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0900000073

第73章 梁王刘武

1.梁王刘武入都

景帝前元三年冬十月(公元前152年),在中原通往长安的大道上,一队人马疾驰而来,越走越近。为首的是一位公子模样的人,一眼望去,此人二十五六岁年纪。只见他头戴王冠,披在身上的红色斗篷迎风招展,显得雍容华贵。他眉目轻扬正引颈眺望着繁华的长安——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权力、威望、文化和财富的中心。

原来正是梁王刘武从封地梁国入朝觐见皇帝。梁王刘武是汉文帝少子,皇帝刘启的同胞弟弟,深得母亲窦太后的喜爱。刘武原在代国为王,后被文帝封为梁王。梁国统辖40余城,皆是膏腴之地。梁国地处京城长安之咽喉,为京城屏障,政治地位特殊,非一般诸侯国所能相比。

景帝闻报梁王来朝,派使持节,用了天子的御辇出郊迎接,一切仪制与天子相同。梁王一行到达灞桥,梁王换乘御辇,前有鸾旗引导开路,后有车马随行护卫,好不威风。梁王刘武乘坐在仪仗隆重的御辇中十分惬意。他出神地看着阳光浩浩荡荡泼洒在宫殿群金色的屋顶、宫墙和广场,秋日的阳光坚脆,只听见阳光落下时的玻璃般的细碎声。梁王不由得想入非非,自己有朝一日能坐上皇帝宝座,那才是真正的称心如意……不一会儿车辇驶到阙下,梁王刘武下车拜谒,景帝即起座出殿,亲自将梁王扶起,携着他的手进入宫中。

景帝为梁王开宴接风。

窦太后最偏爱少子刘武,景帝只有这个胞弟,自然格外优待,两人拜请太后一起赴宴。那一天是快乐的,沉闷单调的宫廷生活忽然波光荡漾,侍者们屏声静气地穿梭,将丰盛的筵席摆开。每个人都惊喜地看了一眼太阳,此时日当正午。

窦太后坐在中间,景帝与刘武分坐左右,母子欢聚一堂,真是天伦之乐,喜气融融。

酒过数巡,酣畅耳热之际,景帝有些欣喜忘情,对刘武说道:“千秋万岁后,将帝位传于王。”

此言一出,刘武心里惊喜。虽然知道这是一句醉语,但将来也好以此作为话柄。想到这里,刘武当即拱手示谢。

太后心中十分宽慰。看到梁王入与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觉得这兄弟二人关系融洽和睦,正好请景帝与小儿刘武订立一个传位的密约。

不料有一人走到席前高举酒杯说:“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父子相传已成定例,皇上怎么能传位于梁王呢?”说罢斟酒一杯,捧于景帝手中并高声说:“陛下今日失言,请饮此杯。”

景帝一看乃是窦太后侄子,詹事窦婴。景帝这时也感觉自己出言不周,便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梁王斜眼看着窦婴,面带怒色。窦太后眼看着好好一桩美事被侄儿搅黄了,心里懊恼,随即罢席,怅然入内。宴席不欢而散。

第二天窦太后余怒未消,将窦婴门籍除去,从此不准入见。梁王刘武在京逗留了几日,也辞行回国去了。

2.梁王觊觎帝位之心不死

前次梁王入朝,景帝酒后有将来传位之言,却被窦婴阻拦。梁王扫兴回梁,一直没有入朝。直到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梁王在七国之乱中坚守睢阳有功,阻挡了吴楚叛军通往长安的路途,歼敌与汉军同。梁国因此得朝廷赏赐无数。梁王刘武又得赐天子仪仗旌旗,出游时前呼后拥,出称警,言从跸,排场盛大直逼天子。梁国府库金银积至亿万,珠宝比京师还多。

梁王令扩建梁国国都睢阳城方圆70余里,大治宫室,修筑上下两层的道路称为复道,宫室建筑规模宏伟,高台入云,亭台楼阁连接30余里,极尽奢华。又建东苑300余里,只见园苑之内新近凿池为湖,堆石为山,集天下奇花异草,置于其中。园囿中宫殿鳞次栉比,巍峨宏丽,亭台楼阁,金碧辉煌。远远望去,碧波万顷,画舫无数。真是风光优雅,景色怡人。

梁王好养食客,引为幕宾,招延四方豪杰,山东游士莫不至。如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吴人枚乘、严忌等都陆续趋集梁王门下。

