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44

第44章 举家同庆的婚礼食俗

婚礼是人生大事,为了婚姻缔结的圆满,男女双方都对婚礼精心准备,饮食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婚礼中举办婚宴,闹洞房,合卺等重要婚俗都需要饮食来参与,因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婚礼食俗。

自古以来,在婚礼之上就少不了亲朋好友们前来贺喜,因此举办婚礼之家还要设宴款待众宾客。与此同时,在闹洞房之时,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程度,众人也都会利用食品为道具,把婚礼气氛推向高潮。

婚宴食俗

婚宴在民间又被称为“喜宴”、“吃喜酒”,为表达对来访贺喜之人的感谢而设置,热闹隆重而又讲究颇多。在古代,婚礼之时办酒席宴请众人是男女正式成婚的一种权威证明。即便到了现代,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一些人的观念中。

婚宴一般在新郎、新娘拜堂仪式完毕后举行。如果前来贺喜的宾客较多,则要分两天举办。民间婚宴有着讲究和繁琐的礼俗,婚宴进行之时,遵循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首先要由一名专门人员负责引领贺喜宾客按照秩序落座。除了个别地区的婚宴是围地而坐、席地而食不太讲究席位外,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婚宴十分重视席位主次的安排。

各地关于婚宴席位的坐法都不尽相同,如鄂东一带,按照当地的房屋结构,婚宴一般都要在堂屋内举行,由于场地的限制,每次只能开四席,四席开完,接着再开,当地称“流水席”。同开的四桌筵席,有主次席面之分。一席一般为新郎的舅舅、媒人以及族中德高望重者。二席一般为姑父、姑妈、姨父、姨妈等父母辈亲戚。三席、四席为新郎辈亲戚和一般宾客。八仙桌的四方八位,也有主次席位之分。以首席为例,中堂的右边席位上是新郎的舅舅,左边席位上是媒人,其他席位根据来客的主次,依次排定。

在民间婚宴上,有的菜不是在婚宴上吃的,给赴宴宾客带回家吃,这类菜叫“分菜”。分菜一般是炸制的无汁菜,常做成块状或圆子便于分装携带。婚宴不仅以上菜的多少来显示规格的高低,还特别讲究酒席菜谱的编排和菜名蕴含的吉祥祝福寓意。俗谓“双喜、四全、婚扣八”,即讲究菜肴要成双成对,逢四扣八,以包含“待要发,不离八”的民俗意识。民间风俗还认为,喜桌越多越能显示主家人缘好,得到邻里的祝福越多越有威望。

婚宴结束后离开席位也讲究秩序,在湖北安陆一带,主桌未散席,其他桌的客人不能随便离席,吃完了也得奉陪,直到主桌散席方可离席。在主桌中,第一席上的人不起身,同桌其他客人也决不可随意离席。

洞房食俗

婚宴结束之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之后就是一系列热闹的活动,饮食是人们洞房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在中国一些地方,新人入洞房时有“撒喜果”的婚俗,有的地方也叫“撒帐礼”、“撒五子”。这种习俗起源于汉代,到了宋代撒豆谷已成为了流行于民间和上流贵族社会的一种风俗。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的《嫁娶篇》中说道:“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克择官执花斟,盛放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撒,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豆谷’,以压青阳煞耳。方请新人下车。”撒帐之时,新郎、新娘坐在床沿上,由一位父母和子女健在,有一定财富及社会地位的“全福人”手捧果盘,将盘中各种干果向帐内抛撒,边撒边呼彩语。

民间夫妻共吃团圆饭食俗

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新人进入洞房还要举行“食圆礼”。洞房中央摆一张桌子,新婚夫妇相对坐在桌子两边,这时全福人还要端上两碗水磨糯米汤圆,让两人先吃自己碗里的,然后接着吃对方的,一只只交替着吃,或由全福人夹到新郎、新娘嘴里吃。“食圆”象征夫妇幸福团圆。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团圆饭吃的是被称为“老考太”的粥,新郎新娘共用一双筷子、一个碗吃“老考太”,寓意同甘共苦、白头老。蒙古族则新郎新娘共吃坚韧的羊颈骨或羊膝骨,表示新婚夫妇会甘苦同尝,忠贞不渝,永远相爱。

