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700000020

第20章 中秋月圆人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节日这天,人们拜月、赏月、祭月、吃月饼之俗,无非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团圆的生活信念。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在这举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还有许多美好的吉俗夹杂在其中,为中秋之夜增添了许多的神秘与向往。

祭月择吉

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祭月,其对象是月神太阴星主,也称月姑或月宫娘娘。每当中秋月上时,人们设案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祭品拜月亮。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时,男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参与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象之物,所以拜月纯属女人之事。

云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来以前,在小土房顶上置一个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圆饼上插一柱冷香,月亮升起时点燃冷香,对空鸣放火药枪,男女老幼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至半夜。

江苏苏州地区,人们称赏月叫“走月”。中秋月夜,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有的结伴而聚,互拜亲朋,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地上的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图”。

湖南侗乡人的中秋“偷月”别有风趣。晚上,姑娘们打着花伞,悄悄来到心上人的菜园里,借着月光采摘菜园里的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姑娘就会喜上眉梢,因为这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江南等地的农村,还有中秋送瓜的趣俗。若有人结婚后数年不育,其亲友就会去菜园里“偷”冬瓜一个,以彩色绘成人面的形状,再以衣服扎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请寿长命好的人抱着,敲锣打鼓地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盖上,口称“得瓜得瓜”,以期“种瓜得娃”。摘冬瓜时,不能让瓜主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瓜钱可以留在瓜田里,或是事后补交。有些地方则希望别人送南瓜,“南瓜”谐音“男娃”。

月饼中的祈福文化

月饼包含着丰富的祈福文化内涵。中秋佳节赠月饼,食月饼,以月饼作为祭月的祭品等,都变现了人们对于月饼所包含的祈福内涵的认同。

月饼取圆月之形,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成为象征团圆欢聚的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贯穿于中秋节的一系列习俗中,以月饼供月祈愿祝贺团圆之俗多见于清代及清代以后的地方志中。

月饼也是丰年的象征。中秋节正值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自远古有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人们在收获之际就要举行与春季播种时节的“春祈”活动相呼应的“秋报”活动,以感谢土地神赐给农作物丰收,并祈望来年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秋报活动是形成中秋节的文化因子之一,不少地方的中秋节还传承着秋报的习俗。秋报时要举行酬谢土地神、谷神的仪式。由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与秋报融合,月饼成为丰年的象征。在中秋节,人们往往要借月饼来庆贺丰年,祈望来年继续获得好收成。

月饼还是生殖的象征。中秋节以月饼拜月祭月,有祈子的意义,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被赋予了赐子的功能。女性们相信,中秋之夜,月到中天之际,静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子。这种祈子习俗包含了对月亮的某种崇拜。

延伸阅读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

一说是,元朝未年,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处都在酝酿起义和反抗。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防止人民造反,规定民间不准私藏铁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张士诚在中秋节时,将起义的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送给各家各户。人们掰开月饼见到纸条,就纷纷拿起菜刀,聚集起义,掀起了反抗元朝统治者压迫的高潮。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人们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饼且相沿成习。

另一种传说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凯旋归京,长安城内一片欢腾。有个吐蕾人正在长安,他向唐太宗献圆饼祝捷。太宗大喜,从装饰华丽的饼盒中取出圆饼,指着悬挂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还有一种传说,唐明皇游月宫时吃了嫦娥做的仙饼,回宫后难忘美味,遂命人制作并于八月十五食之。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消逝的世界(读好书系列)

    消逝的世界(读好书系列)

    楼兰古国消逝了,庞贝古城覆灭了,佩特拉城从人间蒸发了,“沙漠之狐”的珍宝不知所踪,渡渡鸟灭绝了,华南虎芳踪难觅,青海湖有什么危机?月牙泉还会存在吗?
热门推荐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 教宗薛崇训

    教宗薛崇训

    我是教宗,我叫薛崇训!我的宗教将会随着我的脚步传遍诸天万界。
  • 血帝圣尊

    血帝圣尊

    他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自暴自弃,荒废修真,前途与他无关,修真与他无缘,一份感情,突然令他惊醒,为了追回那失去的六年,荒废的六年,他坚定意志,誓要在修真之路走出一片天地……
  • 神魔监狱

    神魔监狱

    意外穿越,李牧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这不是一部屌丝逆袭文,这是一本热血幽默的无敌爽文!嘿嘿,小伙伴们,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缪玲

    缪玲

    宝气,某方言里是S13的意思,但在另一个世界却是力量的象征。一次灾难让某宅男穿越至这奇异的世界,但却被诅咒的锁链所束缚,为守护而伸出的双手最终却变成了伤害。是在力量与杀戮中沉沦亦或是在这个世界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少年作出了选择。
  • 青春修炼手册

    青春修炼手册

    家境贫寒的少女洛梓星某一天得到了一份为偶像组合做助理的工作。从此生活开始波澜壮阔,绚烂无比。她更是被一个精致漂亮的少年吸引,那个少年有着最完美的容颜,坏脾气却心地善良。然而生活却总不是一帆风顺,家庭,生病……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越来越远。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她还会回到他身边吗?
  •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破碎维度:创世纪

    破碎维度:创世纪

    世界的秩序崩溃了,存在于人类幻想中的生物出现在现实中。一个打架让血,装逼如风,徒手拆高达,单手挡核弹的开挂青年天默,打乱了一场走私商人的交易,近而引出了一个横跨数十年,足以毁灭世界的计划……人们哀怨地感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扭曲绝望了!”天默却含笑反问道:“那我们为什么要把它纠正回来?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请先学着接受它。”
  • 万古灵动

    万古灵动

    一个流传万古的神秘预言导致了一场旷世血战,这一切的缘由,竟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永生....弹指千年以过,昔日预言重现万界,是毁灭?是永生?还是一场惊天阴谋?
  •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