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加快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必将促使资本市场迈入国际化的轨道。上海定位,应以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成为日后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平台,尤其是金融和人才交流的场所。学界对国际板是否开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设立国际板的必要性
张仕元认为国际板的推出很有必要,毕竟我们目前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主要是针对境内企业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主要是境内投资者和经过批准的境外投资机构。在我国汇率和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国际化之前,设立一个过渡的国际板,可以缓解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压力。此外,随着国内资本的越来越充裕,国内资本走向国际有很强的市场需求,容许境外企业来境内市场发行股票,可以满足境内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国外企业境内上国际板,肯定会分境内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一杯羹”。这种影响类似于大型央企的上市融资,但近几年来,大型央企的上市融资对市场的影响已越来越小。
刘小元等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的建设,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境外企业上市可以选择发行普通股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实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2)建立境外上市企业遴选机制,谨慎选择境外上市资源。(3)针对境外上市企业,需要突破一级市场的“业绩定价”传统思路,实现从“业绩定价”向“风险定价”的转变,逐步放开IPO市盈率关注。(4)中国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如果制定公司治理豁免制度,就需要充分考虑我国转型经济特定的制度背景、国内股票市场容量和国内投资者的利益。(5)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二)当前推出国际板时机并不成熟
皮海洲认为,尽管推出国际板意义深远,但就目前来看,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并不成熟。A股市场没有义务为外企融资提供服务,特别是在目前国内企业都排队等待融资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早推出国际板,让外企来与国内企业争夺资金。在A股市场还未成熟之前,尤其是在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不能有效解决大小非问题、不能有效抑制新股高价发行之前,国际板的推出是不可取的。中国股市以及股市的管理层都不应该为外企来A股市场“圈钱”提供服务,甚至为此而牺牲国人的利益。
张杰认为,虽然上海推进国际板建设方向是对的,但目前的前提条件还不够成熟,必要的前期准备还不够充分,特别是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服务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相距甚远。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难点需要解决。一是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实现自由兑换,开放国际板,相当于变相地放开了外汇管制,要考虑可能会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对我国金融秩序、市场安全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二是目前国内股价普遍高于海外市场,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流失。三是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是用于境内项目的投资,还是可用于境外投资?四是股票发行制度,是实行实质审核的核准制,还是实行形式审核的登记注册制等。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进度都制约着国际板的开通时间表。因此,国际板的推出应该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在目前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更应小心谨慎,缓行为宜。
潘敏认为,国际板的开设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质量是有一定条件的。其逻辑前提是,随着海外优质上市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机制将促使现有主板上市企业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和质量。然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外部治理机制仅仅是内部治理机制的补充。在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激励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外部市场竞争的效果将会非常有限。因此,在当前主板市场上市企业治理水平和质量普遍不高、股权融资偏好和圈钱动机极强的情况下,仅靠引进几家外资企业来国际板上市就能够提升上市企业整体的治理水平和质量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而且,造成当前我国流动性充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养老和医疗保险不足所导致的高储蓄和过度依赖外需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等,其根本原因并不在资本市场。从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来看,国外企业的上市并非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决定因素。货币的自由兑换、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完善的监管制度、高质量的上市企业以及高素质的投资者等因素才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充分具备的基础上,国际板的开设才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著名公司来国内市场上市,并确保其在上市和交易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其资本大规模流进流出对国内市场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