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30

第30章 中国传统进食器

筷子在中国古代称为箸,发明于商代,用于夹起食物送往人口里;勺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筷子使用以后,勺子和筷子配套使用。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般传统地都要摆上这两种餐具。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筷子和勺子,这是中国传统的进食器具,在中国起源很早,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筷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筷子也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中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用筷历史。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因“箸”与“住”字谐音,而又“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子诞生之后,历代对筷子的制作可谓费尽心思,力图在两支简单的圆柱体上展现出更多的技艺。这种首粗足细的圆柱形进食具,最早应是以木棍为之,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质筷子,至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子,一直沿用到明清。至宋元时期,出现了六棱、八棱形筷子,装饰也日渐奢华。宫廷用筷子更是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因此,有象牙筷子、玉筷子、金银筷子、铜筷子、木筷子之分,还有方头、圆头、多棱头之别。作为一种独特的食具,筷子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乐意使用筷子,不仅仅在于它的妙用,同时也是在追求一种精神。耿直而不愿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平等而不会独大,合作而不会争功,同甘而不会逃避,双赢而不可缺一,这就是大家对筷子精神的评价。在中国民间筷子也被视为吉祥物,女儿出嫁时嫁妆里会放一双筷子,即快生贵子的意思。此外,筷子还是和睦相处、平等友爱、互惠互利、同甘共苦、百年好合的象征。

勺子

在古代的饮食活动中,筷子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已发现了匕匙(即勺),勺子与筷子往往是一同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勺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炊具中捞取食物盛入食具的勺,同时可兼作烹饪过程中搅拌翻炒之用,古称匕,类似今天的汤勺和炒勺。另一种是从餐具中舀汤入口的勺,形体较小,古称匙,即今天所俗称的调羹。

早期的餐勺往往是兼有多种用途的,专以舀汤入口的小匙的出现应是秦汉及其以后的事。考古发现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勺既有木质、骨质品,也有陶质的。夏商周时期出现铜勺,带有宽扁的柄,勺头呈尖叶状,自铭为匕,即勺头展平后形如矛头或尖刀,“匕首”之称即指似勺头的刀类。战国之后,勺头由尖锐变为圆钝,柄也趋细长,此形态一直为后代沿袭。秦汉时流行漆木勺,做工华美,并分化出汤匙。此后金、银、玉质的匕、匙类也日渐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随着食具的多样而更加丰富了。

筷子使用的忌讳

在长期的生括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等待就餐时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餐前发放筷子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不能随手掷在桌上。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更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

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盛食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的盛装食品的器具,也是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盘、盆、碗、盂、、豆、敦、俎、案等类,展现了中国的悠久饮食文化。

在盛食器具中最为常见的是盘,新石器时代陶盘就已经广泛使用,此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盛食用具。盘是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形制最为固定、年代最为久远的器皿,包括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也有方形的。

碗也是中国饮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秦以后盂的功能和名称发生变化,既可盛水,也可盛粥盛羹,形态越来越小。此外,新石器时代的陶盆也是食器,式样较多,多为圆形。秦汉以后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异。除了盘、碗、盆之外,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其他盛食器皿。

豆在古代是用来盛放食品的器具,是一件加有高底座的浅盘。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产生了陶豆,除陶豆以外,还有木豆、竹豆,商周以后更盛行青铜豆。按古代字书的解释,木豆称胾,竹豆叫笾,陶豆为登。豆的长柄称为“校”,柄下的圈足称为“镫”。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

俎的历史十分久远,据考古发现,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俎,当时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俎既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来做切割肉食的砧板。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使用介于镬鼎、升鼎和豆之间,是承载、切割肉食的器具,常常“俎豆”连用。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

案和俎在形态和功用上颇为相似,秦汉之后人们便开始将这类器具成为“案”。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做“食案”;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用,可称为案。

簋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是一种圆形带足的大碗,方形的则叫做簠。簠簋常连用,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在当时这种器具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做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一般平民不得用,因此,簠簋便成了人们身份地位的代称。古代官员为政不廉时,“簠簋不饰”还婉指其生活靡费。

盒产生于战国时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是一种由盖、底组合成的盛器,用以装放食物,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后来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