此时,又一位重要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出生蜀地,他相貌儒雅,才华超群,乃当今才子。司马相如当时在京城做了一个小官吏,自觉空有满腹文采无处施展,风流倜傥的梁王刘武前次入京时与司马相如一见如故,司马相如便托病辞官,到梁王府中从梁王游。

梁王经常设宴东苑,将这些文人名流延为上宾,赏酒赐墨,提诗赏月,称盛一时。梁王刘武鼓励创作,当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枚叔集》,邹阳的散文《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等作品名扬海内。

梁王刘武整日宴饮取乐,拥美姬、弹丝竹、扩宫室,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梁王暗中制造兵器弩弓数十万,养士千人,觊觎帝位之心不死。梁王宠信的中尉公孙诡仍然在不失时机地暗中斡旋,为梁王谋划帝位。

太子刘荣被废的风声传至梁国,公孙诡献计让梁王乘机入朝,以观内变。

梁王进京谒见太后,婉言请太后为他做主,仗着母亲的宠爱,订一个兄终弟及的新约。

太后偏爱刘武,自然听从。遂由窦太后出面,招景帝再设家宴。

席间太后对景帝说:“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了,你是梁王兄长,以后弟弟就托付给你了。”袁盎宋人绘《却坐图》景帝听了慌忙伏身跪拜道:“谨遵慈命。”

太后大喜,命景帝起身,三人一同醉倒方散。

景帝酒后回味太后所言,觉得话中另有含意,莫非趁我废了太子之机想让梁王接替储位?景帝特意召集大臣密议此事。

太常袁盎说:“臣料定梁王为储君是太后的意思,臣以为断然不可行。”

袁盎说:“陛下听说过春秋时宋宣公么?不立儿子殇公,偏立弟弟穆公,后来五世争国,祸乱不绝。《春秋要义》中说,在大应该居正,传子不传弟,免得乱了规矩。”群臣赞同,景帝点头称是。

景帝便将袁盎之言告知太后。太后虽心里不快,却也无可驳斥,只得罢议。梁王计谋没有得逞,十分懊恼,心中怨恨袁盎多事。

梁王见此事不成又生一事,上奏景帝说,要修筑一条由梁国直通长乐宫的车马通道,这样自己可随时入见太后。这件事又是突发奇想,自古罕见。于是景帝又召集群臣同议,将梁王上书交给众臣看阅,袁盎又首先反对,据理驳斥。

景帝依言答复梁王说:“此事荒谬,断然不能办理。”并命梁王马上回国。

两次计策均被袁盎弄得落空,只因景帝遣归,梁王刘武方闷闷不乐而去。

公元前150年4月,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刘彻之母王美人被立为皇后。刘武见自己的皇帝梦破灭,便迁怒于袁盎等朝臣,恨不能将他们碎尸万段。

3.梁王挟恨杀袁盎

忽一日,景帝闻报,太常袁盎被人刺死在安陵门外,遇害的还有数位大臣。景帝惊讶片刻,望着左右的大臣说:“定是梁王所为!朕回忆起遇害的这些人,都是前次议事不赞成梁王的人,所以梁王挟恨,遣人将他们刺死!”

景帝即命有司调查此事,限期破案,捉拿刺客。

有司查得袁盎尸体旁有一把剑,此剑剑柄很旧,刃口却新,确定此剑是经过工匠打磨、削铣的。衙役取剑沿街逐户寻找线索,查至一铁匠铺,工匠承认,梁国郎官曾令他打磨过此剑。有司奏明景帝,景帝派田叔、吕季主两人前往梁国缉拿凶犯。

田叔、吕季主奉命同赴梁国。田叔明知刺杀袁盎的首犯是梁王刘武,但梁王是太后爱子,又是当今皇上的胞弟,怎能叫他抵罪?姑且把梁王撇去,将梁王幸臣公孙诡、羊胜当作案中首犯捉拿。公孙诡、羊胜是梁王的左右手,这次行刺是他们出谋划策,梁王正在为顺利刺杀袁盎等人暗自得意,岂肯交出二人,索性把他们藏匿在自己的王宫之中。

