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900000020

第20章 这先生,一点面子也不讲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按照《明史·方孝孺传》中的记载说:“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总之就是说他打小就很聪明,气质非凡,号为小韩愈。后来他又从学于当时的学问大家宋濂,学问更加精进,加上人品也很出众,乃至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赏识,有一次方孝孺因被家族犯罪连累有了牢狱之灾,可是案宗一传到朱元璋那里,“太祖见其名,释之”。朱元璋有意重用他,曾经就有一次对“皇太孙”朱允炆说:“此庄士,当老其才”,意思说等到方孝孺积累到一定年龄时就可堪大用。先是“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后来“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方孝孺之名是天下皆知的,“靖难之役”发生后,燕王朱棣的主要谋士姚广孝就对朱棣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读书种子”,语出宋代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黄庭坚)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一般专指读书特别多、影响非常大,且能在文化上承先启后的读书人)朱棣自然也知道舆论的分量,因此他登上皇位之后并没有加害方孝孺,而是想收买他。可是被暂时拘押在监狱中的方孝孺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气节,任谁来劝降都没用。后来,新皇帝朱棣亲自召见他,可是方孝孺根本不买他的账,“召至,悲恸声彻殿陛”,也就是说他以悲愤、激烈的哭诉声来追念旧皇帝、否定新皇帝。但是,朱棣还是耐下心来和方孝孺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大意是这样的,朱棣屈尊下榻慰劳方孝孺说:“先生怎么想不通呢,何苦给自己找罪受呢,我不过只是效法先贤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榜样罢了。”方孝孺问:“那么你所说的现今的成王呢?”朱棣说:“他想不通自焚了。”方孝孺又说:“那你又为什么自己当皇帝而不立成王的儿子当皇帝呢?”朱棣说:“国家需要年长的皇帝,小皇帝不合适。”方孝孺又说:“那你怎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呢?”结果朱棣就急了,说:“这是我的家事,你管得着吗?”

可是朱棣还不死心,他需要有人来承认自己新皇帝身份的合法性,尤其像方孝孺这样的知名之士,而且他还是旧政权中很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在封建时代,因为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所以一切都要讲求名正言顺才能从根本上说得过去;否则如果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那么人们就不会认同了。这个时候,朱棣就想让方孝孺起到一个自己认为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说想让他发表一点声明来确立拥护新皇帝的政治立场。而朱棣采取的形式就是想命方孝孺(替自己)草拟一道诏书,向全天下阐明新皇帝的公正道义和合法性。朱棣“顾左右授(方孝孺)笔札”,并且还兼带威逼和利诱地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然而,方孝孺就是不写,“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结果朱棣看方孝孺如此顽固不化,如此不可救药,忍无可忍就暴露出来自己的凶残本性,“成祖怒,命磔诸市”,总之就是用当时最残忍的手段加以杀害。而“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时年方孝孺虚岁四十六。

同类推荐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热门推荐
  • 诶呀!少爷

    诶呀!少爷

    在漆黑一片的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但却在其中一个教室里还有两个人在争吵,突然,出现了一个男孩拿出一本笔记本在上面不知道写了什么,这两人突然停止了,仿佛时间暂停了一样,之后灯灭了,校园又瞬间安静了,就好像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
  • 幻魔之陆

    幻魔之陆

    在一个奇幻的叫作,幻魔之路的地方上生活着一群以魔法魔技为主的人们一个小少年的出现改变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生浮华不及光阴一寸

    半生浮华不及光阴一寸

    满地猩红,流火暗涌。“东方!倘若这世间万物,皆负我而去!倘若这天地法则,也容我不得!倘若这三生石畔,宿命轮回……悲欢笑泪,是否会将我心中的你遗忘?”不!宁沉睡,不轮回!若众生的怒火承载于你,我必屠尽天下,颠覆苍生!变强!变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苍生,都明白我意;要将所有,都践踏在脚下!而你,纵然山无棱角,天地归一,你不会有机会逃离!纵然折断羽翼,禁锢于林,也休想离我而去!岁月里,遗留的痕迹,举剑苍茫红尘俱寂……你说,在那世界之巅伫立,还有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宁负年华不负君?
  • 铁剑云裳传

    铁剑云裳传

    一对青梅竹马的贵族少年,因战乱而失散,各自开始了不同的人生。沈清,在寒江独钓,在忍饥受饿,十年后,他成为无刃孓然沈游尘。云裳,被江负樵作为赌注托付给李轻候,十年后,她色绝天下,艺绝天下,成为风月城主。但是,命运并不会就此放过他们。三个人的江湖游走,三个人的爱情和传奇。江湖,不是梦想之地,那是命运的强加和给予。爱情,是贪欲更是悲悯和恩赐。杀戮,只是为了走出江湖。
  • 我的将军

    我的将军

    一场意外她穿越到了洪荒时期,她经历了人魔的战争,她总是被保护着,面对危险她要活下去,坚强仁爱也在意外中开始修仙,不修而修,走上了自己都不知道的修仙之路。
  • 蜕凡成神路

    蜕凡成神路

    天元大陆只是千秋世界众多大陆之一,而大陆上有神国无数,神的力量不可能照顾到各个角落,平凡的人们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或许才能过的好一些,而大周王朝有个孩子却想的更多。神明,值得敬畏,但不是不能达到。
  • 投胎成瘾

    投胎成瘾

    我有一个很怪而且很长的名字,叫死了都不放过你。没趣的人叫我妖怪,无奈的人叫我死不放,还有人因为我超越同人的耐心而叫我百变精灵。叫什么都无谓,因为所有叫法都没有完整反映了那个真正的自我,相反我更喜欢我后来给自己起的名字——转世幽灵。
  • 我本神话

    我本神话

    一代杀手之王被人在‘暗’官方中通缉,为了找到通缉自已的人,林烨回到了华夏国。当杀手之王回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都是被别人给安排好的,目的就是让他回来。这下子的,林烨不干了!靠,什么?让我去当大公司的老板?哥不干!啊?公司里有很多的美女?这个…好说!嗯?追的话公司还给报销?没什么好说的!去!一定要去,就算是把我打死了我也要去!
  • 金边曼陀罗

    金边曼陀罗

    天启游戏殿堂天榜排名第一的刺神无故被其所属的工会解约,回到家中苍楠收到虚拟联盟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新游戏江湖的内测,和苍楠一起在天启精英小队的成员跟随苍楠一起进入游戏的内测,游戏开始所有被邀请参加内测的玩家被告知如果想回到现实当中,必须要打败游戏的开发者--老爷子,这到底是个阴谋还是其他,他们经历的一切是游戏?还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