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术语,后多用于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方面。从艺术创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看,生活是客观存在,是实;艺术是审美意识,是虚。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形象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多层结构。艺术中的虚与实,还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又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艺术手法中的详与略,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等。
我们讲的辩论技巧“以虚掩实法”,就是指论辩中的以心掩物、以神掩形、以抽象掩具体、以略述掩详述等,使语言含蕴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有力也更加有效。
唐德宗时,刘玄佐屡建战功成为汁州节度使。玄佐性情豪爽,轻财厚赏,士卒乐为所用。就在他镇守汁州时,有人向他进谗言,说军将翟行恭如何如何。玄佐一听就火了,立即把翟行恭拿下,要杀他。这时,处士郑涉闻讯,马上要求见玄佐。郑涉这个人善于用开玩笑的形式隐藏要说明的问题和事理。他见刘玄佐后就说:
“听说翟行恭已依法受刑,请将他的尸首让我看看,行吗?”
刘玄佐听了非常奇怪,就问:郑涉是他的什么人,为什么要看尸首。郑涉回答说:
“过去,我曾听人家说,冤死的人面容异常。可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所以想借来看看。”
刘玄佐这才醒悟过来,命人把军将翟行恭放了。
一桩冤案,就在郑涉的一席玩笑话中解决了,神!
一神在哪里?神在以虚掩实上:以“看其尸首”之虚,掩“为其伸冤”之实。刘玄佐的论证也是虚的:论点是“要杀”翟行恭,论据是“如何如何”(不仅是虚的,而且是假的),论证是“拿下”的行动(辅助语言)。故而郑涉会以虚对虚,以虚掩实,舌战中有既使对方感到意料之外,又使对方感到确在情理之中的独特效果。
其实对于虚与假而言,也是一个关系到真与假的问题。因而以虚掩实,同时也关系到真假模拟的问题。
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中,有一个以鸡蛋做家当的故事:
有户非常穷的人家,朝不保夕。一天,丈夫偶然拾到一个鸡蛋,欣喜若狂,赶忙跑回家去,对他妻子说:“我们有家当了!我们有家当了!”妻子忙问家当在哪里,他拿出鸡蛋一晃说:“这就是!”于是他扳着指头跟妻子细细地计算起来!
“我拿这个鸡蛋借邻居母鸡孵化一下,孵出鸡来,就会下蛋。每个月可以得个鸡蛋,然后再孵成小鸡。两年内,鸡再生鸡,就可以得到300只鸡,能卖10两金子。用这10两金子买5头母牛,3年可得到25头牛。牛再生牛,又过了年,就能发展到150头,可以得到500两金子。我用其中2/3买房置地,1/,3买奴脾、娶小老婆。我和你就可以悠哉悠哉的过上神仙一样的日子了。”
妻子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然大怒,一拳就把鸡蛋打碎了,还没好气的怒道:“趁早打碎它,免得留下祸根!”
丈夫一看鸡蛋被打碎了,所有的美梦霎时成为泡影,便揪住妻子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把她拥送到官府,向县官告状说:
这个恶妇把我的全部家产都毁了,请老爷把她杀掉,以正典刑!
县官问:“你的家当在哪里?又是怎么被这个妇人毁掉的?”
丈夫便从捡到鸡蛋说起,要如何如何发家,一直谈到“娶小老婆”为止。县官听了,心中暗自好笑,表面上却一本正经的说:“这么大的家产竞被这个恶妇一拳毁掉,太可惜了,实在该杀!”于是宣布判处“烹刑。”,命令支起大锅,把这个“恶妇”煮了。
妻子大声喊冤:“他所说的家产都还是不一定的事,怎么就把我煮掉?”
县官说:“那么你丈夫说的娶小老婆也是不一定的事,你怎么就妒忌了呢?”
妻子说:“虽然是这样,还是早除祸根比较放心。”
县官笑着把她释放了。
大家知道,模拟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可能性,实发性或必然性的判断。因而模拟判断可分成或然判断(可能判断)、实然判断和必然判断。
模拟论证技巧,就是运用命题中的模拟知识进行论辩以制伏论敌的方法。可是有的诡辩者,往往通过混淆命题的模拟来达到诡辩的目的。所以揭露这种诡辩的论证,首先必须甄别其推理前提的模拟命题。
丈夫的发财梦,一连串据以推理的前提,一直到“得五百两金子”,都是或然判断,而不是实然判断,以至必然判断。他把可能的命题当成必然的命题,并以此罗织罪名还大打出手,这是十足的蛮横与诡辩。
当然那个“倒翻了醋坛子”的穷汉妻,她赖以推断的前提也是这样的或然判断,所以当她鸣冤叫屈“他所说的家产都还是不一定的事”时,县官立即驳回她“你丈夫说的娶小老婆也是不一定的事。”