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700000001

第1章 场部(1)

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天空蓝得透明。满岛子的芦苇花开得有些败了,白色的花絮漫天里飞飞扬扬,屋顶上、门前晒着的蓝印花棉被上、人们的发梢睫毛胡须上,哪儿哪儿沾得都是,腻腻歪歪,躲又不行,拂又不行,挠心得很。

小芽从河边拎了一桶水过来,水面上眨眼飘了一层苇花,像清碧碧的水中长了霉点,气得小芽直想连水带脏物哗啦一声泼了。

她看见机耕队的知青李小娟提着两只水瓶到场部食堂打开水。李小娟刚刚洗过头发,额前湿淋淋的,怕漫天的苇花沾着湿头发下不来,用一块红头巾将脑袋整个兜住,衬得她那张俏俏的鸭蛋脸越发娇嫩鲜艳,食堂里的大师傅老曹和挑水工李聋子就把半个身子探出门边,一个眯了眼,一个张着嘴,傻呵呵地看着。

场革委会的副主任苏立人也在食堂打水,看见李小娟过来,他就手从水锅里舀了一大瓢滚开的水,殷勤地招呼她:"来来,我帮你灌。"

李小娟瞥一眼苏立人手中的大号漏斗,忙不迭地将两只开水瓶藏到身后:"苏主任,不行的,你的口子大,我的口子小,放不下的。"

苏立人歪过头,怪模怪样地看了李小娟一眼,忽然喷出一声响亮的大笑,而后就放下水舀和漏斗,笑得一发而不可止,前仰后合,泪花四溅,一直到呼吸受阻,喉咙里发出咯咯的长音。

胖子老曹和李聋子也跟着笑,老曹甚至快活得用巴掌一个劲拍打李聋子的肩背,腮帮上的肥肉颤动不停,陡然受惊的小动物似的。

李小娟被三个男人的显然是暖昧的大笑弄得惊恐无比,她拘促不安地站着,一张俏生生的面孔红得赛过头巾,眼睛往四下里求援地看过去,猛然看见拎着水桶走过来的小芽,就可怜巴巴地盯住了她,希冀着由小芽来帮她解开男人们为何大笑的谜。

苏立人的眼睛顺李小娟的目光望过去,也看见了小芽,他带点怜惜地替小芽解围:"小芽不懂,她还是个小女孩儿呢。是不是啊小芽?"

小芽放下水桶,有些尴尬地站着。她的确没有听懂苏立人刚才的那句话,只是凭直觉知道那是指男女间的什么事儿,很粗俗也很无聊的。农场的职工们下田干活儿都是这样,荤话不离嘴,随便一样什么东西都能往那事情上扯,一个人说出来,众人都开心,集体吃补药似的。十五岁的小芽想不懂为什么大家都对荤话感兴趣,甚至连她一贯敬重的苏立人也不能免俗。苏主任还是个有文化的人呢,文革前他还是场部中学的老师呢。

小芽很同情地望着李小娟,没话找话地:"你打开水啊。"

李小娟不敢说苏立人什么,就把心里的气恼发在小芽身上:"小芽,你们农场的人真是的,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坏!"

苏立人抬了脸,似笑非笑地看她:"'你们农场'是说谁呢?你是哪个农场的人?"

李小娟心知说漏了嘴,马上笑出一脸的灿烂:"苏主任,我是说,农场的人真是喜欢开玩笑啊。"

苏立人已经失去了跟她开玩笑的兴趣,转头跟小芽说话:"小芽,你不去学校上课,跑到这儿拎水干什么?"

