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船业大亨奥纳西斯说过: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国家在竞争、民族在竞争、企业在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竞争,谁落后谁就处于被动的地位。可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生活也越来越安逸,不少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下,丧失了竞争意识。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会竞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便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知道,一个不敢去竞争的人,他的人生也不会成功。因此,我们应当适时地鼓励孩子勇敢去参与竞争。其实孩子的竞争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最初的竞争性语言便是“我的最好”、“我的最大”……到了上小学后,他们经常构思一些有规则、有组织、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有竞争性的活动。这些活动会激励孩子自觉地去努力,进而显示出自己比同伴更为优秀。更多的竞争则是在班级中展开的,比如学习、体育运动、交友等。可以说,竞争如影随形,时刻存在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力,不仅能促进他的积极成长,更能决定他以后的命运走势。
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这两个竞争对手在双方激烈的竞争中也正突出了竞争的效果。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都盯死了对方,只要对方一有新动作,另一方肯定也会有新花样。可口可乐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飞机在空中喷出烟雾,画出“COCA-COLA”字样,可惜因为缺少经验而失败。百事可乐在1940年一下租了8架飞机,飞机飞了14. 5万公里,在东西两海岸城市,以机尾喷雾,写下百事可乐的广告。可口可乐当然要及时反击,为强化国民第一饮料的形象,可口可乐赞助了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并请名人啜饮,将其照片刊在杂志封面。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宣传广告方案更有创意。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卡通片,而且还创作了一首风靡全美的广告歌曲。两大巨头在竞争中可谓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来击败对手,但结果却是二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见,只有不断的竞争,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一直向前。
1. 给男孩行使权力的机会
男孩喜欢做“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卫生督促员,也能让男孩兴奋不已。同时,男孩为了做好“头”,会变得更加积极上进。
王权的妈妈规定,星期天这一天,由他来“当家”。王权要负责这一天的家务,让它正常运行。家里一切大小事务,都应该向他汇报,由他做出点评。王权像个小领导一样,一会儿去看看妈妈准备晚饭,一会儿去看看爸爸的卫生做得怎么样了。
王权也有任务,他也要努力做好分工的家务。妈妈总会问他:“小当家的,快来看看我做得怎么样。”王权就会马上去视察。一天的任务完结后,王权会对表现好的人进行表扬。
男孩在执行权力的时候,会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妈妈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鼓励男孩自理、自立,让他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虽然男孩给出的意见未必合理,但是,男孩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了,生活热情度也会提高。
2. 不要挫伤男孩的竞争积极性
男孩会始终让自己处于竞争状态中,无论他是否取得了成绩,妈妈都要给予赞扬,不要轻易打消男孩的积极性。男孩愿意与人竞争,而且是正当竞争,没有耍花招,妈妈也应给予夸奖。
刘明5岁,但他常和妈妈说,我今年要得十朵小红花,我一定要超过刘军。妈妈每次听到他讲目标,都会鼓励他说:“在妈妈心中,你是最棒的,一定可以打败对手。”一天,他高兴地对妈妈讲:“今天我得到小红花了,刘军一朵也没有。”妈妈赶紧说:“是吗,那你又超过了他一次,今年拿红花的总数肯定会超过他。”刘明非常得意地把红花贴在了墙上,作为他的战利品。
妈妈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男孩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自己进步了,妈妈却抱怨他进步得不够,而给他提出更高的目标。妈妈的行为常会打击男孩的竞争意识,让男孩不愿再进取。
3. 鼓励男孩通过竞争赢得胜利
男孩的竞争心理也就是喜欢争强好胜,如果妈妈巧妙运用,不仅能调动男孩的积极性,还能帮助男孩改掉一些坏毛病。
陈宝的屋子里乱乱的,妈妈想让他收拾一下,他却说:“乱点好,看着也挺舒服的。”妈妈灵机一动,对他说:“我们来个比赛吧,我整理我的卧室,你整理你的,我敢打赌你肯定没我干得好。”
陈宝一听就来气了,说:“不可能,我只是不愿意,要是我来做,肯定不会输给您。”比赛开始了,妈妈故意放慢速度,而陈宝干劲十足。最终,他战胜了妈妈,十分开心。
生活中还有些男孩竞争心理用“偏”了,而现实中,这种用“偏”没用在“正道”上的现象绝对不在少数。比如:男孩没有好好学习,但又想考个好成绩,于是他“买通”了坐在他旁边的同学,让他把写上答案的小纸条给自己传过来;男孩竞选班长失败了,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找了几个“哥们儿”把他的竞争对手狠狠“扁”了一通等等。
家长要告诫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的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沿着“弯路”成长。小时候就考试作弊、拉帮结伙,长大以后,他可能还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男孩这种过强的竞争心理,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这是男孩的优势所在。因此,当你试图想通过你的“高招”,对男孩进行重新“编程”时,你不如这样做:告诉你的男孩要遵守竞争的规则——公平、公正、正当,然后就放手让他去争吧,这样将更有利于这个小男子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