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3700000032

第32章 执著的文化掘井人:阿城

阿城是二十世纪文坛寻根文学作家群中的佼佼者。

阿城,原名钟阿城( 1949—),原籍四川江津, 1949年生于北京,少年时就遍览中外文学名著。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 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古插队,后又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 1979年回北京,任《世界图书》编辑。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东方造型艺术中心、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作。现旅居国外。

1979年后,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棐先生撰写《电影美学》。1984年阿城开始文学创作。《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 1984年福建省《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从此阿城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此后还有《遍地风流》等作品问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去美国,生存环境改变了他审视世事人生的方式,小说创作日趋见少,主要精力转向杂文写作,但表现的人和事,阐释的道和理仍然是中国的。

小说《棋王》是作者阿城结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知青插队生活而写成的具有阿城式的文化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小说主人公棋王一生的行为生动展现了阿城思想中儒、道思想矛盾并互补的状况,而“我”则是阿城这一思想发展始终的内心体验者。作为执著的文化掘井人,阿城并不沉醉于某一种传统文化或文化哲学,而是追索着文化精神的矛盾和互补。作家在创作中,以追寻传统文化之根的方式探求着现代文化之精神。《棋王》是在文化矛盾追寻与作者生命体验的双重书写中,构建了独特的思想基底,从而成为难得的文学佳作。

一、“文化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棋王》

《棋王》共有四章,现在看到的版本结尾有删节。小说通过“我”讲述了棋痴王一生的故事。在嘈杂的车站,“我”送走朋友,却没人送“我”。“我”一个人孤独地踏上插队之路。“我”在车厢与一精瘦的学生斜对而坐,他邀“我”下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棋呆子”王一生。“我”对其事迹略闻一二:王一生棋艺高超,比赛常常无敌手;串联时,王一生各处下棋,常常得一点儿钱,结果王一生和小偷一起被抓;他认一个捡烂纸的老头儿为师,等等。一路上他最关心“吃”的问题。“我”留意到王一生与众不同的“吃相”。火车到了,知青分到各农场。王一生和别人一起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仍四处以棋会友。

“我”对生活表示不满,王一生却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我”终于知道王一生的贫寒家庭情况。后来“脚卵”建议王一生参加棋类比赛,但大队因他“表现不好”不让参加,“脚卵”出面打通关节,才被允许。王一生未参加正式比赛,赛后与冠亚季军等九人同时对弈,在这场九局连环车轮大战中王一生力挫群雄,八人先败下阵来,最后逼得地区冠军老者要求留面子合棋。山区人们纷纷争睹棋王风采。夜黑了,“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人生。

《棋王》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文化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寻根”作家们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文化,或批判揭露,或认同亲和,但目的都是确立赖以生存和力求发展的精神之“根”,让民族以更为健康沉静、积极理性的方式去追问过去和未来,阿城无疑是“寻根文学”中的一个执著的文化掘井人。他在《棋王》中,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棋王》收入 1986年出版的“ 1983— 1984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被认为是文风纯粹,真挚动人,代表了当时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作品之一。

二、平凡普通的人生价值

《棋王》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吃”是物质需要,“下棋”是精神需求。作者铺开笔墨描写了王一生的“吃”和“下棋”。

关于王一生的“吃”,作者极尽其详,既写“吃”的理念观点,也写他王一生的过程细节,情状神态以及相关故事,突出“吃”作为人的不可忽视的本能需求。在那特定的环境之中,物质的贫乏给人带来的缺失更为突出与强烈。“知青上山下乡”背景下的王一生对“吃”的强调,对“馋”的反驳,对食物的珍惜与感叹,既是那时代的一种本质反应,更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吃”

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维持人的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精神追求“下棋”的基础与前提。王一生“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作者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总是将“吃”与“下棋”杂陈相见,在叙说的整体性中赋予“吃”以根本性的意义。

