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5700000002

第2章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胎教

胎教绝对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它是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丈夫既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又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甚至还有心理共鸣的角色。在对妻子和胎儿各方面情况与时俱进、了如指掌的同时,还要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这一切演变得更好。任何时候丈夫都必须意识到自己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我国古代就大力提倡胎教。古人认为,母体中的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亲情绪上的喜怒哀乐,并且接受其言行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古书中就有对女人怀孕期间相关要求的记载,指出孕妇必须要谨慎遵守各方面的礼仪,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保持优雅的仪态,不能因为身体情况特殊,就不拘小节,这样母亲才能够给胎儿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古代的皇室贵族中,越是出身高贵的女人就越是要注意自己在怀孕方面的言行举止。

为了孩子的未来,教育必须从胎教开始

什么是胎教?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有一些大致的概念,知道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可就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言,孩子都还没有出生,父母又究竟能做些什么努力呢?也有人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胎教过程中准爸爸和准妈妈都应非常重视胎儿,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宝宝本身就是全家人的希望。可究竟该如何重视,怎样做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还是会显得混乱且没有头绪。

时下的一些孕妇杂志对胎教这件事常常多有涉及,可由于刊物的版面以及整体风格所限,还是难以让准爸爸和准妈妈从整体上把握胎教。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甚至错误地把胎教和整个早期教育阶段相混淆,认为胎教是在孩子出生后才要进行的事情。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从精子和卵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到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形成胚胎,再继续发育成胎儿,这其中的任何一段时期都显得非常敏感,特别是母亲怀胎4个月左右,腹部微微隆起的时候,胎儿总是试图通过一切途径,感知外部世界传递给他的刺激。

如果此时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爱意,是知识,是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情绪,那么孩子也会有相同的感觉,这完全能够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因此只要父母用心于胎教,尽可能为孩子做得更多更好,那么应该说,胎教是绝对能够对孩子起到良性影响的。这一点已被临床医学实验所证实,与没有进行过胎教的孩子相比,从母亲计划受孕就开始实施胎教,这样出生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思维敏捷、反应较快。

重视胎教是人类历史的传承

其实,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胎教的重要性,并且随着人类历史以及医学的发展,胎教的理念以及方法也得以代代传承。时至今日,胎教已经成为了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系统科学,胎教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更多家庭所接受,诸如孕妇装、孕妇杂志以及胎教用品等,甚至跻身时尚的行列,一度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现代胎教是人类以往孕育后代的实践经验和现代医学发展的结晶,它将前人的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经验进行考证,从而形成真正的智慧。我国在胎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突出的,诸如几年前,在日本举办的一个关于人类生养后代研究的学术活动上,来自我国的医师就提出了关于胎教的中国历史考证。这份报告上说,在我国云南省出土的一块墓碑上,就记载有女性怀孕时的注意事项及对于孩子出生后的期望。虽然这是数千年前的文字资料,却非常详细地涉及到了胎教的一些知识,特别是对怀孕的注意事项描述得非常详细。研究人员通过与现代医学资料对照,发现差别甚微。

此外,墓碑上诸如一些胎儿器官分化方面的描述几乎与现代医学研究完全相同,专家学者在惊讶之余也意识到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对胎教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特别是在胎儿发育以及母体的变化情况方面,虽然没有今天精密的仪器以及数据资料作为参照,但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让人们对怀孕分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进而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平安。虽然由于社会生产力所致,古人的很多意识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关于胎教的部分资料有一些相对迷信的地方,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对人类智慧的积淀和传承可见一斑。如果没有这些早期的观察和猜测作为基础,那么今天的人们也就不会对胎教这件事有更多把握。归根结底,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期望生下健康聪慧的婴儿。孩子就是父母永远的希望,应该说无论何时何地,这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日本的很多风俗习惯和我国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他们历史上的较长一段时间都以中医为传统,后来随着学习西方思想的影响,1850年后,日本开始相信西方医学,并逐渐形成西医为主的医学格局。由于当时西方医学的研究水平有限,所以日本民间很多关于胎教的说法都被认为是迷信,只是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人们才意识到,传统经验中的部分内容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特别是胎教内容中关于胎儿与母亲有联系的观点,以及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谨慎言行等,都成为了后来人们关注胎教研究的焦点。

