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开始的满足温饱需求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但是公共产品供给却大大滞后。围绕着我国公共产品的特性、供给的范围、供给的效应、供给的主体选择、供给的模式等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讨论。
(一)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
杨静通过总结西方学者对公共品的定义,用马克思主义视角重新对比审视指出,公共产品应该是一个历史概念,对公共品的认识,应当将长期忽视的制度和文化形态公共品纳入其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公共产品理论,才能真正科学地揭示其本质,即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一定范围的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产品。公共产品的分类也要立足本质属性,它是以“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产品。796在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产品概念时,石骥平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公共经济理论是对市场经济中市场缺位的补充,对公共产品更多地关注其搭便车行为,对公共产品传统的定义和推论实际上模糊了公共产品的外延边界,使其外延较为宽泛,一些似乎不太符合公共品定义的产品,也被推论为公共品。
(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1.主体选择。杨静认为,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坚持供求双层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动态观。认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动态变化,其总量、内容、类型和结构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相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会有不同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占主导地位,比如有政府、市场、非营利部门等多种形式的主体,供给模式可以是以其中的某个主体为主导,也可以是多元参与的有所侧重的。在选择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时候,要立足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把握供求的阶段性特征,并以动态视角正确审视各种供给主体供给能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阶段时,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品,居民需要的是更多的赖以生存的维持性公共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依然是主体,不过市场化公共品已成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补充,居民开始需要经济性和社会性公共产品;到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时,政府供给就不再成为公共品供给的主渠道了,而市场、非营利部门、自愿等多元供给格局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公共品。
在准公共物品供给主体选择上,王茜等认为,私人企业参与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会有外部性存在,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政策的效果不仅影响着私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共收益。他们通过对建立的企业先动模式和政府先动模式社会收益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在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由于两个主体投资顺序不同,社会收益的大小也有差别。在私人参与准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下,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有先动优势。对于私人企业来说,较倾向于企业先动模式,而政府则更倾向于政府先动模式。
2.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机制。张宴等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回顾,认为要激发社会成员的爱心,可以通过VCM实验定量地识别利他、奉献精神、互利、收益差距厌恶等社会偏好在自愿贡献行为中的相对作用。他们强调了信息披露、交流、自愿惩罚机制以及自愿组织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对于提高公共品自愿贡献行为的影响,同时强调了信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平等性、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等性质为自愿供给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代陌生人社会中的信息障碍。
(三)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公众参与失效。彭正波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系统完备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领域,普遍存在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失效等诸多问题,表现为公众参与在地方公共产品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失效。如何能够实现有效的公众参与,回应社会公众的意愿和要求,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已经成为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迫切需要。
2、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张益丰等认为主要有:第一,供给总量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纯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善,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二是农村非纯公共产品投入不足,主要是农业水利设施老化、大型灌溉设施短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村公路建设落后、交通不便等。第二,供给结构失衡。“政绩”工程过多,机构臃肿,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等,都使政府的供给效率大为减弱。第三,农民负担太重。农民既要承担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成本,也要承担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此外,农民还对村级社区承担经济责任,无论是税费改革前的“三提五统”,还是税费改革后的“一事一议”,都是农民对公共产品的成本负担。第四,财务管理混乱。现行的公共产品配置过程缺乏约束机制,资金财务混乱,部分管理人员作风不正,暗箱操作、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