田叔亲自持诏令梁相轩丘豹、内使韩安国缉拿二犯,不得延误。

这韩安国确有才能,七国之乱时,吴国攻打梁国,多亏韩安国能攻善守,梁国才得以保全。梁王每犯错误,被母后、兄长责备盘问,多是韩安国进京斡旋,求长公主代说好话,梁王才得无事。今梁王将公孙诡、羊胜藏匿王宫,韩安国不便缉捕,又不能推卸责任,踌躇了几日,韩安国拿定主意入梁王宫中面谏梁王。

韩安国委婉地对梁王说:“大王是皇帝的亲弟,但比太上皇与高祖刘邦,皇帝与临江王,谁更亲近?”梁王回答说:“我却不如。”韩安国说:“高祖提三尺剑自取天下,他的父亲太上皇根本无法制约,就在老家养老。临江王无罪被废,为了侵地一案,自杀中尉府。父子至亲尚且如此,俗语有云,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今大王听信邪臣的主意违法犯禁,天子为着太后,不忍加罪于王,只让你交出诡、胜二人,大王还在竭力袒护,不肯遵诏。恐天子一怒,太后亦难挽回。况且太后连日伤心落泪,希望大王改过,如果大王还不觉醒,气死了太后,你将向谁求救呢?”

梁王听了韩安国的话已是泪流满面。只好进入内室嘱二人自图。公孙诡、羊胜只得服毒自尽。梁王将二人尸首交给田叔、吕季主。

田叔、吕季主查完刺杀袁盎一案,回朝复命。半路上,田叔将带回的案卷全部焚烧。

田、吕二人还朝,景帝问道:“梁国的案子已办否?”

田叔说:“此事是公孙诡、羊胜主谋,二人已经伏法,案子已经了结。”

景帝说:“梁王是否预谋?”

田叔答:“梁王不能辞责,但陛下不必穷究。此案若认真办理,梁王难逃死罪。陛下试想,太后溺爱梁王,梁王又是陛下的胞弟,若赐一死,太后因过度忧伤出现意外,陛下当落不孝之名了。臣大胆地把案卷毁了。与其陛下两难,何必再留案卷,株连无穷呢?不如就此作罢,两全其美。”

景帝正在担忧太后日夜哭泣不安,听到这话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即令田叔回明太后。太后听了转忧为喜,心里宽慰,当即重赏二人。

4.梁王之死

过数月,梁王入朝谢罪。

心有余悸的梁王刘武让随从车马停在关外,独自潜到姐姐长公主处打探消息。景帝听说梁王入京,派人迎接,却不见了梁王。景帝命人四处寻找没有踪迹,景帝正在惊愕之际,只见太后大哭而至。

太后哭喊道:“皇帝果然杀了我儿了。”景帝有口难辩。

正闹得不可开交之时,侍者入报:“梁王已跪在阙下请罪。”景帝忙派人迎梁王。太后收住泪水,把梁王拉到跟前,仿佛宝贝失而复得。梁王自觉惭愧,满口认错,景帝不再查咎,诏令梁王车骑随从入关。

但景帝也从此与刘武日益疏远。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复入朝,梁王闻知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寝,每日入宫去见太后。可是景帝对他只是稍稍应酬而已。

梁王上书景帝想滞留在长安侍奉太后,未获景帝同意。

梁王不得不归梁国,数日心中不快,便想围猎消遣一回。时值春夏之交的6月中旬,围场林木茂盛,蒿草齐腰,瘴气弥漫,梁王追鹿逐兔,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这时有人献上一牛,背上生足,梁王大惊失色,急忙罢猎回宫。

回宫后梁王觉得心惊肉跳,时而汗如泉涌,时而妄言谵语,进而牙关紧闭,左右慌忙求医。梁王因受到惊吓得了热病,拖延到了第6天,正当壮年的刘武就死了。

窦太后惊闻梁王死,悲痛欲绝,不食,埋怨景帝说他逼归梁王以致毙命。景帝惊恐。为安慰太后,景帝分梁国为五,尽封梁王五子为王,并赐谥梁王刘武为孝王。太后闻报,心里稍有纾解,方起床进餐。

梁王刘武先封代郡,又徙梁国,居诸侯王之位先后35年。刘武统辖梁国的25年间,是梁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梁国拥资甚巨,黄金珍玩不计其数,梁王刘武死时尚余黄金40余万斤。刘武不知足,还想谋取帝位,最终失意身亡。

