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500000002

第2章 复杂的历史评价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曾国藩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由于他出力平定太平天国,满清皇朝的命运得以延存。也因为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贤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及建立廉明政治为己任,所以满清皇朝才会在同治、光绪之年,一度出现振衰起敝的中兴气象。同时他注意个人的道德文章修养,在立言、立德、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之业。

朝廷称他是“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晚清的官宦和士人也对他是一片赞美声。诸如“文正公盛烈伟绩冠一代”,“深造道德”,“仁爱备至,智勇兼全”,“器量恢宏,望而知其伟人”,“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之类的赞颂,可谓汗牛充栋。

不过,也有人骂他“好杀”、“虚伪”和“失德”。

骂他好杀,是因为曾国藩曾告诉他弟弟曾国荃、曾国葆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至于“虚伪”,那是他的知己好友、刑部员外郎、专爱面指人短的邵懿辰所指责的,还有知道曾国藩最深的左宗棠,也骂过他“专标一伪字”。

而所谓“失德”呢,抛开曾国藩在涟滨、岳麓两书院就读时期的好狎邪游,浪漫狂放,做什么赠伎春燕诗一类的少年风流罪过不算,在攻陷金陵、太平天国亡后,他踌躇满志,舞之蹈之,在这种欢欣得意的兴头上,他也有过在流莺画舫公然过夜的记录。还有,咸丰皇帝死后,曾国藩在皇上大丧期间还偷偷娶了个妾,因此被人指责为“违制失德莫甚于此,实名教罪人之尤”。

章太炎是晚清的一个激进代表,他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推崇曾国藩。除民族大义一点外,就连章太炎也称赞他“行事足惬人心”,共治伸张民权,“吏道为清”,是一个可以保存文化传统的人物。

梁启超以史学家的眼光也评论说:

曾文正公,近日排满家所最唾骂者也。而吾则愈更事而愈崇拜其人。吾以使曾文正公今日而犹壮年,则中国必由其手而挽救矣。彼惟以天性之极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谨严也,故虽用积变焉可也。彼其事业之成,有所以自养者在也,彼其能率厉群贤,以共图事业之成,有所以字于人且善导人者在也。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态,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这些评价,当然不限于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一事上,更主要的是说他居高位而不危,屡遭猜疑而忠心不贰上。

据说,当湘军克复武汉时,咸丰发出了那句:“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的长叹。当时的太平天国已开始走下坡路了,而曾国藩的声威,正如日中天,俩人又都是汉人,无怪咸丰有此慨叹。所以当清廷委署曾国藩为湖北巡抚,曾国藩照例要谦辞一番,奏章尚未出门,“收回成命”的诏谕已经下达,仅嘱咐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统兵作战。这些明来暗去的猜忌,曾国藩岂能不知。

清军江南大营被再度摧毁之后,黄河以南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足以与太平军抗衡,因而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依靠他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所以,清政府就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迅速提拔和积极扶植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使之与曾国藩地位相当,渐渐打破其从属关系;清政府对曾国藩的部将和幕僚,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杨载福、刘长佑等都用拉拢和扶植政策,使他们渐渐与曾国藩分庭抗礼,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对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则恰恰相反。同治二年(1863)五月,曾国荃升任浙江巡抚之后,虽仍在雨花台办理军务,未去杭州赴任,亦本属清政府的意旨,照例是可以单折奏事的。曾国藩遂让曾国荃自己上奏军情,以便攻陷天京后抢先报功。不料,奏折刚到立遭到批驳。清政府以其尚未赴巡抚任,不准单折奏事,以后如有军务要事,仍报告曾国藩,由曾国藩奏报。曾国藩恐曾国荃心情抑郁、言词不逊,在奏折中惹出祸来,特派颇有见识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迅速赶赴雨花台大营,专门负责草拟章奏咨禀事项。