“下棋”是一种精神要求,也是一种对物质的超越。王一生说:“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呆在棋里舒服。”下棋使王一生舒服。“下棋”可以使棋道隔离生道,使人忘却别时的感伤和生活的单调乏味,隔离掉农场“砍树、烧山、挖坑、再栽树”的日子,淡忘那苦不堪言的贫寒家庭困境。下棋不仅仅是精神的需求,而且是一种超脱的方式。“棋”文化意蕴的浸润和深入,则使这种精神需求向文化深层掘进。王一生悟棋时的柔不是弱,而是收和含——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领悟;在九局连环的车轮大战中,神凝形释,忘我入化境界的呈现,是对庄禅精神真谛的把握。正因这些文化因素的加入,不仅让“吃”的本能欲望进行了升华,“下棋”也不仅是“下棋”,而且是对人生的领悟;不仅是领悟,而且是实践,是一种生活的诗化和诗化生活境界的获得。

作者将“吃”和“棋”作为人物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把吃和棋摆在两极,“吃”代表平凡普通的生活态度,“下棋”代表积极进取的功名意识。两者构成生命的现实性存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具体的王一生。王一生痴迷下棋,最终放弃下棋。《棋王》通过吃对棋的吞噬,强调了平凡普通的人生价值。

三、简洁从容的语言风格

阿城小说《棋王》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通篇都是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小说无论是人物言行、场面景观都一笔括之,而又往往能传神达情,穷形尽相。

比如小说开篇写道:“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三言两语就简洁地勾勒出车站的繁乱喧扰和故事的时代背景。又如“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我野狼似的转悠一年多,终于还是决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几元工资,我便很向往,争了要去,居然就批准了”。寥寥数语就把“我”的遭遇和知青下乡插队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心态全部写出来。白描的手法,大写意的色调,几笔就勾画出值得人深思的问题,短语与虚词的使用恰到好处,“我野狼似的转悠一年多”更是无家可归,人如浮萍的人生境遇的简括。

《棋王》的语言到处显出一种从容,含蓄,简洁,凝练的特色。再如小说中的高潮段落,即写王一生一人对弈九人,所谓“九局连环车轮大战”场面,无论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都采取外部聚焦,用平白简练的语言叙述。“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节许久才动一下。”人物神情外貌平平道来,人物所处之境却是异常紧张激烈。一人与九人对局的连环大战,一切都化繁为简,以静化动。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知道他拼了,心里有些酸,只说“保重”就离开了他。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但这种“静”并非“寂”,王一生“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可见出人物沉思之深,精神高度贯注之极。特别是“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一段描写,像是一场战争过后,尘埃落定,瞬间的定格。读者所面对的不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棋局,更是一幅人的心灵与精神的极致景观。作者以冷静而克制的自我情感,不夸饰,不做作,在隐而不显,显而不露之中快意抒写。作者所用的句式极短,所用的形容词也只是“黑黑”、“慢慢”、“静静”等几个词,毫无浮华之气,却将人物棋我合一,浑然一律的精神极境传达了出来,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真正达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

《棋王》的语言也略带幽默色彩。比如写王一生吃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嵌到槽牙里,一番折腾,用口水“咽”下,以致“眼睛里有了泪花”时的滑稽;写王一生固执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理解为关于吃和嘲笑饥饿的故事等等,无不带有幽默色彩。但作者的幽默并非故意的幽默,而是天然幽默的自然流露。他以一种超然但不显傲慢自负的态度写生活本身就具有的幽默感。小说中虽幽默贯穿始终,但并不明显,作者的幽默是内在的,节制的,是具有更高文化内涵和智慧的幽默,我们需要用心意会。