小贴士

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漂亮、善良、活泼、热情。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父母则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智力超群,拥有与众不同的才能,以便长大成人后在自己的人生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必须从胎儿做起。胎儿具有惊人的学习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如何通过胎教开发胎儿的这一能力,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同类推荐
  • 好“孕”自然来

    好“孕”自然来

    本书将传统易经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准妈妈量身打造了这部好“孕”秘籍。它包含:孕前篇(如何交好“孕”)、育胎篇(如何养胎、护胎及正确胎教)、出生篇(如何选择好命的出生时间)及育儿篇(如何为婴儿打造优质、安全的成长环境)四大部分。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好“孕”风水的奥秘。
  •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本书内容涉及了家庭育儿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宝宝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到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再到宝宝有了内心的需要,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等部分,针对育儿问题的最新研究,给关心宝宝成长的父母们,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计划和帮助。
  • 孕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问题

    孕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问题

    本书所收录的1000个问题是经编辑网络征集而来,由作者筛选、分类,是孕妈妈最普遍关心的问题,答案是作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精心回答,希望读者能够得到帮助。
热门推荐
  • 冰清玉洁:校草别这样

    冰清玉洁:校草别这样

    你说过,你不爱我,但我爱你,我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你,我爱你,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 你的心是无法登陆的岛

    你的心是无法登陆的岛

    青春简直绚烂得像一幅泼出去的油彩。虽无章法,但那颜色就已经够让人羡慕了。她是沙漠里的仙人掌,从不似水仙那样娇弱,一点点水,就能活下去,活得悲伤点,义有什么关系。所有粗制滥造的故事,只要有一个人认真了,就会变得动人。所以,所有的暗恋,偏执固执地仰望,明知不可能却不肯撒手。
  • 君妻

    君妻

    金戈铁马,战国柔情!他说,天下一统,江山平分,届时她是异国长胜大将军!他说,我若为帝,后位必然是你,届时她是他一纸协议下的妻子!带天下一统,他以为帝,他给她的只有一座千里孤坟!而她给他的,却是一个天下一统的新景象!一张华丽的乱世版图,十二国共存;狼烟四起,战鼓擂鸣,权利的巅峰用尽了多少将士与无辜百姓的鲜血铺染促就;王者霸业成就,乱世的终结又淹没了多少乱世枭雄的名字;英雄泪,女儿情,生相随,死同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纪史诗

    纪史诗

    地·水·火·风·雷·光·暗·时间·空间人族不屈意志的传承、九尾狐族的遗馈、太古时光龙的恩赐、世界之树的躯干、地精一族的友谊、矮人部落的赋予......东·战斗法师学院南·魔法研究学院西·帝都文明学院北·战争军事学院
  • 我的生活不是梦幻

    我的生活不是梦幻

    现实,就是现实。即使追梦。梦境就是梦境,即使压抑。一个柔弱女生最寻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曾认为自己敏感,曾认为自己多情,曾认为自己怪异,现实的镜子给自己的是什么?最终的梦最终能否成为现实?仅此献给那些追梦,跌倒在路途中摔倒的人…………
  • 云兮何兮:独爱世子妃

    云兮何兮:独爱世子妃

    自幼时,便喜欢素未谋面的那个女子,是巧合?是缘分?还是注定?看一段自始至终的纯爱故事
  • 穿越时空之恋情

    穿越时空之恋情

    现代穿越到古代,主角一,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喜欢上了古代的男孩!两个幸福的在一起。
  • 天下第一呆萌大宗师

    天下第一呆萌大宗师

    一个少年,呆头木脑但是一出生就是小指镜一个老者断言少年会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宗师过了几个月之后,少年却被打成了废材...
  • 仙炼天下

    仙炼天下

    漫漫仙途,谁主天下?一个地球上的杀手重生在仙侠的世界,得到上古传承,一步一步追寻永生的秘密,圣者的脚步!求收藏,推荐,会员点击!
  • 我的真实撞鬼经历

    我的真实撞鬼经历

    老人都说看病看病,却从不去医院。在我们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是看病,却都是找一些神神叨叨的人号一下脉就称之为‘看病’而我的故事就是从一次鬼打墙跟丢魂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