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末年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许衡,他自幼聪明勤奋,在当地颇为知名。
有一次,许衡独自赶路,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许衡由于长时间赶路而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他多么希望能找个阴凉的地方歇一歇,喝点水解解渴。走着走着,他遇到了几个商贩在一棵大树下乘凉,那帮商贩也都又热又渴,却找不到一滴水。
这时,从远处跑过来一个人,怀里捧着东西,边跑边大声喊:“喂,前面有梨树,大家快去摘呀!”商贩们一听,急忙起身望去,刚才叫喊的那个人果真捧着几个让人垂涎欲滴的大梨回来了。这一来,商贩们都乐坏了,赶忙收拾东西去摘梨。可是,许衡却一动没动。
有个商贩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呢?”
许衡反问道:“梨树的主人在吗?”商贩们都说:“梨树的主人不在,但天气这么热,摘几个梨解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许衡认真地说:“梨树现在虽然没有主人看管,难道我们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我心里是有主的,不是我自己的东西,不经过主人的允许,我是绝不会去拿的。”
剑桥哲语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体现了他诚实自律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一种内在的高修养、高境界,是自我与外界和谐的融合。人需要道德自律,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完善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