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都知道,信誉是他们成事的基础,到什么时候信誉也不可丢失。
信誉是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法宝。一个聪明的经商者知道质量的力量,有质量,生意就会有潜在的利润资源。但怎样打出自己的质量呢?许多推销员在进行推销的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介绍他的产品如何的好,并且采取各种方法自卖自夸。李嘉诚的推销术与此有天壤之别,因为他主要是靠产品本身说话。
单靠口头宣传,即使说得再动听,也只是一次性买卖,何况还有“会说不如会听”的问题?靠产品本身说话,即使笨嘴拙舌,也会赢得客户的信赖,何况推销员总是有一定口才的。
在塑胶厂当推销员的时候,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都无人问津。这一天上班前,李嘉诚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眼见为实,这样洽谈起来更有说服力。果真就有职员早到,还是负责日用器具的部门经理。李嘉诚很顺利地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快地答应经销塑胶洒水器。
李嘉诚的机灵,可见一斑。同时又透露出李嘉诚的诚实。他让产品自己说话,这比一个推销员夸夸其谈产品的用途优点,要可信得多。有趣的是,李嘉诚这一招,是从一个哑巴身上受到的启发。
有一天,李嘉诚正在街上推销,忽然看见街边上许多人在围观着什么。他凑过去一看,原来人群当中坐着一个哑巴,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向一叠铜钱劈去。那人手起刀落,铜钱被劈成两半。
“好快的刀啊!”
人们不禁啧啧称赞,又纷纷掏出钱来向哑巴买刀。
由此,李嘉诚联想到,要证明一件产品的好坏,最有力的推销办法是让产品自己说话。
商场如战场,你一帆风顺,别人自然眼红,会想方设法压制你、打击你,有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些非正当竞争。
在李嘉诚的塑胶厂刚刚摆脱危机,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之时,一些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企图趁机再度搞垮长江塑胶厂。
他们雇用了一些人到长江塑胶厂拍照,企图用揭短的方式使长江厂信誉扫地。果然,没过多久,他们拍摄到的照片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画面上是长江厂破旧不堪的厂房。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以此彻底打消顾客对长江厂产品的信心。
李嘉诚自然再明白不过,对方是想用这种反面宣传的方式搞垮长江厂。刚刚经历了一番阵痛的李嘉诚,逐渐变得稳健起来。他的头脑很冷静,积极筹思对策。最后,他决定再次利用自己的坦诚做一次反宣传,以争取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于是,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上自己的产品,走访了香港上百家代销商,李嘉诚很坦率地对他们说:“不错,我们尚在创业阶段,厂房比较破旧。但请看看我们的产品,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我欢迎你们到我们厂实地考察,满意了,再向我们订购。”
代销商们被李嘉诚这些诚恳的话语所感动,更被长江厂的优质产品所折服,他们也十分敬重李嘉诚有如此敏锐的商业头脑,并且有如此魄力,敢于将自己的弱点示人,于是纷纷到长江厂参观订货。长江厂的生意反而空前红火。那些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精明的李嘉诚适时借助了这场恶意宣传带来的反作用力,为长江厂做了一次相当实惠的广告宣传,这一招颇似太极推手中的借力打力,费力少而收效大,堪称高明。
这件事同时告诉我们,在碰到不利情况时,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只要我们认真面对困境,研究困境,就能克服困难,关键时刻依靠自己产品的质量,以诚为本就可取得胜利。
在这里,李嘉诚两次让产品自己说话的推销策略,已经使他悟到了产品质量的魔力,掌握了产品质量这一法宝。在以后的商业生涯中,他把这一法宝的魔力发挥到极致,使企业和个人的品牌得到了极大的宣扬,为自己创造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李嘉诚经典语录:
对长江而言,信誉是头等大事,我经常对我的人说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