点放在那些自己已经吃透的知识点上,而是重点听老师对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的思路,以及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多思考、多做一些拔高题。
不过,这种学习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有可能会兼有两种学习类型,比如,有的同学不仅精力分散,基础还比较薄弱。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听课的时候,针对自己的学习类型,有机联系、融合有效的听课方式。
第二,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各学科的学习虽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听课,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于语文课,主要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那我们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课之外,还要大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应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等;对于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比较少,而大部分时间是留作语言实践练习,那我们就要积极参与,珍惜每一次口语练习的机会。
第三,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课型授课。一般来说,老师经常使用的授课类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另外,语文有作文课,英语有口语课,自然有实验课。那么,为了获得良好的听课效果,我们就必须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比如,新授课由复习已有知识、讲解新知识、布置作业等环节组成,那么我们在听这一类课型的时候,就应该着重理解新讲授的基础知识;练习课由复习、练习、小结等环节组成,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做题的技巧,那么我们就应该着重听老师对示范题解题思路的分析、常用解题方法的归纳、解题规律的总结。
小贴士
平日里,我们要勤于和同学交流各自的听课方式,在自己听课方式的基础上,虚心请教和吸纳他人值得借鉴的听课方式。不过,我们千万不要照搬其他同学的听课方式,也不要刻意和同学比。如果我们把同学的听课方式照搬到自己身上,并不一定会奏效,也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