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酱油的故乡,中国人最早开始食用酱油。存在了2000多年的酱园模式,不仅对酱油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形成了独特的酱园文化。
酱油是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按“全料制。”、“天然踩黄”工艺酿造而成的咸香型调味液。酱油在中国历史上被习惯性的称为“清酱”、“酱清”、“豆酱清”、“豉汁”、“豉清”、“酱汁”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酱油是中国传统烹饪的基本调料,用以指代厨房或烹饪之事,而后又被引申为不登大雅的琐屑之事。
酱油史话
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普遍酿制和食用酱油了。酱油源于酱,酱在中国周朝就已经问世,当酱存放长久时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汁,人们品尝之后发现味道很好,于是便改进制酱的工艺,特意酿制酱汁,这就是早期酱油的诞生过程。这时的酱油被称作“清酱”。
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酱油出现以后,在漫漫20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一直是“周而复始”的运转,而酱油的生产方式也以作坊模式为主。正因为如此,中国酱油的传统称谓才能够经受历史时间的考验,一直保留在亿万人民的嘴巴上,如同酱油本身一样至今浓香依旧,毫不褪色。
到了宋代,“酱油”一词的才明确见于历史文献。如北宋人苏轼曾记载了用酽醋、酱油或灯心净墨污的生活经验:“金笺及扇面误字,以酽醋或酱油用新笔蘸洗,或灯心揩之即去”。“酱油”一词的出现,其意义不仅在于中国酱油从此有了一个更规范的雅称,更在于这种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此后,虽然“清酱”一词仍然留存于北方局部地区,但它的意义已经与唐代以前“清酱”不同了。后来又有了“豆油”、“秋油”、“麦油”、“套油”、“豉油”,以及近现代仍在流行的“老抽”、“生抽”、“生清”、“上油”、“头油”等称谓,只是标榜了酱油的风味品质。这也反映了中国酱油文化形态的丰富多彩与中国人对酱油品味的深刻理解。
酱园文化
在中国古代,酱油的生产基本是传统的酱园模式,这也是中国酱油文化的特征之一。酱园,又称酱坊,指制作并出售酱品的作坊或商店。中国历史上的酱园规模很小,通常是前店后坊布局模式,因此,酱园具备生产加工与经营销售两种职能。在历史上,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百家聚落的小邑镇,必有酱园的存在。这其中也有经营有方、声誉良好、颇具规模的名店,如历史上的江北四大酱园、六必居、槐茂、玉堂、济美。酱园不仅方便了城居百姓和四方来客的生活之需,同时也装点了城市文化。
酱园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包容的文化概念,它所经营的不仅有酱、豉、酱油、醋、酱菜、腐乳、盐、作料酒、各种辛香料、食物油,甚至还兼营饮料酒类等,这种酱园文化的兼容特征恰是由庶民大众食事生活的综合需要所决定的。对于庶民大众来说,人们到酱园来购买的主要的仍然是酱油和醋两大代表性品种。
酱油食用小常识
酱油是日常生活中烹调的主要调味料,正常的酱油具有鲜艳的红褐色,体态澄清,无悬浮物及沉淀,摇动时会起很多泡沫,并不易散去。优质酱油应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香味,味道鲜美、醇厚、咸淡适口,无异味。但是大家在日常烹调中应注意三点:其一,最好在菜将出锅前加入酱油,略炒煮后即出锅,这样可以避免锅内的高温破坏酱油中的氨基酸,使营养价值受到破坏,而且酱油中的糖分也不会焦化变酸。其二,为有效防止酱油发霉长白膜,可以采用往酱油中滴几滴食油、放几瓣去皮大蒜或滴几滴白酒等方法。最后,烹调酱油不要用作佐餐凉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