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的眼光是愈来愈挑剔了,比如说读有些著名作家的散文集,本来是想一边学习,一边写篇读书笔记以示纪念,岂知大多只读到一半或大半部分便束之高阁了。连我自己也觉得诧异。
我最近先后买了宗璞、季羡林的散文集。两位作家皆是中国文坛的大家,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宗璞的散文集《霞落燕园》主要是回忆他的父亲,因其历史底蕴和对旧时代的控诉而备受读者青睐。但我读着读着,忽然觉得宗璞先生某些文章非常刻意于词藻的华贵与绚丽,喜欢通过婉约的文采来征服读者,因诗意氛围太浓而折煞了散文的神采,失去了文学大家所拥有的平实无华的风范。
季羡林老先生大概从二十三岁开始写作散文,在散文领域笔耕不辍,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估计老先生创作的散文不下三百万字。近年,先生在华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散文自选集,在这部卷帙浩繁的文丛中,我选择了其中一本,书名叫《赋得永久的悔》。我读老先生的文章,也是无章法地读,采取“掐头去尾择中”的方式阅读。老先生阅历深厚,体验深刻,学识渊博,写出的文章自然颇见艺术功底。但先生的这部散文集读到一大半,我发现了先生部分散文的“特点”:先生的散文太在意文采与结构,自觉不自觉间忽视了神采和内涵。先生的语言风格华美婉约,精巧玲珑,气象万千,诚如作家商友敬所言:“文笔精巧华美,内在节奏给人抑扬顿挫感觉。”可能是老先生的文风与我的欣赏水准存在偏差吧!我的读书笔记估计写不出了,只有无可奈何地放弃沽先生之名钓誉的大好机会了。
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充斥着把装饰词藻作为展示才情的主要手段的所谓文学作品。他们以外在的语言方式作为载体,而忽略了内在意蕴和神韵的开掘,忽略了感人的细节场景(肯定是没有深刻的体验),忽视了深广的情感体验与体悟,真情实感的成分太飘忽。殊不知好散文往往是怦然心动的产物,是埋藏在心头蓄势待发而不得不吐为快的感念,它们容不得作者一丝一毫刻意的包装与雕琢。(当然看似随意自如、却匠心独运的作品,则具有非常高的境界)好散文就好比从崖顶汩汩流淌出的质朴清纯的山泉,它有着晶莹剔透的品质,带着生命的原色调,或许还允许挟裹着一丝野气。
大俗成雅。任何时候,朴实无华却韵味深长都是较高境界的文学样式。
(原载《楚天声屏报·仙桃周刊》2009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