曾国荃攻陷天京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大受赞扬,不料又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千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事情发生后,曾国荃部下各将都埋怨赵烈文,以为是他起草的奏折中有不当言词引起的。赵烈文则认为,这与奏折言词无关,而完全是清政府猜疑,有意吹求,否则,杭州城破时陈炳文等十余万人突围而去,左宗棠为何不受指责?幸好有人将李秀成捆缚送营,否则曾国荃就更不好下台了。

但是,清政府并不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又以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为名,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上谕说:“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这无疑是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真是寥寥数语,暗伏杀机。

曾国藩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当然能品出这些话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况,曾国荃确实非常骄狂,以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劳。后来曾国藩对赵烈文说:“沅浦(曾国荃,字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彼恒不谓然。”因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朝廷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和地位的关键,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迫切问题。于是他下令裁去湘军。

虽然如此,朝廷对湘军将领们还是心存猜忌。因此,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有人向统领水军的彭玉麟进言说:“在同治五、六年间,因为湘军已多被资遣,你又辞高官不就,朝中官吏多说你矫情,目中无人,因此清廷早已暗中派人监视你的行动,时刻没有放松。一旦抓到你的小纰漏,便是‘小题大做’,会给你颜色看的,到那里,你再分辨,也是白搭,我劝你何妨现在‘为文训子’,立碑在祠堂,表示忠君忧国,并无二心,不妨对朝廷多方颂德,自可买静求安,博取慈禧的欢心,减少不必要麻烦。”彭玉麟从善如流,马上照办,很快立了刻石。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曾国藩也急切地抛出了他的《家书》,刊行世间,借以表明他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不然,以曾之功业修养,训子之家书,存于家祠宗庙即可,何必小题大做刊刻行世,岂不是沽名钓誉来自我标榜,与他平生的行为大相径庭?

先秦有养士之风,贵族、公子动辄有数以千计的门客,以应付各种事务。在曾国藩的麾下,也集中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薛福成说曾门幕府是“播种之区”,“从流之汇”,“故其得才尤盛”。曾国藩和谋士之间首先有合作的愿望,可以说是一种相互倾慕、相互追求的关系。曾国藩认为,远而言之则天下之兴亡、国家之强弱,近而言之则兵事、饷事、吏事、文事之成败,无不以是否得人为转移。故多年爱才如命,求才若渴,为吸引和聘请更多更好的幕僚尽了很大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于率军“东征”之始,即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奋起捍卫孔孟之道,反对太平天国,盛情邀请“抱道君子”参加他的幕府。其后,行军打仗,每至一地必广为访察,凡有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揽,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称者,更是不惜重金,驰书礼聘。若其流离失所,不明去向,则具折奏请,要求各省督抚代为查明,遣送来营。曾国藩与人通信、交谈,也殷殷以人才相询,恳恳以荐才相托,闻人得一才羡慕不已,自己得一才喜不自胜,遂有爱才之名闻于全国。由于曾国藩粗研百家,兼取众长,早在青年时代即以“道德文章”名满京师,称誉士林;而后来出办团练,创建湘军,“战功”赫赫,威震天下,被统治者视为救星,受到不少知识分子的崇拜。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等级森严,满汉藩篱未除;加以取士不公,仕途拥塞,遂使一大批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空有一片“血诚”,满腹才华,而报国无门,不得不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另外寻求政治上的出路。有的知识分子非但升迁无望,且身遭乱离之苦,居无定所,衣食俱困,渴求庇护之所、衣食之源。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既无升官发财之念,亦无饥寒交迫之感,甚或已是学问渊博,名满士林,但却仰慕曾国藩的大名,以与之相识为幸,与之交游为荣。所有这各类人物,他们听说曾国藩能以诚心待士,破格用人,便纷纷投到他麾下,忠心为他效劳。

