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6000000007

第7章 牛继马后

"牛继马后"什么意思呢?是一个典故,相传司马懿当政之时便有经营天下之心,当时流传天下的讖书"玄石图"上载有"牛继马后"的字样,司马懿疑心司马氏得天下之后会被牛姓之人夺去,不惜用毒酒杀掉自己的大将牛金。世事难以预测,等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之时,他的妃子夏侯氏风流放荡,与小吏牛氏私通产下一子,这个人就是司马睿。

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曾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公元276年(晋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晋史载"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及长,白豪(白毛)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眄炜如也。"一副帝王之相。可惜魏书没有这么客气,不仅未描写他的神异,反而揭露了他不可见人的身世,"晋将牛金子也。"赫赫六个字,真可以让人无地自容,堂堂晋国皇帝,司马氏子孙却是外人之子,汗颜!到底是否确有其事呢?司马睿是何血统呢?其实我们看看美国人的大选便会心知肚明,党派之间、各个候选人之间互相攻击、讥讽、恶意谩骂;揭短、挖老底,甚至造谣中伤。北魏与东晋,以及以后的南北朝就是处于这么一个境地。为争正统不择手段,"牛继马后"就是北朝政权精心炮制的一个丑化东晋王朝的故事。话又说回来,你或你的父母若身正不怕影斜,别人又怎么能丑化得了你呢?

无论他姓司马还是姓牛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对历史来说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开创了江东政权,使晋国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司马睿十五岁继承父爵为琅琊王(王国区域大体在今山东临沂县北部一带),八王之乱中,诸王各怀异志,司马睿"沈敏有度量"非一般之人,因自己并非帝室直系,故而恭俭退让,以"不争"免祸。时人对他并未特别看重,只有侍中嵇绍异常推崇,对人说:"琅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司马越在皇室内乱中脱颖而出,司马睿的封地琅琊国与司马越的封地东海国相邻,因此司马越对他另眼相看,拉拢有加,司马睿也借机成为司马越的党羽。被朝廷拜为员外散骑常侍,后迁官左将军,成为东海王集团中的一名骨干,与司马越参军、世族豪门王导成为至交,二人雅相器重,契同友执,为"王与马共天下"的江东政权打下基石。

我们再来谈一谈王导,王导,字茂弘,琅琊(今山东临沂)人。祖父王览光禄大夫,父亲王裁镇军司马,族兄就是上文介绍的太尉王衍。琅琊王氏最终成为显赫的家族,成为高门大族、簪缨世家的代名词,始于王导。王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长之后,参东海王越军事。后辅佐司马睿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历任三朝丞相。

王导素有雅志,才干过人。名臣桓彝(桓温之父)初过江,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对人说:"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欲求全活,而寡弱如此,该怎么办!"后来见到王导,与之纵谈世事,归来后对人说:"我见到了一个管仲,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一则"新亭对泣"的典故向世人表明王导的志向,过江的名士每逢风和日丽,总喜欢到新亭饮宴,正喝着,有个叫周顗的人突然哭着叹息道:"这里的风景和中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不一样了。"众人相视流泪,王导勃然变色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后人评论王导时,说他无北伐之志,克复神州云云,就是做做样子,鼓鼓劲,从来都没有身体力行。其实做事情要量力而为,江左原本实力弱小,大家小国,侨吴两姓,矛盾错综复杂,搞得不好,非但北伐无功,甚至会连累江东沦陷。王导一生致力于调和各方利益,发展地方经济,说句不客气的话,王导一手奠定三百年南朝基业。

我们还是回到司马睿这里,八王之乱中,司马睿跟随司马越奉白痴皇帝北讨成都王司马颖,荡阴之战败北,司马越逃回东海国,司马睿和皇帝百官均为司马颖所掳。他的亲叔叔司马繇因劝司马颖投降遇害,司马睿乘大雾弥漫之机逃出邺城,在黄河渡口河阳津被守兵拦劫。当时司马颖下令"达官亲贵,诸关一律不准放行",他的随员宋典从后面赶过来,随机应变用马鞭敲打着他笑说:"舍长!朝廷不准贵人通行,你怎么也被拘捕了!"守兵以为他真是一名小小的舍长,不再审查他,任由通过。跑到洛阳一看,城中大乱,他马上把他母亲夏侯氏接着,慌慌忙忙跑回自己封国去了。

