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结盟,对北魏帝国形成包围之势。为粉碎三国同盟,拓跋焘把打击目标锁定柔然汗国,意图对其进行致命一击,使柔然丧失反抗能力。
魏国群臣不赞同拓跋焘的军事计划,柔然远在漠北,主要军事力量为骑兵,机动性强。一旦魏军深入沙漠,匈奴夏国军队遭受重创可以不计,南方宋军入侵怎么办?
只有崔浩明白拓跋焘的用心,私下里对群臣道:“不先破蠕蠕没有办法对付南寇。南人见我攻克统万,心怀恐惧,故扬言北伐,其实只想守卫准北。我破蠕蠕,往返之间,南寇必不敢动。况且南北殊俗,南方河道交错,北方一片平原。即使国家把河南之地让出,他们也守不住。以刘裕之雄杰尚且守不住关中,何况刘义隆君臣。蠕蠕恃其边远,必无防备,我们掩其不备,可一举而灭,就怕诸将犹豫不决失掉战机。灭掉蠕蠕,南人何惧!”
正当群臣争论不休之际,出使江南的外交官回到平城,带来宋朝皇帝刘义隆的口信:“速速归我河南之地,不然,将武力取之!” 拓跋焘嘿嘿一笑:“龟鳖小子,自救不暇,能有什么作为!就算他真的敢来,若不先灭蠕蠕,势必腹背受敌!”
拓跋焘笑话人一流,称柔然人蠕蠕,宋朝人龟鳖。古时大江宽阔,南方人用兵大多坐船,由海路或水路进兵,故而拓跋焘称他们是一群住在水里的龟鳖。
公元429年(刘宋元嘉六年)四月,魏军兵分两路,长孙翰领军自西道向大娥山,拓跋焘领军自东道向黑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目标直指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
魏军渡过漠南轻骑奔袭,狂飙突进,到达粟水(今蒙古国翁金河),柔然部落毫无防备,满山遍野的人畜四散奔走,柔然纥升盖可汗焚毁穹庐蓬帐望西逃窜。拓跋焘率魏军沿粟水西行追击,抵达离平城三千七百余里的菟园水(今蒙古国杭爱山图音河)。
鲜卑骑兵在东至瀚海(今蒙古高原东北境),西至张掖水(今甘肃弱水),北越燕然山(今杭爱山),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的广阔土地上纵横驰骋,分兵搜讨柔然残余部落,被柔然奴役的高车诸部与魏军一并劫掠柔然人。柔然汗国三十多万帐落先后投降,魏军得到一百多万匹战马,缴获的牲畜、车辆、帐篷遍布山谷水畔,北魏国内的马牛羊及毡皮价格大跌。
拓跋焘沿弱水继续向西前进,抵达涿邪山(蒙古阿尔泰山),北魏诸将害怕继续深入会中埋伏,要求班师,魏军凯旋回到平城。后来听说纥升盖可汗藏在距涿邪山一百八十里处的南山,魏军退走,侥幸逃得性命。凉州匈奴商人告诉鲜卑人说:“如果你们再向西进军两天,柔然汗国彻底完蛋了!”拓跋焘想起崔浩的话,后悔不迭。
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眼睁睁看着鲜卑骑兵蹂躏汗国的大漠草原,抢夺牲畜财物,自己无力制止,忧愤交加,吐血而亡。他的儿子郁久闾吴提继承汗位,号称敕连可汗,汉语神圣皇帝之意。
刘义隆和赫连定在观望,他们不曾料到柔然失败得如此之快,短短三个月魏骑横扫蒙古高原。刘义隆和赫连定匆忙结下同盟,约定合兵灭魏,事先谈妥了瓜分魏国的方案,恒山以东划归宋国,以西划归夏国。
宋朝外交官向拓跋焘下达最后通牒:“河南是宋国领土,被你们无理侵占,如今我国要恢复旧日疆界,只取河南,不关河北。”
拓跋焘坏脾气又一次发作,暴跳如雷地吼道:“告诉你家国主,我生下来头发没干就知道河南是大魏疆土,怎么会是你们的!必若进军,我当下令诸镇撤军相避,等到天寒地净,黄河结冰,自然会重新来取!”