同时,曾国藩同幕僚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幕僚们助他功成名就,他也让这些人他也让这些人升官发财。多年来,幕僚们出谋划策、筹办粮饷、办理文案、处理军务、办理善后、兴办军工科技,真是出尽了力,效尽了劳。可以说,曾国藩每走一步,每做一事,都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和帮助。即如镇压太平天国一事,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并非靠他一人之力,而是依靠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其中他的幕僚尤占有一定比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以曾国藩直接指挥的一个湘军支派“曾湘军”为例。它连下安庆、江宁两座省城,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立下第一功,是湘淮军中最突出的一支。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个人的话,曾国藩及其幕府恰如它的头和躯干,作战部队恰如它的四肢。四肢不仅靠头脑支配其每个行动,还要靠躯干供应其营养。西汉初年,刘邦在向诸将解释为什么张良足不出户而封赏最高时,曾把战争比为狩猎,以猎人喻张良,以猎犬喻诸将,称指示之功胜于奔走之劳,诸将为之悦服。而在安庆、江宁两役中,曾国藩的幕僚则不仅有指示之功,尤有筹饷之劳,可谓功兼张(良)、萧(何)。自1860年6月~1864年6月,四年之中曾国藩报销军费1600多万两,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厘金与盐税。这笔巨款主要靠幕僚筹集,没有它湘军很难支撑下来,也就谈不上以获镇压太平军之功了。曾国藩所谓“论功不在前敌猛将之后”,绝非夸大之词,至于他刊印《王船山遗书》和《几何原本》等重要书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工业等,更是离不开幕僚的努力。否则,他也很难挣得洋务派首领的地位。

曾国藩对幕僚的酬报十分丰厚。这些人入幕之初,官阶最高的是候补道员,知府一级的也为数极少,绝大多数在六品以下。有的刚被革职,有的只是一般生员,还有的连秀才都不是。而数年、十数年间,红、蓝顶子纷纷飞到他们头上,若非曾国藩为他们直接间接地一保再保,是根本不可能的。李鸿章的经历就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他于1858年入曾国藩幕,后又因故离去。郭嵩焘劝他说:“此时崛起草莽必有因依。试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谁可因依者?即有拂意,终须赖之以立功名。”李鸿章听了他的劝告,于是重返曾国藩的麾下。果然,青云直上,步步高升,一二年间升任巡抚,五六年间位至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同曾国藩之间已是双峰对峙,高下难分了。试想,如果李鸿章不回头,能够如此顺利吗?恐怕要谋得一个按察使的实缺也非易事,虽然他此时已是未上任的按察使衔福建延建邵道道员。

有一点必须承认:曾国藩同幕僚之间这种关系的维持并非无条件的。那就是他要尊重幕僚,以礼相待;而幕僚也必须忠于他,绝不许中间“跳槽”,改投新主。说明这种情况的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冯卓怀的拂袖而去和李元度的被劾革职。冯卓怀是曾国藩的老朋友,一向对曾国藩非常崇拜,为了能朝夕受教,曾放弃条件优越的工作去当曾国藩的家庭教师。曾国藩屯兵祁门之时,冯卓怀又放弃四川万县县令职位,投其麾下,充当幕僚。后因一事不合,受到曾国藩的当众斥责。冯卓怀觉得丢了面子,决心离去,虽经曾国藩几次劝留皆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回家闲住,宁可丢官也不能忍受曾国藩对自己的无礼举动。李元度是曾国藩最困难时期的少数幕僚之一,数年间患难与共,情逾家人,致令他对情急之中李元度施以援手而有“三不能忘”之说。不料后来曾国藩两次参劾他,冷热之间悬若霄壤。究其原由,则不外“改换门庭”四字。由此不难看出,曾国藩同幕僚的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主从关系,其维系纽带全在私谊。私谊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神圣的,高于一切的,任何一方如有违背,这种关系即会解除,甚至结成私怨。