风水轮流转,司马越在东海国再度举兵,任命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司马睿借机请求任命王导作为自己的平东司马,司马越答应下来,随后他率兵打败二王,迎回白痴皇帝,执掌晋朝中枢大权。匈奴汉国兴起,北方大乱,眼见局势极度恶化,王导向司马睿献计,说徐州四战之地,不如避开战乱向江东发展。司马睿听从他的计策,请求司马越允许他移镇建业。司马越也有经营江南之心,他听从王衍的话,让王澄领荆州,王敦领青州,同时加司马睿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建业。司马睿如愿以偿,随着晋廷一支中心力量移镇江东,北方流民掀起向江南迁徙的狂潮,江南民族大融合开始了,江东地区实力增强,各方矛盾也趋于尖锐。

江东地区原本士风强悍,"吴人轻锐,易动难安",晋灭吴国之后,江东地区是个多事的地方,司马炎不敢轻易派年幼的皇子出镇,江东多年没有强藩。司马睿移镇建业的政权若没有江东士族的支持难以维持,而江东的望族们对南渡的士族有戒心,也看不起皇族中地位、名望均不高的司马睿。

王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没有强权难以保障过江士庶的利益,因此他对族兄驸马王敦说:"琅琊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王敦是司马炎的女婿,久为扬州刺史,曾奉司马越之命都督青州与司马睿平级,平时为人狂妄傲慢是不会看得起司马睿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过江士庶必须捧起一个人来,只有一个稳定的政权才能维持各方的利益。终于北方的高门士族们达成一致,三月初三,依江东当地的风俗是禊节,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乘肩舆,具威仪,(王)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当时高门士族都坐车,很少有骑马的,江东士庶一见司马睿这派头,都惊了。江东望族纪瞻、顾荣等人原本就没出来,趴门缝里一瞧,见司马睿自个坐着肩舆(肩扛的小轿),众多的高官名士没一人敢做车,少见,怕是司马越也没这派头吧?"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这才纷纷出来拜见,王导又亲自到顾荣、贺循家里去,请他们出来做官,两人二话不说满口应承。"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王导帮着司马睿一边拉拢吴人,一边吸收北方的名士做官,"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王导参赞政务,朝野倾心,司马睿尊王导为"仲父";王敦镇守扬州手握军权,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凭借司马睿与琅琊王氏诸兄弟的艰苦经营,终于奠定东晋王朝和琅琊王氏家族在江左的根基,因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王与马的结合,并不仅仅是司马睿与王氏兄弟的结合,而是皇权与高门士族的结合,它开启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与皇权共天下的格局。

司马睿安生日子没过多久,石勒打败司马越的大军,率精骑三万入成皋关,与汉国的大军会合。此时刘渊已死,其子刘聪为帝,刘曜、王弥统率汉军与石勒一道攻入洛阳,俘虏晋怀帝。石勒鉴于自身实力弱小,把功劳让给王弥、刘曜,率兵退屯许昌,打败青州刺史苟晞,苟晞降而复叛被杀,纯系咎由自取,随后诱杀汉国重臣王弥。王弥和石勒是占据关东地区匈奴汉国军队中两支最强的队伍,王弥是东莱(山东莱州)士族,晋惠帝末年,随刘伯根起兵反晋,伯根败死后即自领一军,屡败晋军,后归附于老朋友刘渊,刘渊依为心腹,与刘曜、石勒等军一道攻入洛阳,在群雄角逐之中,二人互有相图之心。石勒先行下手杀死王弥,收编其军队,称威关东。匈奴汉国皇帝刘聪闻讯暴跳如雷但对他也是无可奈何,先是派遣使者斥责石勒擅杀大将,目无君王,接着又加封其为镇东大将军,安抚其心,希望他继续为匈奴汉国攻打晋朝军队。

