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那样一个通讯缓慢的时代,身处那样一个偏僻的环境,却能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并于纷乱的局面理清思路,看清未来,实在是了不起。
刘备是一位胸有大志的人。虽然一直不得志,但仍不停寻访人才。经司马徽和徐庶等人的推荐,他不惜在军务繁忙中带关羽、张飞二将躬身三顾茅庐,欲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共谋大业。前两次登门求教皆不得见,刘备并未因此而放弃求贤之诚意,又第三次再度登门。刘备对还未谋面的诸葛亮如此谦恭,致使身居山野的诸葛亮十分感动。为此,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谒诸葛亮时,诸葛亮真诚地以礼相待,向刘备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这就是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虽隐匿山野,然而他未出茅庐却尽知天下。他对刘备进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地盘跨州连郡的不可胜数。曹操和袁绍相比,名声低,人马少,结果他反而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其原因并非苍天使然,而在于人的智谋。今曹操拥有百万人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很难与他争锋的。孙权占据了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固,民心归附,且有一批贤将才士为他效劳,因此只能与他联合而不能去图谋攻取。而荆州之地,北依汉水、沔水,南达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堪称用武之地,但它的主人难以守住,这大概是上天特意留给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接纳呢?另外,荆州西面的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一个天府之国,昔日汉高祖刘邦正凭借此地而成就了帝业。然而,益州牧刘璋懦弱无能,在他北面占据汉中的还有一个张鲁,民殷国富,但不知爱惜,因此有才智的人都渴望有一个贤明的主子。将军既然是皇帝之后裔,且信义又闻于四海,能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思贤若渴,如果能占有荆、益二州,固守险要,西边与诸戎和好,南面安抚夷越等各民族,对外与孙权结为友好邻邦,对内则修明政治,等待时机。一旦时机一到,就可命一上将统率荆州军队北上夺取宛城,汉室可兴了。”诸葛亮一席话就如黑暗中一道闪电,照亮了混乱复杂的天下政局,使刘备茅塞顿开,眼前呈现出一幅三分天下的蓝图。于是,刘备喜出望外,拜诸葛亮为军师,上马同回军中。
《隆中对》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对时局作精辟分析的杰作,体现了他洞若观火、善于驾驭天下大事的能力和才干。诸葛亮以一言兴邦,刘备思贤若渴,采纳了他的计谋,并从此以诸葛亮为辅佐,踏上了建立蜀国、三分天下的征途。
以法治国的能相
“武侯治蜀”是诸葛亮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建的政权和复杂的当地形势。诸葛亮坚持以法治蜀的方针。他励行法治,执法严明,整顿了益州长期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而且面对各方面的反对,坚持自己的做法。最终使益州地区社会风气好转。
这一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社会的稳定给新建的刘备政权带来声誉,使得人民相信这个政权。其次,安定团结的环境为以后发展、建设益州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对于情况复杂的益州地区,要想发展,法治是惟一的途径。
治乱从严,宽严相济是古今认同的治国原则。但严到什么程度,宽到什么范围,在当时恐怕虽言法治而仍实为人治。以至于武侯事必躬亲,不劳累成疾才怪。
益州乃中国西南部地区,地域虽广,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从春秋战国至秦汉以来,这个地区在经济上较之中原地区来说,一直要落后一些,尤其在它的南部,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跟中原的联系很少,其经济也就更不发达了。因此,治理益州,发展经济,成为诸葛亮巩固刘备取得新政权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诸葛亮充分发挥出了他的治国安邦之才。作为刘备的军师,刘备的所有治国之策实际上皆出自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尊重,可以说是言听计众,从不乱予否定。故此,诸葛亮对刘备也就忠心辅佐,至死报答刘备的信任和知遇之恩。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励行法治,帮助刘备整顿长期以来益州地区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诸葛亮执法严明,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的治理下,益州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史书上记载说,经诸葛亮的治理经营,益州之地变成了一块“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凌弱”的好地方,整个社会“风化肃然”。