关于个人在集体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曾国藩也有他个人的见解。他说:细想古往今来,亿万年无有终期,人们生活在这中间,数十年只是须臾瞬息。大地数万里,不能穷极,人在其中休息游玩,白天犹如一间房子,晚上犹如一张卧榻。古人的书籍,近人的著述,浩如烟海,人们一生所能读的不过九牛一毛。事情复杂多样,可以获得美名的道路也有千万条,人们一生中力所能及之事,不过如太仓一粟。知道上天悠悠无穷期,自己的生命非常短,那么遇到忧患和非常不顺心之事,应当稍稍忍耐以待其自消;知道大地的宽广,而自己在大地中占据的位置非常小,那么遇到荣耀名利相争之时,应当退让三分,以柔道处之。知道古今人们的著述非常丰富,而自己的见识非常浅陋,那么就不敢以己之见而自喜,应当择善而从。并以谦虚的美德而保持它。知道事情复杂多样,而自己所办的事情非常少,那么就不敢以功名自矜,应当思考推举贤才而一起去完成伟大功业。如果这样,那么自私自满的观念就可渐渐消除了。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不论是智慧绝顶者,还是大仁大智者,都是有缺欠的,不可能完美无缺。相反,愚笨至极的人也有可爱之处。本着这样的想法,尤其是他认为自己属于“中材”,或接近于“笨”的一类,因而更注意吸取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他的幕府就像一个智囊团,有什么疑难问题,都让他们出高招,献良策。

曾国藩与他的长期共处的幕僚们,经常以各种形式征求意见,在遇有大事决断不下时尤为如此。有时,幕僚们也常常主动向他投递条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办法,以供其采择。幕僚们的这些意见,无疑会对曾国藩产生重要影响,这方面的事例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如采纳郭嵩焘的意见,设立水师,湘军从此名闻天下,也受到清廷的重视,可以说是曾国藩初期成败之关键。1854年太平军围困长沙,官绅求救,全赖湘军。而羽翼尚未丰的湘军能否打好这一仗,事关重大。曾国藩召集各营官多次讨论战守,又在官署设了建议箱,请幕僚出谋划策。曾国藩最终采纳陈士杰、李元度的意见,遂有湘潭大捷。1860年秋,是湘军与太平军战事的关键时刻,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出逃前发谕旨令鲍超北援。曾国藩陷入极难境地:北上勤王属君国最大之事,万难推辞;但有虎将之称的鲍超一旦北上,兵力骤减,与太平军难以对峙,多年经营毁于一旦。曾国藩让幕僚各抒己见,最后采纳李鸿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的策略,度过了一次危机。不久,下安庆、围天京,形成了对太平军作战的优势。而那些闻旨而动的“勤王军”,劳民伤财,却贻笑天下。又如采纳容闳的意见,设“制品之器”,派留学生出国,使他成为洋务派的领袖。等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可以说,曾国藩是把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的典型人物。他自己深得众人相助之益,也多次写信让他的弟弟曾国荃如法炮制。他说,与左宗棠共事,因为他的气概和胆略过于常人,因而希望能与他一起共事,来帮助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还劝曾国荃“早早提拔”下属,再三叮嘱:“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后来,曾国荃屡遭弹劾,物议也多,曾国藩认为是他手下无好参谋所致。

事情也有另一方面,曾国藩因未采纳幕僚们的合理建议而导致失败的事例也不少。如天津教案的处理,大多数幕僚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直接对曾国藩提出尖锐批评,态度坚决,但他一意孤行,杀害无辜百姓以取悦洋人。其结果,“责问之书日数至”,全国一片声讨声,“汉奸”、“卖国贼”的徽号代替了“钟鼎世勋”。京师湖南同乡,将会馆中所悬曾国藩的“官爵匾额”砸烂在地,几十年以来积累的声望也毁于一旦。晚年的曾国藩,对未听幕僚劝阻颇为后悔,“深悟自疚”,“引为惭愧”。他在给曾国荃和曾国潢的信中说:“天津之案物议沸腾,以后大事小事,部中皆有意吹求,微言讽刺”,“心绪不免悒悒”,回到江宁仅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总体而言,曾国藩能够虚心纳言,鼓励幕僚直言敢谏,这与他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功有很大关系。有人评论说:曾国藩“以儒臣督师,芟夷蕴崇,削平大难,蔚成中兴之业,因由公之英文钜武,蕴积使然,亦由幕府多才,集众思广众益也”。

