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8300000022

第22章 企业文化的构成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国内外对企业文化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企业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3部分构成,这一点己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整合功能。在传统的理论中,企业文化被认为是文化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与经济学无关。然而,企业文化却具有丰富的经济学内涵。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企业文化还被看作是非正式制度。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构成

认识企业文化并非易事,原因在于企业文化既有显性的内容,又有隐性的内容。美国学者帕米拉·路易斯、斯蒂芬·古德曼和波特利西亚·范德特认为,企业文化由具体行为层和深层两部分构成。具体行为层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深层是看不见的观念、共有价值观、宗旨和行为标准。支持这些具体行为的是企业员工心灵深处看不见的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情况就像冰山一样,人们所能见到的具体行为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在冰山下面,看不见的观念、价值观、宗旨、行为标准占大部分,但却发挥主要的和基础的作用。因此,认识企业文化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而要努力去揭示深藏员工心灵深处的东西。

根据企业文化对人的思维、行为影响的差异,可以将企业文化描述成3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它起着核心的作用;第二层是中间层,是企业具体行为和习惯,即“我们做事的方式”,由核心层决定;第三层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标识、文字等,由核心层和中间层决定并表现核心层和中间层。

我国一些管理学者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有3个:表层文化、中间层文化、深层文化。表层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包括工作场所、办公设备、建筑设计、造型布局、社区环境、生活环境;中间层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而深层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组织目标、组织宗旨、组织精神、价值标准、组织道德和团体意识等观念文化。它的构成要素有组织精神、组织理念、组织价值、组织道德、组织素质、组织行为、组织制度、组织形象等,由此构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复合网络。由此可见,最深层的企业文化是属于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一般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宗旨、企业使命和企业目标;中间层是指行为文化,包括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企业人际关系;而表层则是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环境、企业器物、企业标识(如厂歌、厂徽、广告语)等。由于企业的精神文化决定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尤其是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个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主要介绍企业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伦理道德。

(一)企业价值观

国外管理学家一般认为:价值观是“组织的基本观念及信念,他们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哲学的本质就是追求成功,而价值观提供员工一致的方向及日常行为的方针。这些成功的模式决定了公司英雄的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中的神话、典礼和礼仪。”

价值观是关于事物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评价。而企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为全体员工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以企业中的各个个体的价值观为基础,以企业家价值观为主导的群体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必有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或称为主导价值观、基本价值观)。

从企业价值观形成过程来看,其规律是:由一元的价值观发展为多元的价值观,再由多元的价值观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体系中,除了核心价值观以外的部分均为一般价值观。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创新观、信用观、服务观、激励观、效率观、危机观和成败观等。

企业的使命主要阐明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即企业的生存意义,它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展开。宗旨就是一种根本主张,这种主张由使命规定了的,是使命的深化,是实现使命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宗旨比使命更具体、更具有规定性。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一种宗旨能够明确地阐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从而有助于该企业保持特色。它还能使计划具有效率,并使分享这个共同文化的人们互相协调。”它阐明企业应该怎么做,奉行什么原则,通过什么根本途径,采取什么根本方法,去实现企业使命的要求。宗旨把根本追求深化到如何做的层面,有助于使命的实现。而企业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要瞄准的方向,是企业使命和宗旨在奋斗方向上的凝结,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是员工行为的根本导向。

(二)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是由企业领导人所倡导和精心培育的,并为员工群体认同的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使命、宗旨与目标的思想观念、精神支柱。企业精神是一种团体精神,对企业使命、宗旨、目标凝结成一种信念、一种感情、一种意志的表达,它贯穿了对企业使命、宗旨、目标的坚信和实现的决心,是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企业因自己的生产方式、历史传统、产品结构、管理风格、员工状况的不同,受社会潮流、民族精神的影响,必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但企业精神往往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先进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如澳大利亚69%、美国77%、德国79%、日本几乎100%的企业都有比较明确的企业精神或类似用语的表达。如松下的“产业报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资本企业的“民生精神”、“东亚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企业的“孟泰精神”、“铁人精神”等。

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观是一个关系范畴,反映的是衡量价值判断对象的哪些属性能够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标准;而企业精神是一个状态范畴,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的精神状态,不作价值判断。虽然价值观也是精神领域的东西,但价值观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指导选择,解决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做,并在许多件值得做的事中应该选择哪一件先做的问题。而企业精神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舞士气,并营造把事情做成的精神氛围。正确的价值选择是企业精神发挥作用的前提,但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也需要高昂的斗志和精神状态才能实现。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表现,一个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很高的企业,其做出的选择也必然是高水准的,相反,一个缺少斗志、精神委靡不振的企业,其做出的选择也不可能是高水平的。

(三)企业伦理道德

在印欧语系,伦理、道德分别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其原意都是指“风尚'、“习俗”,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我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德”是指“道”对自己有所得的东西。而现在的“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是指人们之间的关系,“理”是指道德或规则,伦理是指“道德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总和。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善与恶、诚实与虚伪等原则为标准来评价员工的行为,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企业各种关系的协调运转。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约束着员工的行为,这种约束有别于企业的规章制度,又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紧密相连。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是一种强制性的,它要求员工“必须这样做”,而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作为规章制度的补充,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软约束,它要求员工“应该怎样做”。但是,企业的伦理道德大量地渗透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通过有关的“守则”、“准则”、“条例”、“制度”及其他规章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伦理道德与规章制度的统一。

美国学者罗斯就美国企业的道德准则征求1000多名公司主管和高级职员、商学院院长和国会议员的看法,有63%的调查对象说坚持企业道德高标准能增强其竞争地位,只有14%的人说坚持道德高标准的公司都是比较差的竞争者,而23%的人回答说,道德标准对其竞争地位有影响,但与企业的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可见道德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热门推荐
  • 观河集节钞

    观河集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英灵传奇

    英灵传奇

    一位没有魔力的少年,一个记忆残缺的灵魂,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一段永远流传的传奇。
  • 冷面神医

    冷面神医

    她8岁那年与他相遇,那时他10岁,他们第一次相遇,带着纯真与快乐。她15岁那年被他表白,那时他17岁,他们充满着幸福。她21岁那年被他亲手杀死,那时他23岁。他们一个带着怨恨一个带着愧疚。重生后,她对所有男的印象都不好,包括他,而他却对她一见钟情......
  • 30+女人气血养颜经

    30+女人气血养颜经

    本书围绕30岁女性气血问题引发的十大皮肤问题,如萎黄、色斑、干燥、松弛、眼袋、黑眼圈等,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通过简单易行的中医手法:如食疗、按摩、艾灸等,来调理气血和五脏,达到从身体内部美容目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 云娘修真记

    云娘修真记

    不逆天,不仇恨,温情文。修真界的小姑娘云娘,自幼就有万千宠爱,出生在修真世家,天赋尚好,性情尚好,容貌,恩。。。勉强尚好,有竹马一枚,天赋上佳,性情上佳,容貌尚可。卿哥儿“云娘,只羡鸳鸯不羡仙。”云娘“可是,鸳鸯多是多情种啊”“恩。。。算了,还是一起修仙吧!”这是一个,其乐融融,夫妻双双把仙修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夫君等等我啊

    夫君等等我啊

    茶馆里,说书人兴致勃勃的说着,“话说这阮家大小姐阮思团可是古今以来第一豪放的奇女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