同类推荐
  • 吕奉先横扫战国录

    吕奉先横扫战国录

    为了和谐安定,本书已经暂停更新,请大家移步阅读新书《妖道的都市怪谈》书号:2098208
  • 惊天末日之活着

    惊天末日之活着

    铁血柔情,恩怨情仇。方凡:“末世后才开始末世,我活着除了大道天下,剩下的也和诸位一样。”“得知将死,和不一起拼死一战!”“我方凡拜谢大家了。”只见雷鼓空冥,瘦旗满天。众人皆道:“守土,杀低。”“活着,活着,活着!”呐喊声响策四方,惊天大战一触即发!
  • 国战道

    国战道

    错乱复杂的时空,导致这个即将改变的历史。
  • 大辰帝国

    大辰帝国

    三百年的大辰王朝,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值此天下扰攘之时,英雄与滑贼并起,坐拥美人,指点江山,欲逞一世之威风,留万代功名。而一个玩世不恭、初出茅庐的郡学书生,也将借这无边风雨,青云直上,最终成为以天下为局的棋手。(这是一个讲述屌丝翻身把歌唱的故事……看着凑合的话,还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感谢感谢~)
  • 直播之我为曹植

    直播之我为曹植

    轻轻的我来了,悄悄的我挥了挥翅膀,于是走上了迎娶白富美,担任CEO,走向人生巅峰的不归路。
热门推荐
  • 圣南学院男神团

    圣南学院男神团

    以第一名考进圣南贵族学院的莫璃央,因为穿着老土,瞬间成为全校的焦点,多亏出现了一位天使般的少年,拯救了无助的少女……难道粉红奇缘就要开始了吗?可是,原本的天使少年沐槿熙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大恶魔,整天以欺负她为乐趣!
  • 中藏经

    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殿下冷颜女:非你不赖

    腹黑殿下冷颜女:非你不赖

    她杀人无数,双手沾满鲜血。却不曾想有一天会被自己所信任的人毒杀。他沉睡千年,一朝醒来,只因找到转世的她。他曾经欠她一世,纵然物是人非也要弥补,只为心中执念。当她异世重生,他从黑暗中渐渐醒来。分隔千年的目光再次对上,这次又是怎样的结局?然而。。。喂,谁来解释一下,这家伙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她耍赖!?某郁面无表情看着坐在她床上的某男,“阎君犹你丫给我滚开。”某阎,“娘子这样对为夫,为夫当真是好伤心~”“......我不认识你”“娘子快过来歇息吧,为夫可是暖好床了”某郁一脸黑线,“阎君犹,你又耍赖......”话未说完,便被面前的人一把捞入怀中。“放心吧娘子,我阎君犹永生永世,非你不赖。”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1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圣荆棘之冠

    圣荆棘之冠

    人们因为畏惧着改变从而反抗,一但面临着利益的颠覆改变他们却比谁都疯狂...已疯狂的人疯狂的反击,而他们就是疯狂主义压榨下牺牲品
  •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本书围绕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全面阐述宝宝出生后前三年心智的全方位发展。全书共五章,包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呵护儿童的道德生命,社会适应——儿童健康的统合,幸福宝宝慢慢长大,在宝宝心智成长的路上。
  • tfboys看见凋零的瞬间

    tfboys看见凋零的瞬间

    闭上双眼,思念,蔓延开来……浅浅的回忆……苦涩的泪水,冰凉透底的心。化作浅梦,迷恋心头,化作心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驭兽王妃可定国

    驭兽王妃可定国

    他逃婚,被人追杀,逃进了密林,她一个初级驭兽师,刚出山就误跌入山崖,他和她好的坏的都一起经历了,她保护了着他,两人火花四溅。他讽刺的说:“一个女人连饭都不会做,你还不如在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她火冒三丈,一脚差一点要了他的小命。报复还是爱上了他,沉默片刻,她不得不承认,她真的爱上了这个闲人王爷。人人都羡慕的皇后位置,不知烧了几辈子高香,她却不想要。这是一个恨生爱,危机四伏,最后终于修成宠婚的故事。
  • 那山那海那传说

    那山那海那传说

    主人公木临海在开学前得到了一本“外婆制作的书”,从此生活多出了一些“意外的事件”,这些事件或奇异吊诡或感人心脾,究竟是冥冥中注定要发生的事,还是生活本来就是一盒无法揣测的巧克力?也或许就像文中山大人所说——其实很久以前我就见过你。
  • 追梦蝴蝶

    追梦蝴蝶

    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平易近人,待人和蔼,平日喜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