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7600000003

第3章 人的能力有差异吗

人的能力有差异吗?有,肯定有。不承认能力的差异,不是科学的态度。那么,人的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人们一谈到能力的不同,往往首先想到有高低之分。这有一定道理,能力发展水平的确有高低之别。那么,怎样来测量能力水平的高低呢?

量身高要有一把尺子。测量能力也就是智力,像量身高一样,也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叫“量表”。它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验题组成的。发明这把“尺子”的人一个叫比奈,一个叫西蒙。本世纪初,法国教育部因为有一些孩子接受不了一般学校的教育,需要在入学时进行检查,以便根据检查结果,把这些孩子分配到特殊学校中去。于是,委托心理学家比奈和一位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了一套智力量表,也就是用预先编制的一套题目作为测量智力的尺度。此后,智力测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后来一个叫施太伦的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用量表测验后,计算出智商(IQ)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智商就是智力年龄简称智龄(MA)与实际年龄简称实龄(CA)之比,也就是拿实际年龄去除智力年龄所得到的商数,再乘以100,公式为:

IQ=MA∕CA×100

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经测验如果完成了7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与实龄都是7,智商为7÷7×100=100;如果完成了9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9,智商为9÷7×100=129;如果只完成了5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5,智商为5÷7×100=71。

按上面的公式计算所得到的智商称比率智商。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智力增长到一定年龄就不再增长,如仍用原来那种以实际年龄除智力年龄的方法来计算智商,则成年人的智商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例如,一个人18岁时智商为100,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由于智力不再增长,而年龄还在增长,这样到36岁的时候,按上面的方法计算,智商就会降低到50,变成很愚笨的人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就是不再拿实际年龄和智力年龄相比,而是拿一个人在同龄人中的智力高低的位置相比。离差智商的优越性在于免除了智力年龄的局限,不管智力发展到什么年龄为止,同龄人总可以和同龄人总体平均智力相比较。至于具体的智商值,可以从一个根据概率规律制订出来的表中查到。由于这一点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其计算方法了。

在我们本书最后能力测试部分,提供了一组智力测验。如果有兴趣,你不妨试试。

如果测量过智商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智商呢?

尽管智力测验有相当的科学性,测验结果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能把测验结果绝对化。为什么?第一,尽管一再努力,测验中的题目也难以避免经验的影响,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题目学习到的机会不一样。因而,一个人没有通过某个题目,可能仅仅是由于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智力差。比如,测验中如果涉及到英语方面的问题,一个没学过英语的人答不上来就是经验的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第二,无论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也很难用一份量表的有限题目测出一个人智力的全部情况。第三,由于智力发展在人的早期变化性大,因此7岁以前测的智商,对以后智力发展的预见性很低。比如,一个5岁孩子测得智商比较高,但长大未必聪明。总之,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寂的话说,就是:“心理测验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心理测验是可用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它。”

至于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营业性的智力测验,本身就难保不鱼龙混杂,其结果的可靠性也很难说。对结果的解释稍不慎重,闹不好也会带来误解。比如,有的心理测验主持者,把智商90以下者都解释为智力低下,就很不正确。在后面的智力水平分布简表中你可以看到,智商在70以下者才能被认为是智力低下。再说,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好坏,日后作为的大小,也不是完全由智力决定的。

因此,在你测过智商以后,大可不必过分忧虑或欣喜。请你把测得的智商,仅当作了解自己智力发展情况的一个有用的参考数值。万不可把一个智商当“标签”,贴在身上而影响自己学业和以后事业的发展。

那么,人们的能力水平的高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大量的智力测验,智商分布在总人口中呈“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也就是中常水平的居多,高水平和低水平的仅占很小比例。用坐标图来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正态曲线,如下图。

我们上面说的“高水平”和“低水平”,是指显著高于或低于一般人的能力,在儿童中分别称为“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中常水平的孩子称“常态儿童”。由此你已经明了,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常人。你也许说,既然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平常人,我们还谈什么才能和成就?问题在于,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平常人的能力往往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大的潜能有待于我们去开发。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力开发的问题,都有一个怎样创造自己人生成功的问题。

以上谈的能力高低之分,是能力差异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把这样的人通常称为“人才早熟”。我国历史上6岁能赋的王勃,7岁能诗的曹植,奥地利4岁开始作曲的莫扎特,都属于人才早熟。我国现代早熟儿童也不少。与此相反,有的人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正所谓“大器晚成”。著名画家齐白石,到40岁才表现出优异能力。爱迪生念小学3个月就退学了,因为跟不上班。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被校长认定是反正不会有大出息的人。由此看来,早熟自然值得高兴,对自己的人生成功应该抱期望。但是,如果能力表现的较晚呢?我们也不应失去信心!实话说,“由小看大”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时候这一条也靠不住。只要积极努力,我们的潜能一样得到较好地开发。