对此,诸葛亮曾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如曾帮刘备夺取了益州的刘璋旧部法正即对法治不满,他对诸葛亮说:“从汉高祖入关,也不过约法三章而已,刘公刚占益州,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再说,你们都是外来人,按关系来讲,也应把政令放得宽一些,使大家安心。”法正提到刘邦当年推翻秦后把秦王朝的一切政令全废了,只宣布了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盗窃者抵罪。刘邦的“约法三章”在秦王朝多年暴政后的确是对老百姓的一种解放,那么,这种历史的经验是否只能毫无改变地搬用呢?对此,诸葛亮分析得十分透彻,对法正晓之以理。他说:“当年秦王朝无道,用严酷法令压迫广大人民,老百姓怨声载道,那么刘邦的约法三章当然正得其时。然而现在情况恰好相反,刘璋治益,一直法令松弛,致使很多豪强放纵不法,因此严肃法纪,整顿秩序,这才是现在治国所需要的。彼时的放松和此时的从严,皆实际需要使然。”诸葛亮鉴古而通今,治国有法,安邦有道,以此可见一斑。
以攻为守的北伐大业
即使诸葛亮不北伐,魏国也会出兵攻蜀。与其因战争造成蜀地破坏倒不如把战争引到魏国去。而且,单纯的防守,蜀国的发展始终不及魏国,双方的差距只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拉大。但蜀汉毕竟国小力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当时的蜀汉政权如同一只关在笼中的猛虎,曹魏固然难以入笼打虎,而虎也难以出笼侵魏。若中原乱、或可一逞,若中原稳定,则毫无机会,所以孔明六出祁山自知是不可为而为之,一则以守为攻,再则主要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
诸葛亮尽人事的百般努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为历史留下了万古云霄一羽毛的完美人格,也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诸葛亮抓住孙吴政权两次向曹魏用兵之机,决定挥师北伐,以完成先帝刘备之遗志,了却他自己的平生宏愿。在用兵前,诸葛亮非常慎重地向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章,申述出兵中原之大义,此奏章即著名的《出师表》。奏本道:“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未曾想在天下显身扬名。先帝不以为臣卑贱,反而降低身份,三顾草庐之中,询问天下大事,臣非常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正赶上荆州大败,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迄今已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臣。从接受遗命以来,臣日夜都在忧叹,唯恐辜负了先帝的愿望,有损于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臣在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了南方。现在南方已经安定,国家兵甲已足,应动员三军,北伐中原,这是臣对先帝的报答,也是效忠陛下应尽的责任。”诸葛亮的一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既为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随即诸葛亮又下了一道讨伐曹魏的宣言,进一步使北伐中原的行动出师有名,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亲统20万步骑兵向北进发。大军抵达陕西与四川交界的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后,诸葛亮决定不直接从陕南出兵攻取咸阳等地,而是迂回用兵,先取陇右,以形成对曹军西线的威势,再从西向东全线出击。当诸葛亮的军队西出祁山、突然进至陇右地区时,驻陇魏军毫无防范,纷纷溃败投降。诸葛亮很快就占领了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天水(今甘肃西北)和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数郡,从南至北,清除了陇右的魏军,并派兵进驻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以扼守陇西至关中的咽喉要道。这时魏国开国皇帝曹丕已病死,太子曹睿即位。他闻知蜀军已出兵陇西,亲率大军坐镇,派大将张郃领5万军队赴西线迎敌,两军在街亭相遇。这就是历史上论述最多、民间故事中传说最广的街亭之战。此战因诸葛亮虽看到了街亭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亲临守御,而是派了名不副实的马谡为主将。而马谡死搬兵法,刚愎自用,公然违抗诸葛亮的军事部署,把军营扎在山上而导致全线溃败。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进攻和防守的滩头阵地,最后全军被迫从陇西撤兵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诸葛亮对错用将领而导致北伐失败非常痛心,挥泪斩了马谡。马谡为诸葛亮好友马良之弟,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却没有体会到刘备语中之意,一直对马谡很器重,直至街亭兵败,诸葛亮悔之晚矣。他亲自上疏刘禅,请求皇帝给他降三级处分,以示他用人不当之过。刘禅无奈,勉强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把他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之职。街亭兵败,是“诸葛一生惟谨慎”中少有的一次不谨慎,也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统帅生涯中的一个遗憾。
