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从起初的自发探索到后来的全面推进,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从这些大学生村官中将出现一大批经过实践检验的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和卓越领导者。
当前,大学生下乡当村官与上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学生村官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国家事业发展的层面看,迫切需要一批既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又了解熟悉国情的优秀年轻人,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而大学生村官这一不断壮大的群体,将会成为国家未来各个层面的领导人才的重要来源。这一点,正是中央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此项工作的深意所在。
如果我们再从大学生村官们自身成长来看,经过了基层的艰苦磨砺,经过了第一线的实践,不仅了解了我国最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增进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而了解国情、民情,这样的人生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自然能够为未来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贯彻党的十 七 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战略举措。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社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历史性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但现在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匮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地方村级组织后继乏人;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城市里找工作困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要向农村倾斜,人才更要向农村倾斜。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既有利于解决农村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其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优化党政干部来源结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长远大计。
我们党的根在人民,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干部必须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干部的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是从学校门直接进机关门的干部,从农民、工人中成长起来的越来越少。机关层次越高,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就越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造成我国干部队伍的根本性缺陷,产生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危险,疏远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影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让党政干部培养链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扎根到农民这个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中,有利于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保持党的政治本色。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从工农一线培养年轻干部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年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注重在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推动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在革命和建设第一线成长起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现在的党政领导干部许多都有在农村工作的经历。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从1980年起开展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20多年来,“选调生”总数已达10万多人,目前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5800多人。这充分说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
因此,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符合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