同类推荐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热门推荐
  • 司少挚宠:娇妻哪里逃

    司少挚宠:娇妻哪里逃

    前世她是世人皆仰望的存在,最终落得一个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下场。重生在别人的身上,从此开启了扮猪吃老虎的日子。不仅有一个各种花样宠的妹控老哥,军火商,情报系统,还是精英战队,她样样皆有。那些欠了她的人都要加倍奉还,可是她想要摆脱的人却依然缠了上来,“宝贝儿?继续么?”某男一把将她扑倒。“滚!”某女揉了揉酸痛的腰。
  • 步步逼婚:总裁的替嫁新娘

    步步逼婚:总裁的替嫁新娘

    第一次见面,她欺负了他。第二次见面,他救了她,开枪杀了绑架她的人,她却一脸恐惧:“先生,你是谁?”第三次见面,她和别人相亲,男人的额头青筋暴起,终于忍无可忍——这女人,很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绝美冥妻

    我的绝美冥妻

    我叫陈七,是师傅在鬼节那天夜里,从一座荒山古墓里抱回来婴儿,武当山上的道门老祖说我活不过二十岁,今生不能娶活人为妻,只能娶女鬼冥妻。
  • 宠婚萌爱

    宠婚萌爱

    四年未见,一见面便是有求于他。“四年前你扔下我逃婚的事怎么解释?”某男咬牙切齿。“大叔,那只是个意外!”某女装无辜。“这次我不帮你也是个意外!”某男显然不买账。“哼哼,有了这个东西,我就不信你不从了我!”某女一脸奸笑。本以为婚后是甜蜜的二人世界,哪知公公大人百般阻挠,大招不断!想棒打鸳鸯?没门!我和大叔情比金坚,谁都拆散不了!
  •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初入职场的苏凡被上司送进了一个老男人的房,稀里糊涂和他共处一晚,天亮才得知他竟是那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怎么办怎么办?这个男人有权又有势,关键是颜值高身材棒。这哪里是大叔啊?简直比小鲜肉还要生猛!多年后,他将那一身华丽婚纱的她抵在试衣间,冰凉的玻璃冷彻她的骨髓,耳边却是他那魅惑的声音“小宝贝,咱们欠的账,算好了慢慢给我还!”苍天啊,她这小身子骨还要不要了?"
  •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级探险家

    神级探险家

    我曾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见到过妖兽冰火,也曾在亚马逊迷雾森林遇到乌洛波洛斯。我到过古埃及的地底古城,也探险过深海两万米。不管是大西洲亦或昆仑秘境,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 宠溺害羞小娇妻

    宠溺害羞小娇妻

    一个害羞的小女人遇上霸气侧漏的男人,明明发誓绝对不同意嫁给风流公子,顾浅却早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身边这个体贴霸道的男人,殊不知,自己在这个男人心里也早已生根发芽。片段一:顾浅趁着周末在床上赖着就不肯起来,某男煮好早餐回来,发现顾浅还在睡着,眼神变得阴暗起来,这个女人不知道早餐是最重要的吗。某男趴在顾浅身上,不厌其烦的舔着顾浅的嘴唇。
  • 异世荨缘:公主驾到

    异世荨缘:公主驾到

    生活在神界里无忧无虑的神皇幺女因意外来到下界尘世中,开始了她的异世之旅。在这个世界里有个溺爱成痴的妹控哥哥,她有得天独厚的背景,惊人的美貌。在这里交上了真心朋友,也有痴情男子对她的爱慕,本以为会在这个世界生存一世,却不想因自身的不同,而被动开始穿越,为了能回到第一次穿越的世界。
  • 蚀骨宠婚,宝贝甜不甜

    蚀骨宠婚,宝贝甜不甜

    简介:他是叱咤风云的高富帅总裁,她是却孤苦无依的孤儿,一次无意间,她进错了门,睡错了人,扔下百元大钞欲溜之大吉。“我可是很贵的,一百元不够啊!”某男一脸邪笑坏坏的开口。“我没钱。”“做我老婆可好?你老公有大把的钱任你花,你只需要负责貌美如花!”终于被某男的糖衣炮所感动,却发现他竟然是前男友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