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是孩子应具备的气质。有研究表明:
1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
2岁时的孩子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做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
待孩子长到5~6岁时,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
一个称职的家长要做的是,了解你的孩子,不要轻视孩子所做的那些能让你开怀大笑的“傻事”,应该鼓励孩子的幽默。对他们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家长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笑。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在家庭里,我们不妨让小孩子成为幽默的主角。
有时候,小孩子也会耍弄诡计:
一个小男孩回到家里,一手拿着一个冰激凌,母亲问他:“你把钱都花光了吗?”
“什么钱也没花。”男孩回答说。
“有人送给你的?”母亲问。
小男孩摇摇头。
“不会是你偷来的吧?”
“不是。”
“那么你手上的冰激凌是怎么来的呢?”
“我告诉售货员小姐说,我这左手要个巧克力的,右手要水果的。然后我说她可以自己伸手到我口袋里拿钱;但是请当心,别碰到我心爱的小蛇。”
儿子的幽默会让母亲大笑一番,可是家长对类似上面故事中孩子的行为也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有时候,面对孩子的诙谐潇洒,你几乎无法拒绝。
父亲对女儿说:“你不是答应我不瞎闹吗?我跟你讲好的,瞎闹的话就要挨打。”
“是啊!”女儿表示同意,“我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所以,如果你不遵守自己的诺言,我也不会怪你。”
从孩子认为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到他能以幽默的方式与父母交流,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说明他们成长了。这时,幽默语言,就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一种新的共同语言。
有一位父亲把当年结婚相簿拿给小女儿看。
小女孩看着照片,先是颇感不解,继而突然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她说,“就是这个时候你把妈咪带回家来,帮我们做家事的。”
当小女孩的父亲回忆起以前的美好往事,女孩以幽默的言语和父亲一起开心。
有时候,年轻人以幽默力量来看他们父母的角色。
女儿借用家里的轿车出去约会。后来男朋友问她:“你父亲对我们闯的小车祸说了些什么?”
“你要我把坏的字眼略掉吗?”
“是的。”
“好,他什么话也没说。”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家庭中最具活力的成员,孩子有纯真的心灵,孩子本身就能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欢乐。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家庭幽默的主角,使孩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与人为善的品质。
§§第十章 幽默技巧:幽默捧人不伤人
幽默虽然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但倘若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破坏人际关系的平衡,激化潜在矛盾,造成冲突。因此,正确掌握幽默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