小芽回答:"学校放假,老师下午要集中学习。我爸让我帮他打扫招待所南头的两间屋子。"

苏立人马上明白过来似的,哦了一声,嘱咐小芽:"要弄得仔细点,角角落落都弄干净。跟你爸爸说,到供销社买块花布做个窗帘,开上发票,回头找我报销。"

小芽说:"嗳。"弯腰拎起满满的一桶水,如遭大赦地离开食堂。她感觉到了老曹和李聋子粘在她背上的两双眼睛,腻答答的,很不舒服。

小芽拎着水走进招待所南头的屋子,一眼就看见她爸爸林富民端着一只大号的搪瓷缸子在屋里站着,大概是缸子里的茶水太烫,他用两只手不停地来回倒着,见女儿拎水进来,连忙做出首长视察民情的模样,挺胸凸肚地在空屋子四处慢慢走动,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房梁,再低头瞄一瞄墙脚,装模作样,活像是为国计民生的问题煞费苦心,倒把个小芽弄得不忍多看。

林富民是场部招待所的所长,因此常常有机会接触县城里下来的局长科长什么的,也因此学到了一点城里干部行走做事的皮毛,时时处处不忘记摆出来练习练习。小芽每每看到她爸爸的这副行状就觉得好笑。林富民是建国初期从附近农村招募到农场里来的,生就了一个地道农村人的模样,面色黎黑,颧骨鼓突着两块结结实实的肌肉,肌肉上方密密麻麻的鱼尾纹中,一双小而亮的眼睛总是似笑非笑地看人,显出了这一带农民特有的精明和狡黠。尤其他的一左一右两颗金牙,小芽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小芽知道城里人很少有镶金牙的,农场里下来了这么多知青,知青的身后又常常追过来成百成千的城里的父母,小芽帮着林富民做招待员的时候一一地都见过他们,她注意到没有人嘴巴里镶着亮晶晶的金牙。真的是没有。所以林富民深为自豪的这一样口腔饰物就显得可笑,怪里怪气,令小芽在人前觉得脸红。

小芽放下水,挽了袖子,把笤帚绑在一根长竹竿上,先刷房梁,再刷墙壁,扫地,擦窗户。小芽举着笤帚说:"爸你出去啊,担心脏东西掉你茶缸子里。"

林富民就慌忙抱了茶缸子出门,两手将茶缸口捂着,伸头从窗户里看小芽做事,真有点地主老爷的架势。

场部招待所的房子跟下面生产队的职工住房不一样,职工住房是就地取材,屋柱房梁用粗大的毛竹搭妥,上上下下再用芦苇苫个密密实实,不花钱,费点力气,想盖多少间盖多少间,地震来了都不用怕。场部的房子就讲究了,一律的红砖红瓦,是从对江窑厂订了货,再用拖轮一趟一趟拉到小岛上来的。夏天的时候站在高高的江堤往下看,铺天盖地的芦苇和庄稼绿得近乎于疯魔,多亏了场部那一小片艳艳的砖红,才让人稍稍地透一口气,不担心霸蛮的绿色把一个世界都淹没了。

林富民趴着窗户做总指挥,不住口地唠唠叨叨:"北角,北角,再上去一点,对了对了。那边还有片蛛网,西边,看见没有?右手的那块脏,就手擦了哇!啧啧,你这孩子做事……唉哟!"

小芽嫌他烦,想起苏主任要他买窗帘的话,就对他说了,打发他走开去。林富民很乐意做这事,直怪小芽没早说,茶缸子往窗台上一搁,摸一摸身上的钱,急急忙忙往场部前面走。

才不过一顿饭的功夫,林富民手里小心翼翼托一块布料,一溜小跑地回来了。他眉开眼笑地告诉小芽,去得早不如去得巧,供销社刚到了一批大花布,专门给人做窗帘用的。说着话,他不顾自己身子笨重,拖一只凳子到窗口,爬上去,把手里那块布料展开,比划着,问小芽是不是好看。

窗帘布真不算俗气,天蓝色底子,上面是白色的竹子图案,花型很大,整幅布料上也就是纵横了疏疏的几枝,蛮有点文人画的味道。

小芽说:"好是好……"

林富民得意洋洋:"当然是好,雅致得不能再雅致了,不是吹,换了别的人,怕还挑不出这么雅致的一块料子。"

林富民找来钉子和铁丝,很快地把窗帘挂上去。小芽左看右看,觉得有一点点不对,又说不出来不对在哪儿。

林富民郑重其事地告诉小芽:"人家两夫妻是上海人呢,人家一个是拍电影的导演,一个是医生呢,你想想人家会有多讲究?亏好这招待所长是我当,大城市的人是什么个口味,没人比我更清楚。"

小芽问他:"上海人怎么会跑到我们农场来?他们知道长江里有我们这个岛吗?"

