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批评一个人,你觉得是为了对方好,但是对方却不领情,结果“好心换来了冷漠,友谊变成了仇恨”。这都是因为批评的话,说得太过于生硬的缘故。正所谓“曲径可以通幽”,有些话不可以直说,当需要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不妨拐一个弯,先从表扬他开始,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俞敏洪在《赢在中国》节目中,一般他评价嘉宾,不会有完全的赞同和完全的否定,他总是先表扬他们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们的缺点,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他的建议。俞敏洪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点评青岛选手李安时这样说:
一号选手李安,其实你的商业模式很不错,单纯,而且有市场。因为你从猫砂的产品,最后渗透到猫的其他产品,还有你喜欢的狗,还有其他动物,也就是说你这个产业实际上是可以做大的,你现在也还算是做得比较专注。
你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你没有对动物真正的热爱。你是在做一件生意,对生意本身要热爱,对赚钱要热爱,这是不用说的,但是对你做的事情本身更要热爱,这决定你未来是不是能把事情做成功。
如果说熊总对钱不热爱,就不可能坐在这儿,史玉柱要是对商业不热爱,也不可能坐在这儿。我认为史玉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人,他做生意没有心理负担,尤其在他第一次把事情做砸了,后面两次做得如此成功,他是彻底把负担卸掉了,除了遵守国家法律以外,其他的负担他全卸掉了,这是他后来做成生意的最重大的秘诀。
“对于你来说,我觉得向我们三位学习的地方就是,要非常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就是你要全身心地去投入,要有说服力。”
俞敏洪先赞扬了选手的商业模式和专注度,对他的成绩做出了肯定,然后才指出他的缺点,以此来做到“忠言不逆耳”。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曾经提出过一个肥皂水效应。大家都知道,理发师给人刮胡子之前,都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痛。所以肥皂水效应的意思就是: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
很多时候,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并不能让对方认识到错误,相反,可能还会将对方逼入固执的深渊,特别是那种还没有弄清状况的批评,会让对方觉得你就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或是故意针对他,从而使得你的威信大减。因此,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尽量少批评员工,而以积极的肯定鼓励为主。
莫里是美国加州一家卡车经销商的经理,他在日常生活中就很讲究谈话的技巧。一次,公司有位名叫凯西的员工的工作质量及态度每况愈下,公司因为他的行为而遭受了一些损失,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但是莫里并没有对他吼叫或威胁,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与他坦诚地交谈。他说:“凯西,你是个很棒的技工。你在这条生产线工作也有好几年了,你修的车子也都使顾客很满意,有很多人都赞扬你的技术好。可是最近,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却加长了,而且质量也比不上你以前的水平。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对这种情况不太满意。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想个办法来纠正这个问题。”
凯西说,他并不知道自己没有尽好职责,并且向莫里保证,他以后一定会改进。事实证明,他做到了这一点。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超过百万年薪的著名经理人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批评不能不顾时间、场合以及对方的性格、心理,直截了当、冷言冷语的责骂根本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甚至有人即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会被你的态度激怒,从而强词夺理、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在批评之前,给予对方亲切的言辞和称赞,对建立彼此的友好关系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你必须让对方明白你并非恶意批评,以减少敌意。同时,通过提及对方的好,使对方明白你的批评是很客观的,从而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意见、改进不足。
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在日常的管理中,面对下属平常的缺点、失误以及小错误的时候,应该更多地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即使是批评,也要先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样,就可以把批评的约束功能转化为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