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医学系的一位华人教授曾给他的学生讲过他的两个病人的故事:
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我得的是癌,我就立即去旅行,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天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这27个梦想。
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甲正在努力实现他出一本书的愿望。
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便打电话去问候甲。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糟糕。这场病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
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乙早已因自己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剑桥哲语
剑桥教授经常这样告诫学生:行动是医治恐惧症的唯一良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其实,每个人都将面临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患鼻癌的甲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的生命还很长。然而,正是这一点想法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