此时晋朝北方重镇中并州刘琨和幽州王浚各自仰仗鲜卑诸部的势力称威一方,石勒认为不能和他们抗衡,把目光瞄向江东。公元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在今河南新蔡)修筑营垒,课农造舟,将备攻打建业。司马睿大惊,江淮一旦失守,江东危矣,马上征调江南所有兵马屯于寿春(安徽寿县),以镇东长史纪瞻为扬威将军,都督诸军讨伐石勒。

石勒的军队遭逢大雨,三月不止,军中饥疫流行,死者太半。天时不利,军粮不继,人心惶惶,石勒进退两难,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张宾献上了著名的"葛陂对",分析天下形式,提出战略方针,指明石勒的出路,奠定了后赵国的基石。

他首先提到不能依附晋国,不讲和。"将军攻陷京师,囚执天子,杀害王公,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相臣奉!"然后又认为南下条件不成熟,建议放弃南下计划,"去年既杀王弥,不当来此;今天降霖雨于数百里中,示意将军不应留此地。"江东地势险要,有大江天险,三国曹操六越巢湖不成,江东不是那么好打的,本来就不该来。"将军您转战南北,流行羁旅,人无定志,难以保万全、制天下。"没有根据地,流动作战也不成,既然南下之路不通,就该转而北上,取河北!他说"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山河四塞,宜北徙据之,以经营河北,河北既定,天下无处将军之右者矣。"河北是中原的中心,打下河北,天下就没有超过将军您的了。现在晋军近在寿春,撤军会不会招致追击呢?张宾又说:"司马睿之所以大发江南之兵而来,是怕我们取建业,如果我们退兵,他们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追击呢?" 张宾看透江东将相,司马睿作为一个帝室疏亲初到江东,必定不被江东士族重视,看看统兵的将领就知道,纪瞻是江南望族,江南之兵怕不是司马睿能够指挥的,他现在第一任务就是安定江东,不出问题,怎么肯出来和我们打仗呢。接着,张宾又制定了撤军的方案,让辎重先走,将军您亲率大军逼向寿阳,等到辎重远去,再率轻军北上,如此一来,何忧进退无地!

石勒大喜,黑暗之中看到光明如何不喜,撩衣襟吹胡子很是得意,马上把先前的长史罢黜掉,升张宾为右长史,从此不称其名,号"右侯"。石勒采用张宾之计,派侄子石虎率骑兵二千为先锋向寿春转进,亲率大军接应,却命令辎重部队北退。纪瞻果然不敢攻击,退回寿春死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北上一途着实不易,虽说都城陷落,晋民尚在。长期流动作战,使早先攻占过的河北河南各地随占随弃,加之石勒恶名远扬,他的军队所过之处,百姓坚壁清野,据坞堡死守,以至于军粮短缺,士兵们互相吃人,惨!好不容易走到黄河,晋将向冰聚集了几千人在枋头(河南浚县)修筑营垒,石勒欲过黄河,又怕向冰趁羯军半渡之机发动攻击,张宾献计劫船渡河,石勒偷袭向冰泊在河中的船只,渡河大败向冰,夺取大批军资粮饷,军势得以复振。

石勒乘胜欲攻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张宾认为眼下最大的敌人是并州刘琨和幽州王浚,劝他避实击虚先取邯郸、襄国(在今河北邢台),广聚粮储,扎牢基础,防备二敌派兵攻击,然后继续尊奉汉国以图幽、并,才是霸王之业。石勒此时对张宾言听计从,马上发兵占据襄国,修城墙,挖壕沟,积粮草,改变以往流动作战方式,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并州刘琨正与匈奴汉国交战,无暇顾及冀州之事,近在冀北的晋国幽州刺史王浚不干了。公元312年十二月,王浚派鲜卑段部段疾陆眷及段匹磾、段文鸯、段末杯等共5万人进攻襄国。鲜卑人剽悍,石勒屡败,众将都想固守不战,张宾又出主意说,"鲜卑人认为我兵势寡弱,不敢出战,他们必定懈怠。我军趁他攻城之时突然出击,一战可胜。"果然石勒因此大败段部,生擒段部大将段末柸。旋即又释放段末柸与段氏在渚阳(今河北冀县)结盟,段氏遂收兵撤还辽西,石勒趋势攻下邺城,冀州形式向有利于石勒一面发展。

