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是员工们崇敬的老板,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功成名就之时。数十年来,李嘉诚一直非常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李嘉诚对待员工可谓信赖有加,为他们提供高额薪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晋升机会。李嘉诚的努力换来了员工的忠诚和工作的激情,有力地促进了长江集团的壮大发展。在李嘉诚心目中,是员工养活了老板,而非老板养活了员工。
北角的长江大厦是李嘉诚拥有的第一幢工业大厦,是他赖以赢得“塑胶花大王”称号的老根据地。
他在地产与股市做得顺风顺水后,人们都以为他早放弃了塑胶业。一次,香江才女林燕妮准备开办广告公司,四处寻找办公地点,跑到长江大厦看楼时,发现李嘉诚竟然还在生产塑胶花,不禁暗暗惊讶,且大惑不解。
众所周知,这时的塑胶花早就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长江实业此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见多,减之不见少,并没什么大的关系。
尽管如此,长江实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对此,林燕妮思之再三,终于明白了李嘉诚的用心,“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
为此,林燕妮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仍得以被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
林燕妮的看法很有道理,李嘉诚确实很念旧,对那些帮他打过天下的老员工们感恩不尽。
一次,有人问李嘉诚为什么还背着老员工这个包袱。李嘉诚说:“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辈,我们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那人赞叹道:“李先生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在当今香港,不少老板待员工老了便一脚踢开,你却不同。这批员工,过去靠你的厂生活,现在厂没有了,你仍把他们包下来。”
李嘉诚急忙解释道:“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商人皆为利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赚钱。商人不是慈善家,工厂没有效益,关闭是必然的。都说商场是无情的,但李嘉诚却能化无情为有情,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感情剧。
李嘉诚“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的观念符合现代人的管理观念,值得我们深思,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不管在何时何地,李嘉诚都很爱护自己的下属。在发展公司的同时,他也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想一些为员工谋福利的具体办法。为此,他会抽出时间到基层去,与这些员工聊聊天,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公司的看法等。在“长实”系财团属下的公司里,职员们的待遇一般会比较高,这也是李嘉诚关心体贴员工的具体行动和表现。也正因为如此,长实的众多员工将长实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愿意以主人翁的精神与长实同呼吸,共命运。也正因为如此,长实员工的离职率比例较低。
李嘉诚除了从大局上关心员工外,他还是一个特别细心的老板。当他的同事或职员们遇到困难时,或在生活上出问题时,他都会慷慨相助。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这里略举几个。
一次,一位退休同事的太太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李嘉诚知道后,立即想到了这位同事工作期间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并马上想到他太太住院肯定急需用钱。于是,他马上派人去医院看望这位同事的太太,并送去了足够治病的慰问金。这位同事夫妇二人对李嘉诚的重情重义万分感激,不知如何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还有一次,李嘉诚从他人那里了解到他的一位老同事因病逝世。想到这位老同事曾与自己同甘共苦,如今却撒手离去,心中很不是滋味。尽管多年没有这位老同事的消息,李嘉诚仍然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吊唁。由于自己很忙,他便派人去完成此事。属下去后,帮着这位老同事家人料理后事,并送上一些款项作为他们的家用及孩子的学费等。
李嘉诚的公司里,有这样一个员工。他是公司里一个普通的管理人员,在公司干了十几年后,患了青光眼。治病过程中,这位员工花光了公司规定的能为员工报销的医疗费用,不仅治病成了问题,就连生活也成了问题。李嘉诚知道后,他一方面鼓励这位员工不要放弃治疗,另一方面他向这位员工打听他太太的工作问题,告诉他如果他太太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到长实上班。因为他太太只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治病和生活都会有资金来源了。
这位员工后来去了国外接受治疗,作为一个老板,李嘉诚的责任已经尽到了。但是李嘉诚没有忘记此事,他完全把自己的员工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李嘉诚爱看书,每当他看到有关治疗青光眼的信息后,他都会叫人把这些文章寄过去,让这位员工看看这种治疗方法是否用过。
李嘉诚就是这个一个关心员工、处处为员工着想的人,他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已经远远超过了老板应该做的。
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目的。他深知,如果没有员工的鼎力相助,没有员工的拥护和爱戴,一个再有本事的老板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的。企业的凝聚力至关重要,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呢?四个字:心系员工。
李嘉诚在谈到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时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员工是替公司赚钱的,是对公司有贡献的人,他们也应该取其所得。所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感谢他们才对。
“我一向这样想:虽然老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也许有人会用“冠冕堂皇”一词形容李嘉诚这番话,并认为他这么说不过是在收买人心。其实,我们可以不必管他怎么说,只看他怎么做。他为老员工安排出路,总是实实在在的事。不管他这么做是真心实意,还是收买人心,都对他的事业有事实上的好处,使别人真心实意地跟着他干。一般的老板只想利用员工,并不愿为员工利益着想,一有不利,就把员工当包袱甩。这样,员工就不敢将日后的前途托付给老板,只想为自己谋出路,有力也不愿使出来。这样对谁有利呢?不过是一损俱损罢了。
李嘉诚经典语录:
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现代企业的观念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