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有缺点,生活中总会有遗憾。只有放宽心,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笑对遗憾,遗憾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确实有许多的遗憾,比如上帝给了一个人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他博大的思想;上帝给了一个人高深的智慧,却不给他健康的体魄。同样,很多伟人都有弱点,罗斯福身患残疾,拿破仑矮小专制,斯大林严厉刻薄……这些人都有遗憾,也无法完美。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没有在不完美里哀叹。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完美,就不可能轻轻松松地面对遗憾,更不可能创造成功幸福的人生。但是大多数人常常埋怨自己的生活不美满,这不如意那不舒心,总之,在他们眼里,到处充斥着遗憾,这是他们苦恼的原因。其实,他们不知道,遗憾是生活的一部分,拥有遗憾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和充实,同时,遗憾往往是我们进入另一种美丽的契机。
既然如此,面对诸多的遗憾,我们就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它。比如,每个人都有缺点,重要的是如何能将这些“缺点”转化为“优势”,将这些“优势”好好运用、发挥,并得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位挑水夫,他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次长途的挑运中,完好无缺的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小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到达主人家时,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而破桶则对于自己的缺陷感到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而难过。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的漏掉了,你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
挑水夫替破桶感到难过,但关爱地说:“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走在回家的山坡上,破桶突然眼前一亮,它看到了缤纷的花朵开满了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了很多。
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
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路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吗?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次我从小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破桶听了之后,心情终于释然了。
“木桶”的遗憾成就了路面鲜花的完美,可以这样说,一种不完美往往是另一种完美的代言。当生命中有个小小的缺口,不要悲观怨叹,因为它可能让我们永远有追求幸福的动力。我们要正视遗憾,不要苛求完美。
研究表明,苛求完美在工作效率、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会导致自我挫败。原因是“完美主义者”以歪曲的、非逻辑的思维方法看待生活。完美主义者最普遍的思维方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
这首先导致完美主义者的工作效率低下,他们要求一切都尽善尽美,否则不如不做。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极致,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很可能就忽略了大局。同样,任何事物也是如此,下面的这则寓言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很久以前,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美珠有瑕”。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是没有了,然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渔夫想得到的是美的极致,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过于完美的过程中了。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雕痕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得自然,美得朴实,美得真切。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就如同缺失双臂的维纳斯,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美丽也就在这样一种遗憾和遐想中成为极致。
其次,在人际关系中,许多完美主义者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他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对别人却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他们陷入孤独的境地。
追求完美很好,但是太苛求完美就有问题。苛求完美必然会不分主次、斤斤计较、因小失大。苛求完美还会陷入痛苦、失望的境地,长久以往,就会自尊心受挫,情绪压抑,精神不振,继而身体出现异常,得不偿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确实有许多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遗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也各有自身的不足。据记载,西施大脚、王昭君双肩仄削、貂蝉耳垂太小、杨贵妃患有狐臭。
其实,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不再苛求完美,我们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所以,不管你对事情的结果多么在意,也该坦然地接受而不是刻意地逃避,毕竟完美是不存在的。
完美像海市蜃楼,是一个美丽的错觉
文物鉴赏专家有这样一个体会,鉴别一件宝玉是不是真品,其中一点就看它有没有瑕疵,因为真正的宝玉总有点遗憾之处,不像人工仿制的那样完美无缺。
同样,人活一世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完美无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没有沟沟坎坎、挫折和打击。正如春光苦短,夏日暑长,秋季萧瑟,冬风凛冽,一年四季都会有遗憾。
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然性和规律性,如果我们一味地苛求对完美的追求,只会更多地品味失望和痛苦。其实在许多时候,我们追求到的完美,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觉。
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即使这一面看似完美了,另一面就难免有残缺。就像许多爱岗敬业的工作狂人,他们一心想在事业上追求完美,不惜付出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以求换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单位优秀个人、年度最佳工作者等等一系列的完美回报。事实呢?他们丢掉了家庭,丢掉了健康。对于事业,工作狂人可以说做到了完美,但对于家人和自身健康呢?