敦产生于春秋中期,呈圆球状或椭圆状,由上下两个造型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钵扣合而成,上下均有环形三足两耳,一分为二,上体为盖,倒置后也可盛食,与器身完全相同。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周礼》中簋敦不分,宋代称敦为鼎,至清代始将敦单独分出。敦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是专门盛黍、稷、稻、梁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至秦代已基本消失。

贮藏食器

贮藏食具时用于藏贮食物原料与食物成品的器具,主要包括瓮、瓶、壶等。瓶是一种小口深腹而形体修长的汲水器,新石器时代的陶瓶形式多样且大小悬殊,尤以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金属瓶虽已出现,但数量甚少,用于汲水的瓶仍以陶质为大宗。瓮是罐类器物的基本形态,用以存水、贮粮,当然也可贮酒。形态稍小的瓮可称为,一般在口沿部位有穿孔以备绳索,主要用于汲水。

壶的形态介于瓶和瓮之间,是一种有颈的器物,因其形似葫芦而得名。壶可存水,也用以存贮粮,另有一部分盛酒。

同类推荐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笑傲仙狂

    笑傲仙狂

    聚精元,通八目;凝神洞法;转六道轮回,竞天择;称君化圣;霸气绝伦谁封神?冠绝今古笑仙狂!神器怒,圣兵鸣;笑傲魔晶;穿万界环宇,争天寿;天绝神轮;世代枭雄何为尊?天穹洒泪泣战魂!这是一个被命名为战魂的世界,战魂界包含了多少个界面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它给每一个生命以同等待遇,不论是人族、魂族、妖族、兽族,亦或是已经绝迹了的龙族,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拥有逐梦的机会。被贪欲迷惑的各族,烧杀抢掠用尽手段,到最后谁能得偿所愿?为正义,背责任,单纯小子意外的升级奇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语惊神

    一语惊神

    壶中藏日月,壶中隐山川。迷迷糊糊,生生不灭的青阳神棍下了山,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神仙妖怪一锅煮,背后是什么?历经千年生与死,漫漫仙路,何人比肩?欢迎加入一语惊神书友群,群号:458078202
  • 重生之大干一场

    重生之大干一场

    什么鬼?!摔了一跤居然死了!?重生又是什么情况!?若铃表示一脸懵逼。不过,既然重生了,不就可以实现一些之前实现不了的梦想了吗?嘿嘿,大干一场吧!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最后一个天师

    最后一个天师

    天师这个称号自古以来便一直存在,东汉葛玄、东晋许逊、北魏寇谦之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角色,在当时呼风唤雨。到了当代,天师依然存在,只不过大隐隐于世,形同路人而已。其中的秘闻自然不少,且听我一一道来,最后一个天师!
  • 灵能机神

    灵能机神

    22世纪,是机甲的世纪。一对贫民窟的兄妹从银河系边缘的一个小城镇走出,最终成就了响彻宇宙的机甲传奇。作者已经有一本130万字的完本作品《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信誉保障,请放心入坑。
  • 郡主夫人,影帝叫您

    郡主夫人,影帝叫您

    “这就是你说的衣服?”某女嫌弃的看着手中的衣服,万分不情愿。“郡主殿下,您的那套衣服可是没法穿了,衣服我就放这了,您,爱穿不穿!”某女咬咬牙,”不穿!”某男无奈,“怎么?还想我帮你!”“滚!”穿就穿!谁怕谁!她是风韵国的郡主,一朝穿越,来到21世纪。他是21世纪的巨流影星,救下了她。不同时代的两人,又是否会擦出爱情的火花。
  • 那年旧梦梨花开

    那年旧梦梨花开

    四个人的悲欢离合,当命运,亲情与爱情纠结在一起时,人们说这是一段爱情悲剧。从童年的相伴到少年的相随,相依相伴的或许不仅仅是同情和依靠,而是埋藏在心里最深处的爱情。后来,日子如蝶,裙角盈香。再后来,那些说好永不分离的人们,如今早已散落在天涯。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城之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云想衣裳花想容,云裳温婉想容俏。若得其一共余生,胜着黄袍九五尊。”洛云裳和花想容这对姊妹花,着实是名扬天下,两人容貌一般无二,气质却千差万别。姐姐云裳,温婉大方,智慧无双,二八年华便已接管君上最为重视的醉安坊,成为王城实际上的女主人;妹妹想容,娇俏可爱,活泼开朗,眼波流转间便倾倒四方,叫人醉了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