四、精彩赏析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

这是《棋王》第一章,“我”在列车上观察到的王一生“吃相”的细节描写。王一生仔细到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不放过,而且成功地吃了这粒干缩了的饭粒儿,竟至“眼睛里有了泪花”。可见王一生对于人类的第一需求“吃”的“虔诚”与“精细”。作者以一种饶有兴趣,幽默诙谐的白描笔法把王一生的吃态描述得出神入化。如果我们把小说中所有关于“吃”的描写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作者关于“吃”与“棋”的关系处理的重心所在。实际上小说有关棋的具体故事只占到三分之一,重心大半是通过棋所要表达的吃,吃是第一位的,有了吃,王一生就会说:“不错,真的不错。还说什么呢?粮?钱?还要什么呢?不错,真不错。”有了吃,还有棋,“我挺知足,还要什么呢?”作者通过王一生的吃与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种既淡然超脱又知足平和的生活态度。

附:相关评论

1.阿城其实不会下棋。会下棋的贾平凹说,阿城写棋诌不出三步,这三步其实也完全不入棋道。我想,阿城入迷的是那种盲棋的境界。《棋王》的表面重心在棋,实际重心在吃。

朱伟:《接近阿城》,载《钟山》1991 年第 3 期。

2.1985年的春天,阿城风尘仆仆来到上海,怀着急切的心情召集王安忆几位朋友小聚。多年后,王安忆回忆道:“这天晚上,我们聚集到这里,每人带一个菜,组合成一顿杂七杂八的晚宴。因没有餐桌和足够的椅子,便各人分散各处,自找地方安身。阿城则正襟危坐于床沿,无疑是晚宴的中心。他很郑重地向我们宣告,目下正酝酿着一场全国性的文学革命,那就是‘寻根’。”阿城对“寻根”如此热心,当不难理解。

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 4期。

3. 《棋王》中的身体书写显示了“寻根文学”中现代性与古代性的混合,但文本已经蕴含了质疑现代化意识形态的思想。从寻根形象、文化符码以及寻根“结局”入手,将《棋王》这一症候性的文本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可以看出“寻根文学”开拓新的话语结构的努力体现了进步意识带来的美学创新欲求,但这种美学变革在当时又阻碍了“现代性疑虑”的进一步思考。 80年代“寻根”的结局是另一个开始,它背后的犹疑预示了 90年代更为明显的“现代化意识形态”的裂解。

马征:《“寻根”背后的犹疑——〈棋王〉与 80年代文化意识研究》,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 5期。

同类推荐
  • 暗香

    暗香

    李晓露是市长千金,宛山鹰是军人后代,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张悠然是李家保姆的儿子,他对李晓露由最初的隔阂、抵触,渐渐产生爱意,一心追求。十四年,三个人在感情的纠缠中痛苦不堪,又终于峰回路转……
  • 谁的爱情不迷茫

    谁的爱情不迷茫

    旧爱,新欢,聚了,散了,痛过,伤过,哭过,笑过…… 谁的爱情不曾迷茫?谁的幸福不曾迷路?迷茫了没关系,经历过后记得成长就好;迷路了没关系,记得回到原点,让幸福着陆。99对情侣就有99种爱情,100个人就有100种生活。总有一种状态是你曾经或正在经历着的。
  • 黑猫

    黑猫

    精选了爱伦·坡悬念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包含玛丽·罗杰疑案、黑猫、情约、贝蕾妮丝、闹市孤人等5个独立的短篇悬疑故事。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且短小精致,便于携带,是读者旅途或工作途中及闲暇阅读的方便读本。
  •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残缺本)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残缺本)

    《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明刻本,小说以浙江、福建两省的抗倭史实为依据,集中叙述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军民与汪直、许朝光等内外海盗之间的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该书行文叙事曲折而有条理,注意悬念、对话和描写等手法,可读性较强。
  • 唐山大地震
热门推荐
  • 何以言欢

    何以言欢

    那一年,蔺彩看中了一个男人,所有人都说她们不合适,可是她还是勇往直前的追了,后来,当她看着他抱着别的女人躺在属于他们的那张床上,心碎欲裂。那一年,江零恨上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恬不知耻的夺走了他的心,就在他以为他们可以一辈子的时候,她拉着别的男人的手,跑了。后来,某会所的房间里,蔺彩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求你不要卖掉那些股票。江大少嘴角微扬:如果你愿意,再追我一次的话,我可以考虑考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易烊千玺:要怎么说爱你