同年冬,诸葛亮在休整了几个月后,又率军进行第二次北伐,但终因粮草不济,又不得不退兵。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进行第三次北伐,占领了原魏国据守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阳平(今甘肃文县)二郡,并将其正式划入蜀汉的版图。此次虽没打到关中,却也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建兴九年,即公元231年,诸葛亮又组织了第四次北伐。这次,他充分汲取了前几次军事行动的教训,把粮草运输当作首要任务进行认真组织,委派曾一同受刘备遗诏辅政的大臣李严负责督运军粮,并根据山地运粮困难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一种被称为“木牛”的运粮独轮车。这次北伐,诸葛亮遇到了一个劲敌——曹魏方面的统帅、曾受遗诏辅政的司马懿。此人深知兵法,且有谋略,稳而不躁,善于思考。他曾镇守荆州以御东吴,因关中统帅曹真患病,他就被曹睿调往长安代替曹真,统帅张郃、费曜、戴凌、郭淮四员大将在西线抵抗蜀军。两军在陇西相遇,诸葛亮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先避开敌方之主力,攻击驻守上邦(今甘肃天水)之魏军,从而大获全胜,使守卫上邦的费曜、戴凌逃回城中,不敢再战。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攻上邦,即率主力从祁山前去救援,但他深知诸葛亮厉害,兵至而不战,只在险要地方下寨据守,不出战。诸葛亮每日派将挑战,高声叫骂,故意羞辱司马懿,以此激将他率军出战,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仍按兵不动,置之不理。于是,胆识过人的诸葛亮又改用诱敌之计,佯装退兵,司马懿见蜀军退走,派人打听虚实后就率军尾随而进,仍不急不躁,决不主动与蜀军正面交锋。司马懿的举动遭到了他手下部将们的戏弄和嘲笑,加上诸葛亮又经常派部下士兵向魏军挑战,甚至辱骂,这使魏军将士怒气冲天,不堪忍受。他们多次请战,但主帅司马懿就是不允许。于是他们议论开了:“还未交战就不敢出战,将军畏敌如虎,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讥笑?”这些议论日益增多,司马懿终于稳不住了,于是决定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等的就是司马懿的急躁,早已布下伏兵,只等司马懿往里钻。这一仗把曹魏军队杀得大败,使司马懿再也不敢与诸葛亮交战了。此后,两军相持近6个月之久,诸葛亮又因粮草供应不济,只得再次退兵。司马懿以为这下该可出击蜀军了,就派大将张郃率兵追杀,谁知追到木门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又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张郃竟死于乱军之中,魏军追兵反而成了溃军。诸葛亮撤回汉中后,严厉惩治了督运军粮不力的老将李严,并决定暂缓北伐,休整内政,鼓励农商,发展生产,让国力重新恢复起来,以便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234年,即建兴十二年,已50多岁的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由于3年的准备,他已将大量的粮草囤积在斜谷口,以备军用。另外,他还进一步研制出一种运粮的四轮小车,叫“流马”,以供在山地运粮之用。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他亲率10万大军从陕南出发,这一次他不再西出陇地,而是直插陕西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这次魏军统帅仍是司马懿,当两军在渭水边对峙扎营后,司马懿故伎重演,坚壁据守,就是不出战,而诸葛亮却希望早早决战,不宜久拖。为此,诸葛亮使尽所有的手段,甚至派人送了一套妇人服饰给司马懿,嘲笑他像妇人一样胆小。但司马懿已吃过诸葛亮的亏,即使受辱,也忍住不战。为掩入耳目,他还假说决战需奏准皇上,使众人不敢再非议他。司马懿采取拖延战术,的确抓住了诸葛亮的致命弱点。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加之诸葛亮办事谨慎认真,所有军政大事,事无巨细,凡事必躬亲,这使他日夜操劳,身体渐渐虚弱,很快就因操劳过度而病倒了。诸葛亮深知自己的病情难以好转,于是,一面上奏朝廷,向刘禅报告了自己的病情,并对日后国家许多军机大事一一作了交代;另一方面,他又周密部署了他死后蜀军的退兵之策。当这一切料理停当,诸葛亮就在这北伐前线的军旅病榻上,怀着对北伐未竟事业的伤感和遗憾,怀着对先帝的无限追忆,怀着对亲自创立的蜀汉政权的隐隐忧思而匆匆离开了人世,享年仅54岁。
《三国演义》中以“六出祁山”对诸葛亮的北伐做了文学性的描述,北伐虽然最终没能成功,诸葛亮的“人算”最终没能算过“天命”,但他靠一己之力维持了一个王朝,这种大智与大勇不能不令后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