生活中有很多追求完美的人,总是因为不能容忍一点点的瑕疵而将大量精力耗费于此。这些瑕疵包含人际关系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
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我还不够努力。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可见,威廉姆斯不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有人说,正因为威廉姆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她才能奋发图强,斩获佳绩,追求完美是她达到目标的动力。
然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保罗·休伊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
在非洲大草原,有一头年幼的狮子叫迪奥,它从小就立下雄心大志,要成为一头最优秀最完美的狮子。后来,这头年幼的狮子发现,虽然兽类都认为狮子是兽中之王,但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在中长跑项目中的耐力比羚羊弱。很多时候,就因为这个弱点,羚羊从嘴边溜掉了。它决心改变这个缺点,通过长期对羚羊的观察,它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
为了增长耐力,迪奥便学着羚羊吃起草来,最后,迪奥因吃草而变得体力空乏,奄奄一息。母狮子发现迪奥这一做法后便教育迪奥,说:“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它没有缺点,而是因为它有突出的优点,它是靠突出的观察力、优异的爆发力、锋利的牙齿和准确的扑咬动作,而不是靠完美。没有缺点的狮子是不存在的。”
迪奥听了母亲的话,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它不再把心思放在改变自己的缺点上,而是尽力去发挥自己的优点。三年后,迪奥成了那片草原最优秀的狮子。
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哪方面都比别人强,而实际上,只要有一方面特别优秀,就非常了不起。若要全面追求第一,就可能连一个第一都拿不到。
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刘备文才武略都平庸无奇,却三分天下而居其一。刘邦虽然只是个市井之徒,却知道知人善任,运用谋臣的智慧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从而开创汉家天下。鲁迅少年学医,后弃医从文,而得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如果当初鲁迅追求完美的话,说不准就会寂寂无名,被淹没在了历史中。
请你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只是一种憧憬、一个向往,只能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和体验。
完美就像一个美丽的海市蜃楼,你似乎看得见,但是你永远摸不着。走出完美的虚幻,把握你当下拥有的,才是最实际的做法。
走出完美的陷阱,活在当下就够了
苛求完美的人一般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对自己、对他人都很挑剔。比如,经常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总是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理想标准;或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紧张焦虑,这都不是一种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有人曾经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很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无疑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
人生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次次都能射门得分。
可见,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完美。因为“完美”太过抽象,太过不切实际,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很多“完美”也许根本就不属于你,更不适合你,而且根本就无法在现实里实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却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接受并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轻轻松松地面对当下的一切,即便是当下的一切有多么的不完美。
所以,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你是活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别人的眼里,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
有一个男人一生都在寻找完美的伴侣,但到他70多岁的时候仍是孑然一身。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找了60多年了。”老人说。“难道60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过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永远也找不到了吗?”“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30年前就曾经遇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
“在30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且善解人意,细腻且体贴,善良且纯净,天真且庄严,她……”老人边说边陷入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为什么?为什么?”年轻人急着问道。“因为,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呀!”老人说。刻意的追求往往只会换来失意的惆怅。追求完美的男人偏偏遇上了追求完美的女人!其实苛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完美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了它,世界才变得精彩无限!但是,有时完美运用不当,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你每做一件事都务必完美无缺,那么你可能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而终日闷闷不乐,人生有很多不幸皆由追求完美而导致。
心理学上讲,完美主义是化了妆的魔鬼!必要时,你要对自己宽容一点,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无论给自己制定了多么高远的目标,只要尽心努力过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时时神经紧绷。放开你的手脚,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快活。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地球少了谁都没有多大关系。没有人会像你认为的那样,在乎你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牌子;也没有人刻意关注你今天的仪容够不够精致,笑容够不够优雅,不要再为这些琐事费心劳神了。
如果我们总是苛求完美,那么身边的人就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累,他们不敢轻易与你交往,甚至拒绝和你交往。因为在你的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毛病,所以你总是会忍不住抱怨对方的缺点,而时间再久一些,你可能就形成了指责别人的习惯。试想你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指责自己的人做朋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别人喘息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交朋友的机会。
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在生活中,做事时,你要量力而行,顺势而为,不要太苛求自己,更不可苛求于人!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
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走出完美主义的心理陷阱吧,你可以把握的只有当下,即便是它有多少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