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命运的人,命运会故意捉弄你;与命运抗争的人,才能出人头地。面对他人的成功,我们不能仅仅感叹这是幸运、机遇……而要看到成功背后的拼搏奋斗。
李嘉诚的家世是书香门第,当读书的路子行不通时,李嘉诚毅然走上了经商之路。
有人会想,或许李嘉诚是个幸运儿,从祖上继承了极佳的商业基因,是个商业天才。
事实却恰恰相反。李嘉诚的祖上不曾出过高官富商,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书香世家。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第十世。
李嘉诚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拔贡之一。李氏家族,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李氏家族又是当地有名的望族,家门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以记其事。李氏家族历代以教学治学为职,深得当地人的敬重。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未进仕,闲居村野。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孜孜不倦,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13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十。时值家境衰落,无资供他升读大学,李云经受莲阳懋德学校的聘请,开始了教学生涯。
迫于生计,执教数年后,李云经决定弃教从商。为此他远渡重洋,在爪哇国三宝垄一家潮商开办的裕合公司做店员。没干几天,李云经便打道回府,原因是时局动荡不安。回到潮州的李云经在潮安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银庄又倒闭了。
李云经只好重操旧业,重返教坛。此后一直任教,直至潮州沦陷,举家辗转迁往香港。他似乎天生是个教书匠,重执教鞭后,因教学有方而声誉日隆,1935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时逾半个多世纪,人们很难考证李云经弃教从商的真实动机。不少著作认为:李云经是因家境贫寒,时局所迫,但他天生就缺乏经商的头脑。不过他的经商也有环境因素,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潮汕地区现在拥有人口1000万左右;而定居海外各国的潮汕人约六七百万,如再加上移居港澳台的潮汕人,人数在1000万以上。
我们从李氏家族,找不出丝毫擅长经商敛财的遗传基因,李嘉诚成为一代商界天骄当属异数,而造就这个异数的,是基于他多灾多难的少年经历,和他本人的志向、胆识、勇气和智慧。
李嘉诚经典语录:
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由小到大,从弱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