说到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贝利的研究结果对我们很有启示。贝利经过长期研究,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看出,一般人的能力也就是智力的发展规律是,从小逐渐增长到26岁左右,以后就保持一个水平状态,直到36左右。其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少年时期,是能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正是我们开发自己能力的大好时机。

第三方面,是能力的类型差异。

人的能力还存在类型的不同。比如,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容易抓住事物的细节,不善于从整体上去感知,这叫“分析型”;有的人则长于从整体上去感知事物,却容易忽略细节,这叫“综合型”。在记忆方面,有的人眼睛看过的东西记得好印象深,这叫“视觉型”;有的人则是耳朵听过的东西记得好印象深,这叫听觉型。2005年的一次电视节目上,一个小孩可以听声音,来判断别人博大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就属于听觉型。正所谓“各有所长”。

不过,所谓“类型”只是具有某方面能力发展的优势潜能,并非完全先天定型的。许多人就是经过后天的锻炼,而形成了某些能力专长的。

同类推荐
  •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生活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生活哲理

    本书分为信念、品质、处世、奋斗、收获五卷,几乎囊括了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诸多重要环节。
  • 别按常理出牌

    别按常理出牌

    大多数的励志书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是那些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沦为“万年科员”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你爹不是官一代、富一代,那么你仅仅是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按照常理,遵循常规,就很难爬上职场的顶端。在职业中,如何才能在初期避免走入误区,快速培养核心能力,成企业的核心人才?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天份,不是智商,也不是丰富的经验,成功者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于技巧,而这个技巧的核心在于不按常理出牌。《别按常理出牌》的作者以自己在跨国大公司的职场经历,手把手地教你走好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步,让你的职场走直线。
  • 办公室丛林法则:16条金科玉律让你畅游职场

    办公室丛林法则:16条金科玉律让你畅游职场

    本书旨在破解职场生存难题,从中更好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以从容应对复杂的职场环境,摆平各种潜伏着利害冲突的人事关系,在办公室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平步青云。
  •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在季老的著作中,时刻透露着他清明睿智的人生智慧,季老无疑成了指引后人的一盏指路明灯,聆听季老的人生观,仿佛是季老本人站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处,疏导误入歧途的人们。也许对普罗大众来说,这就是名人的价值——用他们极富典型意义的经历与感悟点化众人。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成和败的最大区别是,成功者会从积极的一面看,失败者只会从消极的角度看。所以当你遭遇困难,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请你换个角度看,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这样,你就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五感文

    洞玄灵宝五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邪少

    天才邪少

    胆小木讷的少年,莫名鬼迷心窍投湖自尽,被超级强者江尘魂穿。重生在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上的江尘,很是要命的发现,当务之急,他如何向美女班主任解释袭胸的事情……
  • 是谁在唱歌

    是谁在唱歌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圣光精灵当管家

    圣光精灵当管家

    白樱,又名樱葳蕤,万年前大地孕育出的精灵,既可呼风唤雨,又能救死扶伤,生来为了辅佐伟大的君主蓝祈,“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死。”蓝祈淡然一笑,“不要为了他人而活,我要你,永远是你自己。”那一别,从此,世上再无蓝祈。万年后,当白樱再一次遇到蓝祈,他发誓会贯彻自己的诺言,“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死。”
  • 逐鹿学院

    逐鹿学院

    2516年,一个考古学家意外在一个古迹发现了奇怪的文字,将其植入到一个人工智能之中,却不知他的这无意之举,却造就了一个高三学生不凡的人生。
  • 老子是神话

    老子是神话

    生、死之间不仅仅是睁眼和闭眼的区别,因为我闭上眼,是一片血红,睁开眼,是血红一片。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救世主,我只是渴望自己能活下去。美女?皮囊罢了。成为我的女人,首先,你要有一个让我接受你的理由。
  • 霸道校草遇见校园乖乖女

    霸道校草遇见校园乖乖女

    “哈喽,美女,有没有空吃个下午茶呀!”只见那人俊美绝伦,光洁白皙的脸庞如雕刻般五官分明,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他就是宇文狄尊。女孩看着宇文狄尊,顿时一惊,自言自语道“好帅,好帅,真的好帅哦!”“呵,每个人都这样说,不过,认识你是我的幸运,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约到你呢?”“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 仙路行记

    仙路行记

    大唐将军之子林行,性乖张,但却明事理知善恶,嫉恶如仇。懵懵懂懂踏入修仙一途。不死印,乾坤石,仙路艰难,如何才能坚持本心走漫漫成仙路~~风云变,仙路难回首不曾望长安
  • 我们都是善人

    我们都是善人

    主人公杨杰高宇和他的伙伴们在逆流中挺进,无论对与错,都会被世人忘记,无论成功失败都不会引起世人关注。在老哥的压力下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女刑警我心悦你

    女刑警我心悦你

    刑警队长带你去抓拿罪犯。遇上一生值得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