拓跋焘有时候象个小孩子,任性轻率、口无遮拦,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计划怎么可以轻易泄露给敌人。两个人懂得师出有名的道理,争相把自己扮演成正义战争的化身,每个人都宣称对河南拥有主权,互相恐吓对方。拓跋焘吓不住,刘义隆也吓不住,南北两大帝国皇帝展开了争霸中原第一个回合的较量。
跟随刘裕京口建义、平定江南、北伐中原的名将大多凋零。沈田子害王镇恶被杀,朱龄石、朱超石战死关中,蒯恩被俘亦死,向弥、沈林子病故,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四员大将,檀道济、到彦之、王仲德和胡藩。
檀道济、王仲德和胡藩均参与过北伐后秦之战,檀道济时任前锋,战功不次于王镇恶,是此次北伐主将不二人选。刘义隆为人猜忌,毕竟檀道济是废杀皇帝的帮凶,不肯让他再获声望。到彦之打过卢循,长期在荆州为将,刘义隆视为嫡系。
刘义隆兵分两路,任命到彦之为主将,王仲德、竺灵秀为副将,挑选精兵五万率舟师自清水(今济水)入黄河,溯流西进;骁骑将军段宏领精骑八千直指虎牢关,刘德武领兵一万继进。坐镇彭城的长沙王刘义欣和广陵守将胡藩负责后勤补给,元嘉第一次北伐开始了!
到彦之所部自淮河进入泗水,天旱水浅,每天行军才十里。宋军慢腾腾进发,从元嘉七年阳春三月一直走到桂花飘香,才进入黄河水道。拓跋焘一如所言,将河南守兵尽数撤到河北的邺城。宋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洛阳、虎牢关、滑台、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道南岸)四处军事重镇。
河南平定,洛阳收复,诸将喜气洋洋,唯独王仲德面有忧色。众人不理解,王仲德说:“诸位将军完全不了解北方的真实情况,定会中敌人的计谋。他们今天弃城北归,一定正在集结会师。如果黄河冰封,势必会再次南下进攻,怎能不让人担忧!”
刘义隆不担心,下令宋军沿河布防,等待匈奴人。此时夏国皇帝赫连定率匈奴军向鄜城(今陕西洛川)发动进攻。
北魏朝廷就先用主力歼灭夏军还是宋军展开激烈辩论,大多数人不同意打夏国,认为刘义隆会乘虚攻入河北。
崔浩又一次和拓跋焘观点一致,献策说:“刘义隆与赫连定遥相勾结,互相呼应,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一唱一和。刘义隆希望赫连定大举进攻,赫连定却等待刘义隆先打,皆莫敢先入,譬如连在一起的两只鸡不能同时起飞。臣开始以为刘义隆军来,当据守黄河中游,两道北上,东道向冀州,西道冲邺城,如此,则陛下亲自出马,不得怠慢。今则不然,宋军东西列兵二千里,一处数千人。兵力分散力量薄弱,以此观之,刘义隆不过打算固守黄河防线,无北渡黄河之意。赫连定象枯树残根,一击必倒。打败匈奴夏国之后,我军东出潼关,席卷向前,江淮以北连一根草都不会存在。”
经过数次战争的胜利,这一对军事搭档深信他们的判断一向正确。拓跋焘派安颉防御宋军,用围魏救赵之计,率大军直捣匈奴人的老巢平凉,逼迫赫连定回师救援。
魏军在鹑觚原(今甘肃灵台东北)大败夏军,赫连定身受重伤,逃往天水,魏军重新夺回关中。
打不过魏国,赫连定向西拓地,一度灭掉西秦。向凉州进军时,中了北凉国王狐狸沮渠蒙逊的奸计。沮渠蒙逊派人通知青海吐谷浑,说匈奴人要消灭吐谷浑人。吐谷浑可汗发骑兵三万,趁匈奴人北渡黄河之机发动伏击,俘虏赫连定,送至平城斩首,夏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