林富民说:"怎么会!他们知道个崇明岛还差不多。下放呗,犯错误了呗,全中国哪儿荒僻往哪儿放。其实他们到我们农场来是福气,除了交通不方便,来往要坐船,农场哪儿哪儿也不比别处差!"

林富民说得理直气壮,说完了还清一清嗓子,很昂扬地往地上吐一口痰,大有一副雄霸天下的样子。

小芽皱一皱眉,赶快弄一点土,把地上的痰迹擦了。

林富民又补充说:"下放到农场是福气啊!我们农场人心眼儿好啊,房子都挑最好的收拾,拿他们当上宾待呢!"

小芽直起腰,有点失望地想:原来是犯了错误的导演啊,为什么来的不是电影明星呢?长到这么大,小芽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明星是什么样呢。

打扫完招待所的两间屋子,帮着林富民把桌子板凳床铺什么的摆置到位,天色已经擦黑了。时令一过了立冬,天总是忙不迭地要往下黑,好像天和地急赶着要在暗夜里会面耍玩似的。

林富民的鼻子很灵,他及时地闻到了场部食堂里熬猪油的香味,让小芽回家跟她妈李秀兰说,收工的时候顺便买一把韭菜,他会带油渣回去,晚上用油渣煮挂面,撒上韭菜。林富民说着,喉节上下一滑动,咕地一声,咽了一口口水。

这人怎么总是这样!小芽心里很羞惭地想,场部里没有他沾不到的便宜,就好像他是一只苍蝇,农场处处都是缝,从哪儿都能钻进去叮一嘴。

小芽拎着空水桶往家里走。她妈李秀兰在场部菜园队上工,她的家也就安在菜园边的工房里。菜园队的好处是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蔬菜,而且还不必花钱买,象征性地记个账就算数。这是林富民没有削尖脑袋把家往场部搬的原因。他情愿天天上班下班多走一段路。

小芽走过场部最后面的一排房子,看见农场副书记老江头家的电灯已经亮了,学校化学老师程秀娟背着灯光在他家的桌上揉面,瘦削的肩膀一耸一耸,上身跟着有节奏地一扑一仰,齐耳的短发也就随着一飞一散,真是好看。程老师的儿子小米粒儿侧身跪在桌边的方凳上,手里拿着一团湿面在捏什么东西,神情专注,鼻尖上脸颊上都沾着白白的面粉,弄成一个舞台上的小奸臣模样。

老江头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择韭菜,一抬头看见小芽,笑嘻嘻地招呼她:"小芽你别走,进屋等着去,晚上吃韭菜馅饼。"

小芽说:"不了,我妈等我回家呢。"

老江头站起来,沾着泥巴的手往两边张开,不由分说地拦住小芽:"走走,进屋去!家里有什么好等的?早晚不都是个回嘛!在这儿尝尝你程老师的手艺。"

小芽就不再推辞,绕过门口小板凳,熟门熟路地进屋去了。

程老师知道小芽进来,手里没停工,只回头朝小芽笑笑,脸上还微微地红了一红。程老师是北京人,足有一米七十的个头,瘦削的身板总是挺得很直,除了给学生上课,平日里几乎不跟人说话,见人羞怯地一笑,脸颊上泛一点红,像个大姑娘。北方人的肤色本来就比较深,程老师又爱红脸,因此在小芽印象里,程老师脸颊上的两团深红色一年四季都是油汪汪地染着,像是油彩涂上去的一样。