比较而言,曾国藩对幕僚的影响显然会更大、更深远一些。多年来,他一直对其幕僚精心培养,视若之弟,除为数不多的几个老朋友和名儒宿学之外,一般幕僚也对他尊之为师,极为崇拜,一言一动无不视为楷模。从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到学术观点、文学理论,以至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他的影响。尤其经常在曾国藩身边的人员,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之中,已受其熏陶,增长了见识和才干。正如薛福成说的那样,他们虽专属一行,然而却能让他们的智慧汇集一处。这就像引水一样,幕府就是水渠;若要说像是种庄稼,那么幕府就是播种的地方。因而他能获得很多人才。张文虎在谈及幕僚易于成才的原因时也说,盖“其耳目闻见较亲于人。而所至山川地理之形胜,军情之离合,寇形之盛衰变幻,与凡大帅所措施,莫不熟察之。而存于心久。及其措之裕如,固不啻取怀而予。故造就人才,幕速于此”。至于像李鸿章这样才思敏捷、善解人意的人,者则更是心领神会,独得曾国藩思想政治之真谛,成为其公认的正宗传人。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器重和赏识是尽人皆知的,对他寄望之厚、花费心血之大也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可以说,曾国藩把自己的全部政治观点和治国、治军的本领,都传授给了这个得意门生。李鸿章也向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提挈,即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也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

同类推荐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
  • 天降凤女

    天降凤女

    有个古老的家族叫做上官家族,历代独子,每一代都会选中五个优秀的孤儿作为独子的辅路石,看他们是扭转乾坤还是走上前辈的后路?成为辅路石!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呆萌小魔女之快到碗里来

    呆萌小魔女之快到碗里来

    起初,她捡到了他“小白,你好嫩,什么时候才能吃”“..........."某男后来”月小画,你在哪?我洗白白让你吃,你还不出来?”直到“小白,你怎么突然变成大白了比我高,我不喜欢你了”“回来,吃干抹净还不认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落入红尘凡间的你

    落入红尘凡间的你

    一个顶级的校花,一个冷漠无情的神秘校草,在学校里相遇,偶然还是必然?自己的哥哥竟然认识他!神秘校花的身份竟然是..............
  • 恶魔少爷的傲娇丫头

    恶魔少爷的傲娇丫头

    他们的改变是为了她,他们唱的歌也只是为了她,只愿他是他们万千粉丝中的一个,只愿他们的歌让她听见,哪怕一首,她的改变是因为他们,她逼迫自己改变的冷血、冷漠,只愿保护好自己那颗脆弱的心,不再被伤的遍体鳞伤,哪怕重新遇到他们……本文宠文,陌陌不会写虐的滴.~~~~~(=**=)~~~~~么么哒,亲们放心看吧。
  • 王牌特工逆世妖孽王爷来袭

    王牌特工逆世妖孽王爷来袭

    强势逆世特工来袭,王爷是么照把你踩脚底下,心我没有,命有一条,我就是我,看我如何飞翔天空!心终于有了,因你而有,却因你而死,梨树下梨花缓缓落下,只剩我!
  • 贪婪传说

    贪婪传说

    歌颂撒旦的威名,传承黑暗的真谛,请愿地狱业火的降临,赐予缔结的血之契约者以实现愿望的魔力,吾为贪婪真主玛蒙,奉上汝之祭品,结下血之契约。古斯拉博家族三子无意间得到来自恶魔的礼物,从此他以活下去为目的,在人族帝国与深渊,神山,寒冰森林,望海平原,巨龙岛,海域征伐中成就自我“主人你如此贪婪就不怕光明神降下惩罚吗?”少年抬头望着天空布满的阴云,邪恶笑道:“在光明和黑暗之间没有所谓的信仰,有的是为强大而不断获得利益的人,我不需要信仰为什么要怕光明神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