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研发,缩写为R&D,可以理解为一切与创新有关的活动,其主体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广义的研究开发就是指科学技术研究,也就是指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技术创新以及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照国际通用的研发调研指导方针,研究与开发也称为研究与实验开发(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是指“为了提高知识(人类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存量,并运用知识存量设计新用途,在系统基础上开展的创造性活动”。美国科学基金会将研究与开发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三个类型,其中基础研究是为人类科学、社会、文化知识有所贡献且不以商业目的为动机的研究活动;应用研究是出于特定的公认需要而获求知识的行为,涉及产品、工艺和服务方面;开发是从生产导向的研究中获得知识,将之运用到材料、设备、系统或者方法的生产和创造中,包括设计以及原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研发全球化也就是研发活动跨越国家或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研发资源、转移研发产出的过程和趋势,具有多层含义:其一是指某一主体的研发活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展开,因而具有国际性;其二是指同一研发项目需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政府研发机构与大学协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三是不同国家的研发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或渠道,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活动;其四是研发成果在国际上扩散的速度加快,技术生命周期(technology life cycle)不断缩短;其五是指国际性研发机构的出现,如欧盟、OECD就设有此类研发机构;其六是指研发项目资金的国际性筹措和支持。研发全球化的推动者可以是国家和区域政府、大学和科学研究组织,可以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个人研究者,也可以是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推进研发全球化的进程中最具活力,这是因为全球化的形成和维系本身就是以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全球生产和联系为基础的,是“在全球性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下,跨国界的生产、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过程,它促进了一个越来越整合和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形成”。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即是跨国公司作为研发活动全球开展的主体,以全球地理空间为载体选择研发活动区位,整合全球研发业务,并将全球研发体系纳入全球一体化运营战略之中,是继营销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之后,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的又一重大举措,具体表现为:在公司母国之外进行研发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并间接促成专利的海外申请和技术的跨国转移,使附着知识和技术的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得以提升。
空间结构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地域的空间结构,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具体地说,就是指经济地域的诸经济内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与地域上的组合形式。而这种相互关系与组合形式在空间上的映象就表现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外围与网络诸关系的总和。它反映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经济事物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可以分为全球的、国家的和地方的三个地理层面。从空间经济活动角度,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以资源开发和人类经济活动场所为载荷的空间分异与组织关系;空间实体构成的某种等级规模体系;各种空间实体之间存在的某种要素流的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化是与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相联系的,受着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子的制约。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区域空间结构出现核心的知识化、网络的无形化与外围空间的无限性和多重属性,进而造成空间结构的虚拟性和多变性。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设计也正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可能和需要以空间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本研究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宏观层面的,侧重于大尺度的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经济关系。在当前的空间经济运行中,企业是经济要素空间区位和流动的主体,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壮大密不可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将地区要素与资源配置纳入到全球研发系统当中,通过跨国公司研发区位选择对全球空间结构施加影响,而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则是奠定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基础。这证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空间结构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方面是来自跨国公司所进行的研发活动区位选择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来自本国已有的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所形成的区位锁定的力量。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也即是在公司和区域两种力量的耦合作用中形成的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全球层面的空间组织形式以及空间关联状态,表现为跨国公司研发区位全球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域空间结构理论可以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尤其是空间结构阶段论中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中心—边缘结构向多核心结构向均衡结构的论点以及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空间作用力是空间结构的内在本质联系的论点,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
网络概念源于神经生理学,现在在计算机、通信、信息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辞海》中的定义为:由一组给定的点、若干连接这些点的边以及这些边上的某种数值(长度、运费或流量、界限等)所组成的总体。Dennis Maillat、Olivier Crevoisier和Bruno Lecog从经济、历史、认知、规范多维角度对网络概念进行了定义:从经济维度来看,网络组织是超越市场与企业的一种“杂交组织形态”;从历史维度来看,网络组织是各种行为者之间形成的“长期关系系统”,它们总是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从认知维度来看,网络组织是大于个别行为者诀窍总和的集体诀窍的“储存器”;从规范维度来看,网络是由旨在确定每个行为者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则定义的。因此(经济)网络的实质是经济关系的总和,是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行为及行为者之间相互相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的总和。而从空间角度来看,网络是由点、线、面等区位要素在空间结合而成的地理区位实体,点是网络的结点,由线交叉形成;线则是点与点线面、线与线面、面与面的空间联系。网络是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发展将是有形与无形网络的日益结合,进一步导致了空间结构的弹性化。Castells(1998)认为网络是信息时代关键的组织形式,“一个网络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节点构成,它可能存在等级,但没有中心。节点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但它们对网络的功能都很重要——对货币、信息、技术、映象、货物、服务或人通过网络的流通”。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研发空间结构已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全球研发网络中的一级节点区域已经明确,次级节点区域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跨国公司内部和跨国公司之间的组织联系和技术交流构建了全球范围内纵横交错的流通渠道,从而使跨国公司作为空间关联载体在全球研发空间结构的架构中起着通道的关键作用。作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全球研发网络就是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密集区域为节点、以公司组织渠道和区域能量交换为连线、在全球范围内组成的紧密联系、开放互动的地域系统。它由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组成。实体网络是整个空间结构赖以存在的物质骨架,包括国家或地区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中的区域分工、等级体系、研发活动规模以及立体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及其他基础设施网络等,同时公司网络、社会网络、组织网络等也包含在其中。除实体的研发网络之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研发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使虚拟研发组织和研发网络成为全球研发活动不可或缺且日渐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工具,将有能力及有愿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构连接起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交流,通过柔性组织在最大范围进行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互利和共享。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的交叠,将实现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共同实现完整、系统的一体化全球研发网络。
什么是“流”?Wilson(1981)认为“流是一种耦合”,“各成分之间的耦合在决定特定系统中行为的性质时起着一种重要作用,此类耦合常常是某种载于结节(nodes)之间的连接(links)上的流(flows),所以我们可以期望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成为最为重要者”。因此“流”可理解为具有相互作用功能的某种关系,牛文元提出了“地理流”概念,他认为地理流揭示了地理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基本规律。曾菊新则具体提出了“各空间实体之间联系的实质内容就是生产力要素流”,“生产力要素流的空间流动,泛指生产力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发生的量与质的转移和交换现象,它是由区域内外或物质实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空间矢量”。“生产力要素流的空间流动是空间经济结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从空间的角度考察,生产力流动是指“具有区域意义的生产力横向转移和组合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的空间转换过程”。生产力要素流可分为五种类型: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质流,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各种生产力要素流的有序流动反映了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和内容,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导致实体要素的成长和演变,成为空间网络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进行动态解析,也必然涉及“流”的概念,通过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使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区位的空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汇集了研发资源和创新能力的节点区域,本身成为能量巨大的场源,以各种流的出入完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能量交换与流转,同时也辐射和影响周边地域,从而围绕这些节点形成边界模糊的区域,承载着提供资源和接受扩散的职能。
“场”和“场域”都是物理学概念,后被用于社会学领域。布尔迪厄提出场这个概念是为“关系分析”提供一个框架,它所涉及的是对地位的分析,对行动者占据地位的多维空间的阐述。“场域”是又一个重要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要实现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它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不仅一个场域内部是力量关系的反映,是争夺权力与资本的场所,其空间范围与界限变化不定,而且每个场域与其他场域之间也存在诸如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客观关系。场域概念是一种建构研究对象的方式,“它迫使我们考察世界的界限在哪里?它是如何与其他场域发生‘联系的’?与哪些场域发生联系?在何种程度上发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