此时的王浚却看不出形势的变化,依旧奢纵淫虐,甚至不可思议的做起皇帝的美梦。张宾看穿他的野心,对石勒说,"王浚借鲜卑、乌桓人的力量,狂妄自大,有做皇帝的意思,最想得到天下英雄的支持。将军威声震于海内,您投靠刘聪则平阳无敌,您投靠王浚,则幽州称雄,王浚想得到将军,就像楚国项羽想得到韩信一样,(是占有三齐之地的韩信,不是那个站岗的韩信。)我们该怎么办呢?用骄兵之计,抓住他急于称帝的心理,遣使投降,等到他对我们疏于防范之时灭掉他。"张宾厉害呀,没有他,石勒能不能被今天这么多人记得,难说啊!

石勒依计向王浚献礼投降,写了封拥戴王浚称帝的书信说:"(石)勒本小胡,出于戎裔,今晋祚沦夷,远播吴会,中原无主,苍生无系。伏惟明公殿下,州乡贵望,四海所宗,为帝王者,非公复谁?(石)勒所以捐躯命、兴义兵诛暴乱者,正为明公驱除尔。伏愿殿下应天顺时,践登皇阼。(石)勒奉戴明公,如天地父母。"一翻花言巧语,开始王浚不信问石勒的使者说:"石公一时英武,据赵国旧都,成鼎峙之势,何故向孤称籓,怎么让人不大相信啊?"石使马上大拍马屁说:"明公州乡贵望,累叶重光,出镇籓岳,威声播于八表,胡越钦风,戎夷歌德。"又说什么"自古诚胡人而为名臣者实有之,帝王则未之有也。石将军不是不想做帝王,实在是天意不许啊。"王浚相信了,大悦,他也不好好想想,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公元314年,石勒经过充分的准备即将偷袭幽州的时候又拿不定主意了,摆在他面前的还一道难题,在他远离邺城悬军千里偷袭幽州的当口,晋朝的并州刺史刘琨会不会偷袭自己呢?张宾再一次挺身而出,为他排除忧虑,分析道:"刘琨、王浚虽同名晋籓,一个忠心,一个野心,两人其实不对付,如果你写信告诉刘琨讲和,刘琨一定高兴,绝对不会救援王浚,更不会偷袭我们。"究竟刘琨是何谁人也?他到底会不会像张宾分析的那样,对于王浚见死不救呢?

同类推荐
  • 阪云传

    阪云传

    渡不尽的乱世烽火,看不完的是非善恶,生死之间的刹那,谁抚琴奏一曲离殇。被剑斩断的枯木,倔强的生长,挣扎着为谁而活。在景宁那个乱世之初的年代,枭雄们酝酿着阴谋,皇权更迭下藏着的肮脏,帷幕遮住了晋都的天,谢流尘,姬抚苍,李宁侧,暗香,引天渡,在这个天下人皆为棋子的年代会迸出怎样的火花。死去的人手中之剑已熔为铁。还活着的人仍向着心头的光前行。
  •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提供了许多经作者之手发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较为珍贵的,有辽沈战役中和“文革”中有关林彪的史实(本书被访问者多为“四野”的老人),有诸多将领庐山会议后被卷入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激流旋涡的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了1958年对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将领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这样的将军命运在中国不是个别。他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政治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参加者,旋涡裹挟,身不由己。他们举手投足,皆受制于那个控制力巨大的历史氛围。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时空大商人