    易烊千玺:要怎么说爱你

    绝对原创!请勿抄袭。请勿上升真人X1128她是一块将自己层层包裹的寒冰,却一直在将自己混合烈焰来温暖别人,不惜最后冰雪消融。他是千纸鹤的荣光,踏着舞台而来的王。为了信仰,她远赴美国最后他的身旁却站着别的女孩,她浅笑安然,却心如刀绞。
  •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作者妙笔生花,配以探索性的编写,描述了《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的身世、经历、情感、欲望、快乐、苦恼,在今天的读者面前悬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对了解千古奇书《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
  • 终结昏暗

    终结昏暗

    2059年的一天,人们不知道的生物体在首都——孤星城出现,它有着魔法,它在首都吐出了不知道是什么的毒雾,除了费力罗古山上其它地方的人都死了,人们就开始害怕这个生物体,在当天一位神秘人送来了个似心脏的东西,十天后,研究了它,知道它叫“雷卡石”,里面寄宿着武器,不久,“魔器”被少年获得了,也知道了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名字叫作——“零幽”
  •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

    时下,对于小女人而言,幸福已经不单是好孩子、好老、公、好家庭,因为她们已经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于是她们的幸福所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做个幸福小女人: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就是要告诉女人,想要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包括你自身见识的高度、涵养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衡量人和事的尺度、看问题的角度、追寻目标的速度、内心的温度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女人们如果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张弛、进退有度,那么幸福自然也就不会远了。
  • 笑傲九天系列四

    笑傲九天系列四

    在这五花八门奇装异服的行客当中,有一位行客特别地特别地引人注目,此人身高八尺,满脸横肉,浓眉大眼,那眼神透着一股杀气,高高的鼻梁,足踏木屐,走起路却毫无声响,尽管路面质地很硬,稍微有一点见识的人一看便知道此人不是中原人士……
  • 又是一年秋

    又是一年秋

    “你真的可以离开吗?”,这是我不断问自己的问题。曾经的记忆真的很美好吗?还有多久才可以真正忘记曾经拥有的一切?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不知思考!枫树的树叶再一次落下,可我的人生还要继续!!每年的季节都是不变的······悲伤只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真的!
  • 幽界

    幽界

    【贤者】,即是指贤明有才德的人。在欧洲历史上,贤者是宫廷中的重要成员,一般为国王的军师或者为宫廷中的占星师或占卜师,他们都被视为是智慧的象征。而在神恩大陆上,贤者首先是强大的施法者,他们兼具力量、智慧与品德,他们德智体美劳五项全能,他们从不带小女孩去看金鱼。——我叫陆斯恩。——我真的不是贤者!著作:《演员的自我修养》、《游戏发展史》、《源氏物语》、《谈贤者模式》、《人体炼成笔记》、《论不可观测的【幽界】住民——幽灵》等【本书内容积极向上,阅读时欢快淋漓、阅读后潸然泪下。】
  • 美食有点萌

    美食有点萌

    论如何用美食拯救世界……霜妹子在这个年纪承受了她不该承受的使命和光芒。有点心累……做菜太好吃也是一种烦恼呢。不让人神魂颠倒的料理不是好料理。逃犯:因为这家超好吃的排骨面只有周六才有所以一定要来吃!然后就被抓住了……咦,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印第安酋长

    印第安酋长

    一条铁路将向西部延,“老铁手”来到印第安人领地绘制地图。在部落间的冲突中,阿帕奇人的酋长“好太阳”饮弹身亡,美丽的姑娘“丽白”为追求白人的文明与爱情却被白人杀害。年轻的酋长温内图踏上了复仇之路……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