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常用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故事来激励自己的学生。
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自小琴艺天分便展露无遗,但帕格尼尼的成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困苦。
自4岁的一场麻疹开始,帕格尼尼几乎是在病痛中成长;7岁那年,他差点死于猩红热;13岁时他罹患肺炎,必须大量放血治疗;40岁时,因为牙床突然化脓,他几乎拔掉了所有的牙齿。接着,牙床才刚康复,他的眼睛却感染上了可怕的传染疾病。
面对生命中的各种磨难,帕格尼尼从小便习惯把自己囚禁起来。他从3岁开始便经常躲在房里练琴,而且一练就是12个小时。
12岁时,他举办了首场个人音乐会,而且一举成名。日后,他的琴声遍及欧洲各个角落,歌德曾赞美他的琴音是:“在他的琴弦上,不知道包含了多少灵魂。”
13岁开始,他便过着流浪的生活,虽然他曾经与5个女人有过感情纠葛,却一直没有得到真爱。他说:“在我的生命里,只有小提琴这个唯一的儿子。”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50岁之后,帕格尼尼在关节炎、肠道炎与结核等病痛中辛苦生活,这些可怕的灾难恶狠狠地吞噬着他的生命。
有一天,帕格尼尼忽然口吐鲜血,没多久便结束了生命。然而,被折磨了57个年头的他死后仍不得安身,他的遗体经历了8次搬迁,最后总算入土为安。
而李斯特在听过他的琴音后惊呼:“天哪!在这四根琴弦里,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苦难、伤痛和受到残害的灵魂啊!”
剑桥哲语
上天赋予了我们生命,这生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即使其中附加了许多难以承受的苦难。剑桥教授玛丽·戈尔德温常常告诫学生: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你也要挺起胸膛,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