    时空大商人

    商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最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哥伦布为了做生意结果搞错了方向发现了北美洲。麦哲伦为了利润绕世界一周,坐实地球是球形。……木辰为了利益,他说:请看正文!
热门推荐
  • 逆界杀神

    逆界杀神

    【热血爽文】一个被赶出家族的少年,五年之后回到家族,取得了父亲留给他的宝物。从此搅乱万界风云,以杀证得通天之道。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从宏观经济到金融世界,从股票市场到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打下了市场化发轫初期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胶着的深刻印迹。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数千年形成的民族性格成为制约中国人更加富有的阻碍。突破它,需要强大的中产阶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产之前先要树立中产意识。这是物质上富有之前先必须做好的精神准备。
  • 废材逆天:逆天小姐腹黑君

    废材逆天:逆天小姐腹黑君

    一朝穿越,看她如何废材变天才,两系元素是天才?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天才!十系元素在手,驯兽,炼丹师天赋我有!可谁又能陪我闯天下?“小月儿,你想杀人?没事,小心不要脏了手。”
  • 如果爱,请天荒地老

    如果爱,请天荒地老

    "身为薛家的千金,薛微微被父亲像是礼物一样的送给了跨国集团韩氏的总裁做妻子。只是这个总裁的少爷脾气实在太重,婚后不但对薛微微要求苛刻故意刁难,甚至还弄毁了她交往一年的男朋友家里的公司!好样的,越是如此,薛微微就越是不服气,总裁少爷不爱我?我偏要让你爱上我!此后微微各种讨好,做早饭,虽然糊了,洗衣服,虽然混了颜色,整理文件,虽然最后一塌糊涂……不过就在薛微微以为自己成功的时候,他却递上了离婚协议,从此形同陌路。总裁先生请接招,就是要你爱上我!"
  • 快穿之你好,男主

    快穿之你好,男主

    墨子轩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性格的他,攻略不同的他。结果如何呢?这是一个二货和另一个二货的蠢萌故事。看蠢萌的他如何被他所攻略。。。。。
  • 捉鬼天师

    捉鬼天师

    自幼不详少年,从葬坟场走出,杀厉鬼,抓鬼魅,诛妖邪。世间的爱恨情仇,让他觉得,鬼有时候比人更加有情。他开天目竖眼,再开阴阳二眼,企图破解这千年间,从未解除的迷局。可那古人皮与魂灯,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不可思议而诡秘的一切……
  • 滞下门

    滞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逐龙裂天

    逐龙裂天

    为拯救崩裂的天地,女娲补苍天立四极,天地成为以天为盖、以地为底,以黑幕为腹,以巨龟腿柱支撑四极的所在。随后,女娲击龙伏兽、飞升神界,天地回复平静。女娲偏爱的云端人成了天地间的统治阶层,居住在建木之上的云端。他们掌握着生活在昆仑山颠的云中人,以及生活在底层的大地的云泥人的命运。后来,凿出七窍云端人欲壑难填,变本加厉地向下层的云中人、云泥人征收五色石纯料,使云端之下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有流言说,黑幕之外的未死黑龙将兴兵反击云端,云中和云泥人又将合力呼应,天地间又将面临一场大兵灾。第二代云端人中唯一的男孩儿来到天地边境,不知他能否练成最高神力,逐龙平乱,在天地再次崩裂之前,挽狂澜于既倒。
  • 昊明传

    昊明传

    三千大道皆枉然,唯有吾道始是真。昊明觉得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何而活。悟道终非正途,唯有创立自己的大道才能永恒。修仙者,不当以成仙为终点,凌驾仙道之上才是目标。境界划分筑基,金丹,紫府,元神,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合道,道主武师,武王,武尊,武圣,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主神,创世神魔法师,法王,法尊,法圣,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主神,创世神。作者坑爹的设定语言无条件统一,时间无条件统一,金钱兑换统一【1:100】,测量方式统一所谓统一,你懂得,就是用你熟悉的,管他是异世还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