同类推荐
  • 民国县长

    民国县长

    本书为长篇小说。本书以二战的大环境为背景,讲述了1939年民间旷世英烈钦北县长蒙廷宏的传奇而悲壮的英雄事迹。
  • 痛,就哭出声来

    痛,就哭出声来

    性格怪异的他不相信爱情,却偏偏被亲情、友情、爱情苦苦地纠缠着,折磨着。“最好的、最爱的并不在遥远,其实就在你身边,而你从来没有在意过”,便是这部小说的真情告白。作品通过描写师生间的暧昧,夫妻间的疏离,朋友间的虚伪,进行时空上的亲情、友情、爱情转换,刻画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莫名的悲痛。一个在成长中辄生意外,在情感上时见错乱的失意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而连带着托出来的,还有当下社会生活的丰繁万象,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景象。作品藏狡黠于忠厚,寓谐戏于质朴,使得嬉闹背后有悲凉,痞顽背后有严正,让人随着故事的牵引慨叹世情,顺着人物的命运思索人生。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已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 冷箭(下)

    冷箭(下)

    《冷箭(套装上下册)》以中国组建的一支监狱部队先遣队押解上千名重犯进行大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暴狱和反暴狱,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反特悬疑故事。已被拍摄成三十五集同名电视剧,由央视金牌制作人俞胜利一手打造。
  • 针路图

    针路图

    本书以潮汕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自明清以来,潮汕人凭借巨型的木帆船——红头船,以一本世代相传的本书纵横海上,闯出了一条经商贸易的海上通道。本书以陈家的本书为象征,以陈、林、蔡三家在近百年的商海风雨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历程为经,以陈家三代媳妇蔡雁秋、温雪菲、林绿依的情感纠葛为纬,展示了自清末至民国以来发生在南中国海滨这片以潮命名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此岸到彼岸,多少热血男儿风潮激荡,多少痴情女子魂牵梦绕。
热门推荐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火狱

    火狱

    他,只是一个高中生;他,得到血祖的真传;他,成为公安局的灵异专家;他,成为法祖庙的祖子;他,拥有把妹套路;他,收纳魑魅魍魉为己用;他,与狱尸天才势如水火。
  • 道德经真义

    道德经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捉鬼合伙人

    捉鬼合伙人

    隔壁村王婶的王二妮子被鬼附身了?“里面的鬼听着,你已经被包围了,限你三分钟之内现身投降。”“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和人质同归于尽。”“不要冲动,说说你的要求。”“给我准备十亿现金,还有一辆车。”“好说,我马上烧给你,不要伤害人质。”……“狙击小组待命,等它一现身就毙了它。”
  • 深渊的眼

    深渊的眼

    心可化血海,眼可化轮回,只是他无心,也无眼,在这世间,他的心,他的眼,他何处寻。
  • 圣杯之圣战再启

    圣杯之圣战再启

    时隔15年圣杯战争再次开启!?数人被卷入其中,成为master!?为了夺取圣杯,改变曾经,每人也开始了自我的战斗,目标——直指圣杯!历代圣杯之战中,最强之战!新人第一次写小说,非喜勿喷。
  • 寻找中国的血型

    寻找中国的血型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英雄事迹的讴歌。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嘉子名奕

    嘉子名奕

    天命难违,可终究敌不过人们的执着。两代为命运所左右的父子,又能否打破命运的枷锁?穿越于郭嘉之子身上的他,是否又能改变历史的轨迹?
  • 海贼王之熊霸天下

    海贼王之熊霸天下

    雪夜新书《背明投暗》书号1998594,现已上传讲诉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东方玄幻的故事黑夜降临,吾将君临谢谢大家,请多支持!
  • 刁蛮公主,俏王爷

    刁蛮公主,俏王爷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说: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前世今生吗?我信。他说:遇上你注定是我的劫,还是解不开的死劫。她是凤罗国最受宠的公主,也是最不听话小魔女,在凤罗国内的大臣一听到小公主来了,个个吓到赶紧逃之夭夭。他是南岳国的王爷,相传他不好女色,好男色,嗜血而且非常凶残。传言终归传言不可尽信,喂喂,不是说好男色,不好女色的吗?那现在对她上下其手的男人是谁?究竟是哪个王八蛋传出来的谣言,等她知道是谁不把他大卸八块才能解她心头之恨。她心里暗暗的想到。这时南宫廷邪魅的笑了笑,眼里闪动着不明的欲火说“娘子,夜深了,为夫为你侍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